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
前言
約拿書第四章,記述尼尼微因全城悔改,蒙神赦罪,然而,約拿卻因此向神生氣。弟兄姊妹,當我們每讀約拿書的時候,總會感到很有趣。因為約拿書的故事性強,先知約拿的個性鮮明,充滿戲劇性。約拿對神的孩子氣,好像小孩子向父母耍賴,要父母應允他一切的要求。約拿其實是一面反映我們的鏡子,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約拿的個性,聖經藉約拿鮮明的特質,反映我們與神之間的互動。今天,我們就從約拿與神互動,反思我們的生命。
一、 約拿的選擇
約拿共三次向神求死。
1. 因自以為義選擇求死 (4:1-5)
a. 成為旁觀者
約拿第一次求死,是因著自以為義。約拿知道「神是有恩典、有憐憫的神,不輕易發怒,有豐盛的慈愛,並且後悔不降所說的災」,他對神的屬性非常了解。原來神的心意和屬性是我們明明可知的,因為神的屬性是永遠不變。弟兄姊妹,當我們猜到人的反應時,定會感到高興。現在約拿猜到神的反應,卻大大不悅,甚至發怒,因為他在扮演研究者和旁觀者的角色。約拿與神的互動原來抱著研究的心態,這代表我們將神看為可研究的對象。約拿對神的研究很深,對神的經歷卻很淺。昨天有一位著名學者來訪問我們,他一直從事靈恩復興運動的研究工作。今天默想聖經時,此事給我很深的反省。我們究竟是在研究神,還是經歷神?當我們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就是研究神;當我們進入復興的處境,就是經歷神。約拿進到魚腹中,就是經歷神,因此他能明白救恩出於神,繼而回應神的呼召。
b. 成為審判者
「耶和華啊,現在求你取我的命吧!因為我死了比活著還好。」(4:3)
當神赦免尼尼微城的過犯,約拿就發怒,這反應其實很奇怪。因為他是歷史上傳福音恩膏最強的先知,一日便帶來全城悔改。甚至在新約時代,法利賽人向耶穌求神蹟時,耶穌也以此事為記念。(太12:39-41) 因此以此觀念而言,約拿的傳福音恩膏是最強的,可是他對傳福音的負擔卻是歷代眾先知中最弱的。這聽起來很矛盾,卻是神藉約拿,教導我們與神互動的態度。約拿的自以為義,使他對神的赦免心懷不平。尼尼微城本是惡貫滿刑,第一章已提到他們的惡達到神面前,第三章尼尼微王也承認他們手中充滿強暴和罪惡,這都顯出尼尼微是罪惡之城。最初神差約拿去,正是為宣告審判的信息,然而當他們披麻蒙灰,離開惡道,神便立即赦免。弟兄姊妹,倘若我們是自以為義的人,也定會感到不忿,認為他們不配得救。約拿不但控訴人,更控訴神。他認為神的赦免並不公義,所以寧願求死。這反映一件事,就是約拿認為自己才是最公義的。他在扮演一個審判者的角色,監察神的作為,指控神的對錯。他認為神在這事上錯了,因而失去盼望並求死,這個行動是一個很深的自以為義的表現。
「於是約拿出城,坐在城的東邊,在那裡為自己搭了一座棚,坐在棚的蔭下,要看看那城究竟如何。」(4:5)
神已表明赦免尼尼微城的罪惡,但約拿仍心深不忿。約拿是先知,他本該在城門口作守望者,然而他不單不做守望者,更選擇繼續做審判者。約拿求死後便出城,要看神如何審判尼尼微城,由此顯出他審判、控訴的特質很強。約拿自搭帳棚,他以自己為自己的遮蓋。他認為神已不行公義,因此否定神為自己的遮蓋。他定意觀看神對尼尼微城的審判,不要人的遮蓋,也不要神的遮蓋,可見自以為義是約拿生命中很強的特質。對我們而言,其實我們也很容易自以為義,容易扮演審判者的角色。透過約拿,我們看見自以為義是何等不成熟的表現,更讓我們學懂謙卑的重要。
2. 因環境改變選擇求死 (4:6-9a)
「耶和華神安排一棵蓖麻,使其發生高過約拿,影兒遮蓋他的頭,救他脫離苦楚;約拿因這棵蓖麻大大喜樂。次日黎明,神卻安排一條蟲子咬這蓖麻,以致枯槁。」(4:6-7)
約拿生命的第二個特質是因環境不順而求死。「蓖麻」的生長速度很快,並可長至十呎高,因此能成為人的遮蓋。神使其生長加速,藉此遮蓋約拿。當約拿要以自己為遮蓋時,神卻主動成為他的遮蓋。神藉蓖麻成為他的遮蓋,他便因舒適而大大喜樂。第二天,神又安排一條蟲咬蓖麻,使其枯槁。接著神安排「炎熱的東風」,也可翻譯為「旱風」。旱風並非一般人能夠抵受,當旱風吹至,人會難以呼吸,因為旱風會把空氣和水份都抽走。一般而言,以色列的夏天已很炎熱,若再加上旱風,其苦痛實在難以想像。約拿抵受不住,因而再次求死,但神安排這些事的目的究竟為何呢?
