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 馬可福音12章

神國拓展的攔阻與突破


前言

過去幾天在台灣晨禱,牧師抓住一個重點,就是「信心」。第九章,被啞巴鬼附著的孩子得釋放,耶穌說:「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參9:17-23) 第十章,財主要進神的國,比駱駝穿過針的眼還難,耶穌說:「在人是不能,在神卻不然,因為神凡事都能。」(參10:23-27) 然後是瞎子巴底買的呼求,耶穌說:「你的信救了你。」(參10:46-52) 第十一章,無花果樹被咒詛枯乾,耶穌說:「你們當信服神,只要信是得著的,就必得著。」(參11:20-24) 貫通整個主題,就歸納出「神國是要用信心才能得著」。

《馬可福音》第十二章,耶穌的服事已進入最後階段,他進入耶路撒冷,三年半的服事將要走到盡頭。從其中我們看見,當我們要跟從主耶穌的道路,實際上會遇到一些攔阻。


一、 宗教權柄的逼迫 (12:1-12)

「耶穌就用比喻對他們說:『有人栽了一個葡萄園……租給園戶,就往外國去了。到了時候,打發一個僕人到園戶那裡,要從園戶收葡萄園的果子。園戶拿住他……凌辱他……殺了他。後又打發好些僕人去,有被他們打的,有被他們殺的。園主還有一位是他的愛子,末後又打發他去……不料,那些園戶……拿住他,殺了他,把他丟在園外。』」(12:1-8)

「園主」很明顯是指「上帝」,「園戶」指宗教領袖,「被殺的僕人」指歷世歷代的眾先知,最後預言園戶的愛子也會被殺。這說明在跟從神的道路上,會受到宗教領袖的逼迫。他們的問題在於葡萄園是上帝託他們管理,他們卻霸佔了葡萄園。事實,我們對地上所有的一切,都沒有擁有權,只有管理權。神給我們金錢、產業、配偶、子女,但這些都不是我們的,只是神交給我們管理。其實耶穌比我們更愛我們的孩子、配偶,這一切都是屬耶穌的,然而將管理權交給我們,所以我們要根據對神的認識,管理我們的財富、事業。對父親而言,就是要管理他的家庭;對宗教領袖而言,他們拒絕將主權交給神,他們作決定是按照自己的看法,而不是神的看法。他們雖有執事的位份,卻交不出成果,以致神要的時候就交不出來,並惱羞成怒。其實,只要我們忠心擺上,神就會大大賜福。我們若交不出果子,不管是傳福音的果子,還是生命的果子,我們須知道都要向神交賬,因此不要惱羞成怒,也不要為了得人的稱讚而扭曲事奉的心態。


二、 政治勢力的圈套 (12:13-17)

「後來,他們打發幾個法利賽人和幾個希律黨的人到耶穌那裡,要就著他的話陷害他。他們來了,就對他說:『夫子,我們知道你是誠實的,……納稅給該撒可以不可以?』」(12:13-14)

希律黨人要設立圈套,藉納稅的問題圈著耶穌。這是每一位基督徒都必須面對的問題,我們的信仰很容易因受到政治勢力的問題而扭曲。神教導我們要順服在上的掌權者,因此我們一切的順服都是因主耶穌的緣故。舉例說,聖經教導我們,婚姻是一夫一妻的。假若有一天,政府頒例每個男人最多可娶四位妻子,我們還是要堅持一夫一妻,我們在順服中也要有清楚的分辨。

我們的信仰要實際、務實、守法。其實很多基督徒都不太守法,有些傳道人甚至會超速駕駛,有些神學生會亂過馬路。每當我看見這些事,就會想按著屬靈法則,這些人還怎能有權柄趕鬼呢?信仰到最後的時候,往往會遇到與法律之間的矛盾。仇敵會透過這些矛盾逼迫基督徒,歷世很多敬虔的信徒都遇過這類事情。然而在此以先,我們必須先遵守地上的律法。其實我以前也有超速駕駛的問題,但神是會光照的,我們領受多少、被光照多少,就向神回應多少。


三、 理性主義的挑戰 (12:18-27)

