MP3: 約翰福音21章

耶穌這樣顯現


前言

「這些事以後,耶穌在提比哩亞海邊又向門徒顯現。他怎樣顯現記在下面:」(21:1) 「耶穌從死裏復活以後,向門徒顯現,這是第三次。」(21:14) 這是耶穌復活後的第三次顯現,「他怎樣顯現記在下面」原文意思是「他這樣顯現」。而「這些事以後」是指耶穌第一、二次顯現以後。第一次是在耶穌復活的第一天,耶穌向門徒顯現,那時他們在恐懼中,門都關起來,耶穌突然在他們中間顯現,並差遣他們,賜他們力量(參20:19-23)。第二次顯現也是在門徒恐懼的時候,門都關了,復活的主穿過物質界的牆來到他們中間。這次顯現除去了多馬的疑慮,堅固了他的信心(參20:26-29)。對於這十一個門徒,耶穌沒有遺漏一個。後來多馬的宣教更去到印度,是十一個門徒中跑得最遠的一個。

來到二十一章,「這些事以後,耶穌在提比哩亞海邊又向門徒顯現,但是(原文有這連接詞)祂這樣顯現。」(參21:1) 究竟祂的顯現有甚麼特別的意義呢?我們從每段的開首來切入看耶穌的顯現。


一、這些事以後(21:1-3)

耶穌兩次向門徒顯現之後,到第三次祂這樣顯現:當時有七個門徒,「有西門彼得和稱為低土馬的多馬,並加利利的迦拿人拿但業,還有西庇太的兩個兒子,又有兩個門徒,都在一處。」(21:2) 他們在提比哩亞海(即加利利海)邊等候耶穌。早前,復活的耶穌向抹大拉的馬利亞和膏耶穌的馬利亞顯現,「耶穌對他們說:不要害怕!你們去告訴我的弟兄,叫他們往加利利去,在那裏必見我。」(太28:10) 從耶路撒冷來到加利利海邊有一段路程,只有七個門徒來到這裏,耶穌就向這些願意等候和順服的人顯現,另外四個門徒卻沒有在這次經歷中。

這七個門徒來到海邊等候耶穌,等到不耐煩時,「西門彼得對他們說:我打魚去。他們說:我們也和你同去。他們就出去,上了船;那一夜並沒有打著甚麼。」(21:3) 那一晚,他們回到打魚的地方去打魚了。耶穌曾兩次呼召他們,他們就捨了網跟從耶穌。彼得對耶穌說:「我已經撇下所有的跟從你。」耶穌就告訴他:「你今世必要得著百倍,來世得著永生。」 (參太19:27-29;路18:28-30) 耶穌是怎樣顯現的呢?耶穌在門徒不留意、最沒有信心,以及最覺得祂不會顯現的時候就顯現了。門徒重操故業,去打魚的時候,耶穌就顯現了,可見他們經不起等候主的考驗。

今天的世界很亂,耶穌說祂會再來,我們等了差不多兩千年,很多人的生活和心態都覺得耶穌不會回來了。然而按照「這事以後,祂這樣顯現」,耶穌會在我們最覺得祂不會回來的時候,在我們不再走在祂呼召的時候,祂就會回來。耶穌說,祂來的日子好像賊一樣(參啟16:15)。賊來的時候是人不留神、沒有防備的時候。所以我們要警醒,耶穌隨時會顯現。我們要通過這個等候的考驗。


二、天將亮的時候(21:4-14)

「天將亮的時候,耶穌站在岸上,門徒卻不知道是耶穌。」(21:4) 天將亮的時候,黑暗已經過去,日頭要出來了,一切的沉悶、失望和絕望都已經過去了。耶穌顯現,是門徒正在打魚的時候,但他們經過一夜的勞碌,甚麼也打不到。當太陽剛出來的時候,耶穌站在岸上,祂顯現有祂的時間和地點,祂按照著自己所說的話,在加利利海邊顯現。耶穌是一位信實的主,祂說祂顯現,祂就會顯現;祂說祂會來,祂就一定會來。時間到了,耶穌就顯現,這時正是門徒不留意,忙於打魚,但甚麼也打不到的時候。他們軟弱和失敗,因為沒有聽主的話耐心等候,卻為了食物,離開主的話。我們常常也是一樣,為了肚腹,為了世界,離開了主的話,但主是信實的,祂會照祂的話顯現。

耶穌是大能和憐憫的主,祂顧念我們每一個的需要。當門徒去打魚,耶穌站在岸上,「耶穌就對他們說:小子,你們有吃的沒有?他們回答說:沒有。耶穌說:你們把網撒在船的右邊,就必得著。他們便撒下網去,竟拉不上來了,因為魚甚多。」(21:5-6) 當他們這樣經歷滿網都是魚的時候,「耶穌所愛的那門徒對彼得說:是主!那時西門彼得赤著身子,一聽見是主,就束上一件外衣,跳在海裏。」(21:7) 彼得聽見是主,就急不及待束上外衣、跳進海裏、游回岸上。將來我們見主面的時候,是不是赤身露體?我們要有公義的外袍去見我們的主。

