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人義人走不同的路
前言
第1-5節是整章綱要,第6節後帶出各樣的對比。第1-4節是描述義人惡人截不同的光景,一個是膽怯的,一個是勇敢的;一個不斷被更換,一個是長久平安的。兩者對立,中間的差別只在於一個有尋求神,一個沒有。
一、心理狀況不同 (28:1-5)
本章說的都是義人怎樣,惡人怎樣。但能最能表現的是兩者的心裡狀態。第1節,惡人不知為甚麼心裡就會害怕,聖經說:仇敵「從一條路來攻擊你,必從七條路逃跑。」(申28:7b)惡人整天會逃跑,因為虧心事做多了,常常害人,也怕人會來害他,也受到良心的控告,正反映了他的心理狀況。
「邦國因有罪過,君王就多更換」(28:2) 因為行惡、犯罪,地位就不保。與第1節有關,你犯罪就覺得不平安,想逃跑,因覺得自己會被換掉,也可以說是被神換掉。其實我們負責一個職位或一個部門都一樣,當罪惡多的時候,地位就會不保。君王本在律法之上,雖說「王子犯罪與庶民同罪」,但大部份時代,君王都在律法之上,但當君王出問題,是神把他換掉。或者,當他不斷容忍罪惡發生,他就會被換掉。
第3節,「窮人」也譯作首領,這與前面君王的概念相類似。當首領不斷欺壓貧民時,糧食就會消失,好像失去明天一樣。概念與君王多更換一樣,作為君王和首領,你被換掉就沒有明天了。
第4節,世上有兩股勢力,一股是違背律法,另一股是遵守律法,這兩股勢力會相爭,就像惡人和義人,或有罪君王與賢明君王一樣。
第5節,一邊是壞人,一邊是正直人,兩邊相爭,互相對立,關鍵就是一個有尋求神,一個沒有尋求神。尋求神的會明白公義,往公義路上走;不尋求神的不明白公義,往心中慾望走,產生兩條不同的路。
二、兩條不同的路 (28:6-28)
尋求神的想去認識神,且會倚靠神,也會像神,並有神各樣美好的屬性,會往義的道路走。尋求神的人行為純正(參28:6),正直的人會守法(參28:7),乖僻人不守法。義人憐憫窮人,惡人靠放高利貸來增加財富。惡人和義人的差別就反映在他們對窮人的態度上,是趁火打劫,或是憐憫人?
第9節,惡人不聽律法,與第4節相呼應,違背律法的當然不聽律法,他的祈禱也可憎。一個不守法人得不到神的幫助,他行惡卻禱告,是很奇怪的狀況,他根本不明白神,怎會找一個正直的神幫助你行惡呢?所以他的想思想是錯亂的。尋求神的自然找到神,他叩門神就為他開門。這是兩條不同的路。
第10節,惡人想別人與他一起行惡,也想拉正直去行惡,但完全人必承受福份。人要蒙福從尋求神開始,要正直、守法、有憐憫、完全,簡單來說,就是要即追求像神。「完全」是純潔意思,《雅各書》說,他也是一個勒住口舌的人(參雅3:2),一個謹慎、守住口舌的人,是一個領受祝福的人。
第13節,要認罪,前面說人要正直、完全、純潔,義人往這條路上追求,但義人也會犯罪,當犯了罪,願謙卑認罪,神會向他施仁慈。且要敬畏神,「常存敬畏的,便為有福;心存剛硬的,必陷在禍患裡。」(28:14)
第18節,行事彎曲就是詭詐,我發現神喜歡簡單、直接,繞來繞去最後會陷在自己的計謀裡,我們與權柄溝通時要直接。我們很想有福份,事實誠實才會蒙福(參28:20)。
第23節,為甚麼想責備人?因覺得朋友不對,想挽回他;不責備人的,可能想討好他,怕他生氣。但後來責備人的反蒙人喜悅,因朋友知道他是好的,願責備人就朋友會越來越多,越想保持良好關係,最後反而關係膚淺。
「心中貪婪的,挑起爭端;倚靠耶和華的,必得豐裕。」(28:25)「賙濟貧窮的,不至缺乏;佯為不見的,必多受咒詛。」(28:27)到底神要的是甚麼?
第6至27節提到要行為純正、守法、有憐憫、進入完全,要認罪、正直、誠實,勇於責備,倚靠神,賙濟貧窮,這就是一個蒙福的人。對上尋求神、倚靠神、守法;與人相處要正直、誠實、憐憫人,幫助窮人。當我們這樣做,各樣福份就不斷加添在我們身上,因為我們追求像神。但走另一條路的人會定睛在錢財上,因為不追求神就會追求自己肉體的需要。如果追求金錢,就會貪財,越貪越窮,為貪財而遭受咒詛。
這是兩條不同的路,一個尋求神,一個尋錢財,「憐憫貧窮的,就是借給耶和華;他的善行,耶和華必償還。」(19:17)但「佯為不見的,必多受咒詛。」(28:27b)原來不幫助貧窮人會多受咒詛,就是說,你不賙濟窮人或假裝看不見也受咒詛。所以,當我們一直追求像神,不斷進入完全,我們以為惡人才受報應,原來不幫助窮人自己也受咒詛,因為不賙濟窮人不像神。我們要在各方面追求像神,這樣日日子就可以長長久久,神也樂意祝福我們。
禱告及回應
親愛的天父,謝謝祢教導我們要尋求祢、倚靠祢,言語行為都要追求像祢。求聖靈幫助我們,不單不作惡人,也要勇於為善,幫助人。阿們!■【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