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 約書亞記9章

凡事求問 步步跟隨

這裡進入第三場爭戰,前面是耶利哥和艾城;這裡開始基遍的爭戰。到底爭戰甚麼呢?每場爭戰都有屬靈的意義。這章提到約書亞沒有求問神,我們發現每次只要約書亞不求問神,就會出問題。第二、七和九章都是沒有求問神的章節,都出了問題。

當耶利哥城塌了以後,艾城都被剷除之後,迦南地的人就很緊張了,他們應該也知道以色列人要把他們滅盡,這是神對以色列人的要求,這是沒有談判空間的。「就都聚集,同心合意的要與約書亞和以色列人爭戰。」(9:2) 基遍在這時候採取了另一個做法。他們認為,或許謙卑就會有一線生機,他們就用詭計跟以色列人立約。諸王同心合意要爭戰,看起來很合一,最後卻全部都輸了;基遍人用盡各樣的詭計,只因他們知道自己敵不過以色列人。於是他們想盡辦法謙卑自己,要與以色列人求和。手段雖不好,但他們的出發點是承認自己不能,願意謙卑。當一個人或族群謙卑下來,他的結果就很不一樣。

「他們到吉甲營中見約書亞,對他和以色列人說,我們是從遠方來的。現在求你與我們立約。」(9:6) 他們想立約,以色列人說:「只怕你們是住在我們中間的。若是這樣,怎能和你們立約呢?」(9:7b) 其實以色列人是有警覺性的,不是隨便與人立約。但沒有正面回答以色列人的問題,只是不斷重覆「我們是你的僕人」(參9:8,9,11,21)。約書亞再問他們:「你們是甚麼人?是從那裡來的?」(9:8) 他們就說是從極遠之地而來(參9:9)。他們如何說服約書亞呢?他們提到摩西時代以色列人跟亞摩利王和巴珊王的戰役,他們裝作沒聽過耶利哥和艾城的戰役,只聽到以前的戰役,從那些戰役開始就決定要求和了。約書亞就這樣一步一步減低防衛。然後希末人再拿食物出來,我們看到希未人是有鋪排的。聖經說:「以色列人受了他們些食物,並沒有求問耶和華。」(9:14) 從以色列的角度來看,這是一件小事。申命記7章2節提到不能跟迦南人立約,他們也知道不能跟迦南人立約的。至於非迦南人呢?神透過摩西說不可挪移鄰舍的地界,他已立好萬民的疆界。他們就應該在自己的地上好好爭戰,關於不屬他們的可以不用想。立約看起來是小事,但其實是多此一舉,因為神沒有把極遠之地給他們。

神說他們沒有求問。如果有問神,神一定會表態,他一定會告訴你應當怎樣做。例如已立約了,知道闖禍了,其實也可以問神。立約前、立約後也是可以求問的。約書亞在被摩西恩膏時,摩西已告訴約書亞,如約書亞有任何問題,是可以問大祭司以利亞撒(參民27:21),但利亞撒好像沒有被求問過。第九章已經是第三次不求問神了,所以神就提出這事來。

「以色列人與他們立約之後,過了三天,纔聽見他們是近鄰。」(9:14)「第三天到了他們的城邑,就是基遍、基非拉、比錄、基列耶琳。」(9:17) 原來他們是四個城邑的代表。我們覺得小事一樁,在神眼中是大事。這裡碰到約的問題,就很嚴重了。因為你不知道跟你立約的是代表誰,原來那是代表四個城,「全會眾就向首領發怨言。」(9:18) 這是約書亞作為領袖一個最嚴重的危機。所有會眾對領袖不滿,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會眾已經無法忍受,抱怨他為何跟四個城邑立約。領袖走到這時是明顯有問題的。

「眾首領對全會眾說,我們已經指著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向他們起誓。現在我們不能害他們。我們要如此待他們,容他們活著。免得有忿怒因我們所起的誓臨到我們身上。」(9:19-20) 這裡我從會眾的角度就不太認同。因你在不合神心意下跟別人立約,現在卻又怕背約會惹人忿怒。這樣說很難說服人。後來,約書亞就讓基遍人作劈柴挑水的人,直到今天(參9:23)。 約書亞因立了約才不殺他們,這個模式到了士師記就循環地多次發生。以色列人即使打勝了,卻沒有把迦南人滅盡。領袖的每一個決定都會帶來影響。

過去,摩西差派十二個探子窺探迦南地,約書亞也去效法摩西的方法,差派兩個探子窺探耶利哥城;打艾城時又派出探子。每次派探子的結果都是不好的。現在約書亞讓基遍人作劈柴挑水,之後的人也同樣跟著做。所以我們做決定時應求問清楚才去做。當然神是好神,他在揀選我們時已知道我們會闖很多禍。不過,路有時不需要走得這麼辛苦,只要我們一直求問,很多問題就變得很簡單。你以為是很小的事,但你不知道幾天之後各國聯軍就來了。仇敵是會找我們破綻的,我們很難每件事都判斷得很準確,最後就搞出天大的事,這不值得。每一步都要很小心,走歪了就會出問題。

我們每件事都要求問,如果我們未清楚神的帶領,我覺得一動不如一靜,如換工作、談戀愛、讀學房或者開始新的事奉,我們都需要神清楚的帶領,問題就會很簡單,我們稍不留神,就會判斷錯誤。當然神是一個會包底的神,我們的錯誤會看到神的偉大,但神仍希望我們凡事求問他,決定之前要問他,做錯決定之後也要問他。


禱告及回應:

親愛的天父,讓我們學會凡事求問你,不要自作聰明。因為你愛我們,不願看見我們白白受苦。阿們!■【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