船離岸二百肘,門徒將船靠岸。「他們上了岸,就看見那裏有炭火,上面有魚,又有餅。耶穌對他們說:把剛才打的魚拿幾條來。西門彼得就去,把網拉到岸上。那網滿了大魚,共一百五十三條;魚雖這樣多,網卻沒有破。耶穌說:你們來吃早飯。門徒中沒有一個敢問他:你是誰?因為知道是主。耶穌就來拿餅和魚給他們。耶穌從死裏復活以後,向門徒顯現,這是第三次。」(21:9-14) 這第三次顯現的重點是甚麼呢?耶穌愛祂的門徒,知道他們肚子餓了,就預備了炭火、魚和餅,祂讓門徒拿幾條剛打的魚過來燒;耶穌自己有預備,也使用門徒所努力的。祂的顯現顯出祂的愛。祂看到門徒時,不是責備,是愛。祂知道門徒的需要,為了讓門徒更深的經歷祂對他們的呼召,就跟他們說:「你們把網撒在船的右邊,就必得著」(21:6b) 當他們經歷這神蹟時,他們就想起過往的經驗,就立刻知道祂是耶穌,因為耶穌曾經這樣呼召他們。耶穌的顯現是提醒他們「我是耶穌」,並且提醒門徒「你的身份是甚麼」,這提醒是在無言之中。

他們上了岸,耶穌沒有責備他們,但是他們都不敢說話,因為知道祂是主,耶穌就拿魚和餅分給他們。主的每一句話都是安慰、堅固和滿足他們的需要。耶穌的顯現是愛的顯現,是關心的顯現,是提醒他們呼召的顯現。耶穌供應我們每一個人的需要,祂很愛我們,祂知道我們今天的需要和軟弱。祂來到地上不是要定世人的罪(參3:17),祂來是要做差祂來者的工(參9:4),要將救恩給每一個人。我們怎樣牧養小組員呢?當我們的小組員做錯了,不聽我們的話時,我們會怎樣?人很容易就生氣和放棄,耶穌卻不會這樣,祂是信實、公義、完全的,祂做該做的部分,不會因我們的失信,祂就不實現祂的話;我們縱然失信,耶穌仍然可信(參提後2:13);祂體恤我們的軟弱,愛我們,供應我們一切的需要。所以,我們要效法耶穌,愛他們到底。


三、吃完早飯之後(21:15-23)

吃完早飯,身體滿足了,耶穌就問彼得:「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21:15b) 當耶穌顯現或再來的時候,又或者在你生命中耶穌向你顯現的時候,祂很想知道我們是否愛祂,並且愛祂過於世界。「這些」指那些魚或彼得的工作(彼得以前是打魚的)。耶穌問:你愛我是不是多於打魚呢?你愛我是不是多於這些魚呢?再進一步問:你愛我是不是多於世界呢?耶穌也問我們每一個人這個問題,但祂不在我們最軟弱的時候問我們,而是在我們已經吃飽了,覺得很滿足,覺得祂很愛我們的時候,祂就問我們:我這麼愛你,你是否愛我?是否愛我過於世界?是否愛我過於自己的脾氣?

耶穌連續三次問彼得「你愛我嗎」,到第三次時,彼得就哭了,因為他沒辦法按耶穌對他的愛去愛耶穌。其實耶穌已經降低了祂對彼得的要求,祂要求彼得和門徒要有Agape的愛,就是神聖、完全委身的愛。約翰形容自己是「耶穌所愛的門徒」,他就是用這「愛」 (參21:20)。耶穌用這「神聖的愛」來問彼得,彼得每一次只是用「朋友的愛」來回應祂,可見彼得做不到耶穌所要求的愛。雖然如此,耶穌都接納他,仍然用Agape的愛去愛他,祂知道彼得現在不可以,將來是可以的。

各位弟兄姊妹,你要用Agape的愛去愛你的組員,縱然他們不能以同樣的愛來愛你。他們現在不可以,不等於將來不可以。所以我們不要只看現在,而要看將來,我們要用他們將來的樣子來看他們的現在。耶穌對彼得就是這樣,彼得沒辦法以耶穌的愛來愛耶穌,但耶穌仍委託他:你牧養我的羊、你餵養我的羊。(21:15b、16b、17b) 耶穌仍然覺得彼得是可信靠的。我們雖然軟弱,但耶穌完全接納和信任我們;同樣,我們對我們的門徒、對周圍的人也要如此。你傳福音給他們,你愛他們,但是他們未必有回應,未必會肯定你,但是你要同樣的接納和愛他們。

耶穌的顯現,顯示祂是一位愛的主,是一位牧養的主,祂很關心你是否愛祂,你牧養的羊有沒有得著供應,祂惦記著我們的心和自己的羊群。最後,耶穌再次呼召彼得:「你跟從我吧!」(21:19b、22b) 彼得從此就緊緊跟隨耶穌,直到他殉道。他不再嫉妒和比較,成為一個謙讓的人。耶穌的復活帶給彼得力量,生命完全改變。當我們遇見神的時候,我們的生命也完全翻轉。


禱告及回應

親愛的天父,祢是信實憐憫的主,我雖然軟弱,但祢仍接納和愛我,求祢幫助我,如同主去愛和牧養祢賜給我的羊。阿們!■【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