「撒都該人常說沒有復活的事。他們來問耶穌說:『夫子,摩西為我們寫著說:人若死了,撇下妻子,沒有孩子,他兄弟當娶他的妻,為哥哥生子立後。有弟兄七人,第一個娶了妻,死了,沒有留下孩子。第二個娶了他,也死了……那七個人都沒有留下孩子;……當復活的時候,他是哪一個的妻子呢?……」(12:18-23)

接下來是理性主義的問題,就是不信神蹟,這也是認識神的一個重要攔阻。我們若認為信仰必須通過分析才能相信,若通不過就很難接受,這就是理性主義。我曾遇過一些牧者,他們會對能夠通過科學研究的聖經資料感到興奮,對無法通過的部分卻難以接受,這就是被困在理性的框框中。學術證據是好的,但過份依靠,反使人不容易進到信仰的完全裡,因為在神凡事都能。有些人要用理性的觀點研究摩西如何過紅河、耶穌如何在海面上行走,對他們而言,信仰就變得很辛苦,也限制了他們對神的認識,繼而影響他們對神的禱告。舉例說,約書亞向神禱告,要求日頭停在天上。理性主義的人並無法作出這樣的禱告,但相信神大能的人就有可能作出這樣的禱告。因此約書亞的神看來好像比其他人的更有能力,事實卻是同一位神,分別在於我們是否要先通過自己的理性才能接受。


四、 宗教主義的限制 (12:28-40)

「那文士對耶穌說:『夫子說,神是一位,實在不錯;除了他以外,再沒有別的神;並且盡心、盡智、盡力愛他,又愛人如己,就比一切燔祭和各樣祭祀好的多。』」(12:32-33)

「燔祭」雖是神向我們提出的,然而祂所要的是我們的心,我們心裡對神的渴慕才是最被看重的。對我們同工而言,我們有時候可以放輕鬆一點,不用要求所有事情都做的完美,因為最重要的是神的同在。對弟兄姊妹而言,我們做事也不用太在意流程,只要在適當的時候有適當的態度就可以了。因為儀式不是最重要的,只要在神面前作合神心意的事,神就悅納、同在了。當然預備還是要有的,但流程不是重點,關鍵是我們的心。

文士有宗教主義的框框,因此他們熟研聖經,卻沒有抓到聖經的重點──耶穌基督的啟示。他們又好穿長衣自顯敬虔,這些都是攔阻人進入神國的關鍵因素。


五、 窮寡婦的奉獻 (12:41-44)

耶穌以窮寡婦的奉獻,為這些問題作出一個總結。園戶是霸佔產業的,他本來被派託管產業,後來看久了就以為是自己的,因而失去奉獻的心;希律黨人的問題是因為看重金錢,若不看重金錢就不會有問題;理性主義的問題也是一樣。

窮寡婦為何願意把她的一切都擺上?因為她相信神是真實,是可以依靠的。她知道這樣對神,神一定會報答她。我從回應全職呼召到今天,都一直在奉獻,試試神的反應如何。最初想到若走至最後一步,才發現這是假的,就當是為神傻過算了。然而若真的能得著百倍的福份,不試試看豈不更傻嗎?反正怎麼作都是傻的,當然要選一個有可能不傻的決定。相信這也是窮寡婦的其中一個想法,由此看出她與神的關係是又真又活的。

耶穌叫門徒來,特別以此教訓他們。在此要注意,聖經對奉獻從沒有這樣的要求。神只要我們持守十一奉獻和三年一次的慈惠奉獻,所以我們不用給自己太大壓力。我們願意持守十一奉獻,已經很好了,不用強求要完全奉獻,我們領受到哪裡,就跟到哪裡。這窮寡婦的奉獻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她只需要養活自己,所以需要供養家庭、父母的人,就不可以這樣奉獻,必須先盡好這方面的責任,餘下的再為神擺上,神才會悅納。這不單是指金錢,時間也是一樣。對同工而言,每天事奉八小時,絕對比不上弟兄姊妹事奉三小時,因為弟兄姊妹是用私人時間來事奉的。我們在個人可用的部分裡為神擺上,才被算為最多。因此我們若要突破這些攔阻,就要不斷的奉獻。無論是金錢、時間、才能、面子,當我們不斷為主作見證,就能幫助我們進入神國,參與神國的拓展。


禱告及回應:

求主幫助我們突破宗教、政治、理性、利益的框框,持守奉獻的心志和生命,幫助我們起來為主作見證,進入天國,參與在神國的拓展裡。■【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