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 詩篇3篇

耶和華、耶和華、耶和華


前言

《詩篇》第三篇,是大衛被兒子押沙龍追殺時所作的詩篇。他在眾叛親離中,卻顯出他對神的信心與連結。


一、 向神傾訴 (3:1-2)

「耶和華啊,我的敵人何其加增;有許多人起來攻擊我。有許多人議論我說:他得不著神的幫助。」(3:1-2)

大衛的光景其實很慘,他的兒子押沙龍起來叛變,又有許多人跟從他,可說是在眾叛親離的狀況之下。若應用在今天的職場,就好像一位由你一手提拔的人,在公司裡公然反對你,並有很多人附和他。大衛就是在這光景,箇中有不同層次的原因,其中一點就是當很多人找大衛尋求公義時,押沙龍卻攔截並為他們解困,因而得著名聲。事實,很多人都會把問題的責任卸給別人。大衛可能會責怪押沙龍搶了他的職務,但若不是自己先做不好,別人是沒有空間進入的。例如有兩個人在背後說你壞話,其中一方必然是認識你的,為何他會相信呢?這表示你跟他的關係其實是脆弱的。

在小組裡,小組長被組員誤會,往往就是因小組長與組員的關係疏離所致。大衛可能因為要辦太多案件,以致對公義沒有感覺了。因此是大衛先不看重公義,才讓押沙龍有機可乘。進深一點的原因,暗嫩強暴押沙龍的妹妹他瑪後又離棄她的事,大衛不但沒有處理,更因押沙龍行私刑而棄絕押沙龍,造成叛變的伏機。然而真正的原因,是因大衛殺了赫人烏利亞,神藉先知宣告了祂的審判,所以我們對事情要看背後的原因。凡事出必有因,但最終都必關乎屬靈的因素,所以當我們解決屬靈的問題,事情就會有所轉變。

此處有另一群人,他們沒有加入戰場,卻譏誚大衛,說他沒有恩膏和神的同在。大衛曾經非常有恩膏,所以今天被人這樣議論,是很難受的。弟兄姊妹,若我們從來沒有恩膏,沒有祝福,一生平淡,這樣雖然不好,但相對於神曾祝福卻又離開,卻是更強的。若有一間教會曾經從三人變成四千人,是很榮耀的,可是十年後,又再次變成三人,這就很慘了。所以我們要珍惜神的同在和祝福,因為神的同在和祝福固然真實,但神的離開也是很真實的。

我曾與人分享,在很有神同在的教會服事是很辛苦的。當看見別人有恩膏時,就容易有比較;若個人沒有恩膏,也會被眾人知道,而且也不是每次服事都有恩膏。弟兄姊妹,所以我們要珍惜神的同在。曾有教會說我們是當打的教會,按道理,惡者也會派出精銳部隊來對付我們,所以我們要儆醒、感恩。曾有一間教會的牧者很有恩膏,每天晨禱都有四十多人參與,然而有一天,這位牧者犯了姦淫。當時其實沒有人知道此事,但一個星期後,會眾發現他的恩膏漸漸消失,後來大家都知道他犯姦淫了,所以靈界是很真實的。

弟兄姊妹,我們要為神的同在感恩,但也要珍惜。神的同在若離開了,其實所有人都會知道。又曾有一位很有恩膏的牧者,他在獻殿的時候,曾說過若教會的領袖沒有遵行聖經的話語,那地就是可咒可詛的。結果十多年後,他犯了姦淫,就被關進監牢裡,所以我們務要儆醒,也要珍惜。


二、 向神禱告 (3:3-4)

「但你耶和華是我四圍的盾牌,是我的榮耀,又是叫我擡起頭來的。我用我的聲音求告耶和華,他就從他的聖山上應允我。」(3:3-4)

面對人的攻擊,大衛心裡雖然不舒服,卻知道是神在管教他。因為是神與他為敵,所以必定無法逃避,然而誰能拯救他呢?其實還是神自己。所以當問題是出於神的時候,我們還是要回到神那裡尋求幫助。大衛能夠講這番話,也是根據過往被掃羅追殺時的經驗,所以我們過去的經驗,也能成為我們今天的幫助。當人遇到困難,通常都會感到很混亂,然而我們要向神禱告。當我們越禱告,我們就越清醒。當大衛向神禱告,他就憶起先知拿單的話,知道自己不會死亡,所以就能清醒,知道神會保護他。


三、 向神禱告再禱告 (3:5-8)

「我躺下睡覺,我醒著,耶和華都保佑我。雖有成萬的百姓來周圍攻擊我,我也不怕。」(3:5-6)

當大衛禱告以後,他開始可以躺下睡覺,所以禱告不僅可以令人頭腦清醒,更能叫我們心裡勇敢有力量。當我們禱告以後,還可以做甚麼呢?就是繼續求神的拯救,所以禱告以後,還是禱告。大衛本來是在神的管教中,但他不斷禱告後,就憶起神的話,就能夠安然睡覺,再來就能思念神的救恩和祝福。所以若神的同在離開了,我們也不用絕望,因為神是賜平安的神。

曾有一位神的僕人庫爾曼,她的服事很有恩膏,甚至路經之處,周圍的人都會被聖靈擊倒。但她後來愛上一名有婦之夫,因而放棄了服事。後來她悔改了,再次復出,神就使她的服事到達另一個高峰;然而那位跟他在一起的男牧者,最後卻死在監獄裡。我們要知道神、天使、邪靈都在看著我們,大衛跟烏利亞的妻子同房,誰看見呢?其實神一直在旁觀看,所以之後就差先知拿單教訓他。前述的那位牧者犯姦淫,誰知道呢?表面上好像沒有人看見,但靈界已立即發生變化了,所以我們要敬畏神,珍惜神的同在。萬一走錯了,我們也要立即回轉,神必會施憐憫,因為救恩屬乎耶和華。


禱告及回應:

求主幫助我們更多珍惜神的同在,建立恆常禱告、與神連結的生命;求主賜我們屬靈的眼光,幫助我們以神的眼光面對事情,儆醒持守聖潔的生活。■【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