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 路加福音17章

用信心預備人子的日子


前言

《路加福音》第十七章記述七個事件,當我們找出這七件事的連貫性,就能明白路加的表達,並他所表達的耶穌。耶穌帶著門徒上耶路撒冷,旅程至此,他到底在做甚麼?我們先從最後的事開始,看看他如何回應法利賽人對神國的提問。


一、 三個人子的日子 (17:22-37)

耶穌提到人子上耶路撒冷,其實神的國已經臨到,他就是神的國本身。神的國度就是要在耶路撒冷顯明出來。耶穌回答法利賽人的提問,提到幾個人子的日子。第22節提到的是人子得榮耀的日子,聖經那日神的榮耀會從大黑暗中彰顯出來,如閃電般從天這邊照到天那邊,全世界的人都會看見。但耶穌說雖然有人想看見,卻不得看見,因為不是那個年代的事。那個年代看見人子的日子,是人子要受許多的苦,被那個世代棄絕。那是個審判的日子,如同挪亞時代,當人棄絕方舟,就落在神的審判裡,因為恩典的工具被人撇棄;也像羅得的日子,當神要施行審判,就帶出羅得一家,但若有人仍然依戀,就會像羅得的妻子般失去救恩,這是很快臨到耶路撒冷的日子。還有第三個是極烈審判的日子,因為當耶穌被釘上十字架,還未帶來一種災難性的審判,直到主後七十年,羅馬兵毀滅整個耶路撒冷,神的審判才真正臨到拒絕祂的子民當中,所以耶穌同時在說三個歷史的水平線。

法利賽人想看見的是最遠的一個,就是人子帶著榮耀降臨,然而他們最不想看見的卻是最近的一個,就是耶穌帶著門徒上耶路撒冷要成就的事,但這就是神審判的時刻,因為凡拒絕祂的,就落在這個審判中。至主後七十年,更面對災難性的審判。耶路撒冷成為叛亂羅馬帝國的中心點,以致被完全毀滅,羅馬更明令猶太人嚴禁歸回耶路撒冷城。最後耶穌說:「屍首在那裡,鷹也必聚在那裡。」(17:37) 有人解釋是當耶路撒冷屍橫遍野,禿鷹就會來吃這些屍首;還有另一個解釋,鷹是羅馬兵團的徽號,表示羅馬的兵到哪裡,毀滅就在那裡。耶穌從來沒有交代耶路撒冷被毀滅的日子,但初期教會的人都很明白,在第一世紀,這件事就真的發生。


二、 確立信心的根基 (17:1-2)

當這個激烈的審判臨到,我們就明白絆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在這三個時間點,都有人會被絆倒,所以耶穌在耶路撒冷受苦前,已先為彼得禱告,讓他被絆倒以後,仍然能回轉堅固他的弟兄。四福音都記載了彼得的跌倒,但早期教會的信仰傳統中,卻從沒有人質疑彼得的權威,讓我們看見耶穌的禱告是有效的。相反今天有很多在牧職上跌倒的人,他們卻無法回轉,也無法堅固他的弟兄。除了人性的軟弱,原來牧者跌倒的背後還有屬靈攻擊,然而有些基督徒會因牧者跌倒而開心,但我們應該起來禁食,為牧者禱告,叫他們一個也不跌倒,即或有跌倒的,也能回轉堅固他的弟兄。

至於作為弟兄姊妹,為何有些人會因牧者跌倒而跌倒?原來不少人的信仰,是建基在別人的信仰基礎上。當這些人跌倒時,他們也就隨之被絆倒,因為他們從沒有把信仰建基在神身上。所以我們也當反思自己信仰的根基,是否把焦點指向某些人,以致心裡沒有一種穩定的信靠?我們每個人都要清楚知道自己信仰的基礎,不是因為聽過別人的信仰,而是因親眼見過神,聽過神的話,這樣的信心才不會被搖動。


三、 先要勸戒再饒恕 (17:3-4)

接著耶穌說你們要謹慎,因為很多時候這些說話我們聽完就會忘記。「若是你的弟兄得罪你,就勸戒他;他若懊悔,就饒恕他。」(17:3b) 很多時候我們讀這經文,都會越過一些部分,以為我們被人得罪,總要饒恕。但聖經叫我們要先勸戒,他若懊悔,就可以饒恕他。事實這是更難的,作為一個被得罪的人,很多時候情緒仍然不穩定,表達就很急躁,這樣就無法勸服對方。若要做到這樣,我們的心必須很明朗寬廣,所以很多人都是不能即時勸戒,往後又忘記,以致那得罪人的,無法領受祝福。然而人也是很難懊悔的,因為當人被揭發做錯事,第一個反應通常是辯護,而不是懊悔,所以能夠在對方的過失上不發脾氣,而是為了對方的緣故,幫助他懊悔,真的很需要主的恩典。有時則反過來,人有懊悔的心,然而被得罪的人卻無法接受,以致造成傷害,最後使人不敢再坦白。所以奉勸各位弟兄姊妹,要懂得勸戒對方,而不是一味發洩自己的情緒,因為這樣不但不能使人回轉,反令人更想隱瞞錯失,結果就無法達到有效的溝通。