「苦楚」的原文意思與「惡」相同,原來使約拿心深不忿的,是尼尼微人的惡。但他的忿怒,使自己也陷在惡中。因此神興起環境,為要救約拿脫離這惡。原來人很容易陷在惡中,當我們審判人,自以為義,便會墮入這個惡裡。神藉著環境,希望拯救約拿脫離這惡,可惜約拿卻未能領受,因為約拿專注在環境的順逆。弟兄姊妹,我們若專注在環境的順逆,便很容易對人、對神作出埋怨。記得早年妙妙牧師來港服事,只能申請旅遊簽證,無法長期居留,故需要每兩星期出關一次。由於她所持的是旅遊簽證,不能多次出入香港,因此每次出關均要冒著被驅逐出境的危機。在這個環境中,其實她可以產生很多埋怨、論斷,甚至批評、埋怨。然而妙妙牧師繼續相信神,更在每次出關時順道行軍禱告,使仇敵不敢再攔阻她留在香港。她沒有苦毒、埋怨,反而向神獻上感謝讚美,起來爭戰。然而在此也要提醒各位弟兄姊妹,必須在教會的屬靈遮蓋下才可作這種事,以免招至突如的靈界反擊。約拿因環境不順利而求死,同樣我們也很容易定睛在環境上。最近有同工需要搬家,環境同樣不順利,但過程中,我們能更真實地經歷神,而不再是研究神。當我們為所遭遇的事感恩,相信神的應許信實,神就會為我們負責到底。
3. 因情緒激動選擇求死 (4:1, 4, 9)
「神對約拿說:『你因這棵蓖麻發怒合乎理嗎?』他說:『我發怒以至於死,都合乎理!』」(4:9)
約拿最後變得極度情緒化,不再講道理。然而他的情緒化,在前面其實已有跡可尋。「這事約拿大大不悅,且甚發怒」(4:1)、「……約拿因這棵蓖麻大大喜樂。」(4:6) 原來約拿的情緒是大起大落的,至最後更認為發怒至死也是合理。我們看見在約拿的生命中,有一個很深的情緒掌控。人真正要處理的是我們裡面的問題。
二、 神的選擇
我們從這章聖經看見神的四個特質。第一,神是我們能猜到的,因為神的屬性是明明可知,而且永不改變;第二,神是在乎我們,神多次問約拿「為何生氣」,顯出神關心約拿的情緒,神明白約拿的忿怒和爭扎,這同樣反映神對我們的關心和了解;第三,神在每件事上都有祂的安排和帶領,並且每個安排,都是為帶領我們離開惡道;第四,神愛惜。原來整章聖經最高潮之處,就是讓我們看見,約拿是反映我們生命的一面鏡子。神的屬性給與我們很大的鼓勵,即便我們如約拿般情緒化,自以為義,控訴審判,甚至求死,無論落至何種處境,神仍然對我們說:「我是不變的,我的屬性是能猜到的,我是在乎你的,並要相信我在每件事上都有安排。」
人縱然選擇自義、悖逆,但神仍然選擇愛惜我們每一個。祂選擇愛惜約拿,選擇愛惜尼尼微人,今天同樣選擇愛惜我們。弟兄姊妹,透過約拿書,神讓我們看見,約拿就是我們。我們在與神的互動中,要成為經歷者,而非研究者。我們要作出正確的選擇,關鍵在乎我們與神之間的互動,是定睛在我們的自以為義,還是定睛在神那永恆不變的屬性。
禱告及回應:
求主幫助我們除去悖逆、自義的心,作出合神心意的選擇;幫助我們在每事上與神有更深的互動,更深經歷神。■【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