四、 信心服順的回應 (17:5-10)

接著耶穌說我們不需要很大的信心,因為一粒芥菜種的信心已能把整棵桑樹扔在海裡,但很多人連這樣的信心也沒有,所以門徒都求神增加信心。然而當我們有芥菜種的信心,也不代表要把所有桑樹全都拔走,因為這樣的信心其實也很危險,可能會讓我們身邊的人都被扔走。

因此耶穌說:「你們誰有僕人耕地或是放羊,從田裡回來,就對他說:你快來坐下吃飯呢?」(17:7) 主人不需謝謝僕人,反而可以繼續吩咐他,僕人「做完了一切所吩咐的,只當說: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所做的本是我們應分做的。」(17:10) 這個比喻是一種生活的常識,也顯明信心其實是對主人的回應。主人沒有叫我們拔起所有的桑樹,我們就不需要用信心把它們都拔光。神如何吩咐,我們就如何回應,神蹟才會出現。因為神蹟不是從我們而來,而是從神而來。當這是神的心意,縱然人看起來並不合理,但我們按照吩咐去做,神蹟就會發生。然而神蹟發生了,我們也不要沾沾自喜,因為我們不過是照主人的吩咐去做,所以是信心,也是順服,相信那行神蹟奇事的神。

我們的思維方式其實沒有太多轉變,很多時候都是先從理性判斷,甚至從來沒有想過我們的理性也在矇蔽我們自己。若每事都要我們先想通,就限制了神的作為,這也是我們經常面對的挑戰。神做神的部分,僕人做僕人的部分,這是應分的。


五、 明白恩典去感恩 (17:11-19)

接著就提到大痲瘋得醫治,對耶穌來說,醫治大痲瘋一點也不困難,問題是人怎樣回應耶穌的醫治。為何只有一個人回來感謝耶穌?原來在我們的思想中,還沒有「先神後人再大地」的思維習慣,我們確是有感恩的心,卻總是先想起一些人,然後興奮地與他們分享。雖然我們還是在分享神的作為,卻總不是首先想起神,甚至有些人會以為得著神蹟醫治是理所當然,其實得醫治不是應分的,得醫治後向神感恩才是應分。我們把恩典當成是理所當然,其實恩典是理所不然。神作祂的事是本分,而不是對我們的應分,一切都是因神的愛、憐憫和揀選,只是我們懂得去回應嗎?其實耶穌只吩咐他們去見大祭司,他們也按著宗教的應份去做,但感恩卻是一種真情的回應。當我們的心對神、對人、對事柔軟,才會有一個正確的反應,不只是去想應分與否。法利賽人就是只思想應分與否,而失去了人性對事物的回應,以致對人失去憐憫。倘若我們的思想只有這種應分,而沒有憐憫和感恩的回應,我們就仍未真正活出一個人的生命,只是在履行宗教的義務。


六、 神國就在我們中間 (17:20-21)

路上有法利賽人問耶穌,神的國何時來到。其實當時整個猶太民族都在關注這事,那時彌賽亞運動在各處被點燃,很多人都說自己就是彌賽亞,要拯救猶太人脫離羅馬的統治,所以人們才說神的國在這裡、在那裡。因此當耶穌聲稱自己是基督,其實是很危險的事,因為人會把他當作一名激烈反抗羅馬的領袖。

我們看見猶太人的民族主義非常高漲,他們無法再忍受羅馬的統治,所以當耶穌表達這個身份時,都要帶著門徒到偏僻的地方。當時人們都認為彌賽亞是個復國主義者,所以當耶穌表達這個身份,很容易就會與當時的革命運動糾纏在一起,但矛盾的是他就是真正的彌賽亞。耶穌就說不用周圍看,彌賽亞就在他們中間,我們要做的就是用信心來回應。


禱告及回應:

親愛的主耶穌,祢的名是應該稱頌的,因為祢為我們受苦,為我們代贖,使我們承受救恩,得以進入祢的國度,又能見證祢的榮耀。願祢使我常存謙卑柔軟的心,順服祢的旨意,榮耀祢的作為,感謝祢的恩典,回應祢的慈愛,讓我的心尊祢為聖,因祢得以喜樂。阿們!■【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