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 撒母耳記下2章

屬靈領袖的身量

這一章主要有五個人物:兩個王大衛和伊施波設,兩位元帥押尼珥和約押,還有亞撒黑。屬靈領袖每走一步會先求問神。大衛是屬靈的領袖,當掃羅王死後,他求問神兩次,是否可去猶大?神說可以;那麼去哪兒呢?神說去希伯崙。因為有求問,有神帶領,就有神的保守,可以進入神的計劃中,一直去到對的地方,結果有人立他作王,有神的祝福了。4節,猶大人來到希伯崙,在那裡膏大衛作猶大家的王。

一般人的作法就不同,覺得自己被撒母耳恩膏自己就是王,現在掃羅死了,就起來自立為王;甚至掃羅未死時,如有機會就把掃羅殺了。大衛每一步都有神的帶領,並沒有說現在掃羅死了我就是王,他雖有先知恩膏,也要等百姓客觀的印證。我是以色列的王,但我也要等人來擁戴我。大衛是被動的,等到猶大支派擁戴後才接受。

大衛對於掃羅家的人呢?他見基列雅比人埋葬了掃羅,大衛就稱讚他們做的好,因為掃羅曾救基列雅比人有恩於他們,如今這樣回報掃羅故稱其做的很好,大衛有王的身量。一般人可能會說,這些是掃羅的矢忠部隊,將來要好好處理,才可以斷除對掃羅家的主要支持者,但是大衛不是這樣想,他有高度。大衛不單是猶大家的王,也是十二支派的王,所以全部是他的百姓都歸其牧養,他看見基列雅比人,他會懂得欣賞。不會老是以你的國度、我的國度來區分,或者如何壯大自己的國度,又或者誰是誰忠誠的支持者;他不是從爭競角度來看事情,他知道全部是他的,沒有什麼好爭的。

當他見到基列雅比是懂得報恩的,就去稱讚他們,這是屬靈領袖的身量,知道自己真正的位置。如果只自視是上班族、要養家,要打好一份工,其他人就成為自己的競爭者,如果想到我們都是神的兒子,被神所託付,將來要一同和主作王,這些人都是我的百姓,這樣一來,因為不同的眼光,做的事就會不一樣。

另一個王就是伊施波設,他有幾樣特別之處。10節說他作以色列王兩年,但大衛是作王七年零六個月,另外那五年沒有王管,他們在等什麼呢?因為定不出誰是王,等於說在權力真空狀態下五年。最後為什麼他會出來作王呢?因為他是掃羅家唯一生還的兒子,在血統上理當承接,但他應該是害怕不敢作王的。第8節講到押尼珥,第9節講他立伊施波設作王,是元帥立伊施波設作王,這些和大衛的情況很不相同。大衛有先知的恩膏,再有猶大支派的擁護,也就是說有神的揀選,也有百姓印證;伊施波設則不同,他說:我不要我不要,但最後被逼作王,在恐懼中作王,而且有元帥在背後操控,他的決定是被逼無奈的,缺乏神的帶領。

再看押尼珥和約押,兩人相遇。13節,洗魯雅的兒子約押,和大衛的僕人也出來,在基遍池旁與他們相遇,一班坐在池這邊,一班坐在池那邊。講到他們在基遍相遇,這裡是便雅憫支派的地方,約押是猶大支派的元帥,卻走到便雅憫支派的地方,大衛每一步都很謹慎,不可能叫他去,不可能派約押去對付誰,這是約押私自的行動。我們見到有屬靈的領袖,也有屬血氣的領袖,我們當然想做屬靈的領袖,但周圍都是屬血氣的,問題在於此。約押是屬靈領袖、屬大衛這邊的,但他是屬血氣的,事情就變得複雜,他私自行動,在池邊就恰巧遇到了對方的元帥。這時押尼珥就說話了,不如各派十二個代表比武分出高下。押尼珥應該這樣想:如果兩邊開打,死傷太大,這裡是我們的地頭,就算打輸了可以立刻求救找援助,我應該是穩操勝算的,不如各派十二個代表,我讓你。結果開戰…兩邊都死光了,戰事被挑起。兩軍元帥在爭鬥,戰事慘烈。結果,押尼珥這邊死了三百六十人,大衛這邊死了二十人,差距是十八比一。大衛家實力很強,押尼珥在整件事中判斷錯誤,他的武功雖很好,也很有把握,又勸亞撒黑不要強追,但整個局面發展下來,押尼珥死傷慘重,仗著自己人多,武功高強,又是在自己的地頭,主動挑起戰役,這是血氣領袖。

亞撒黑在這裡第一次出現,就死了。他死的有點莫名其妙,在他來看,應該是:我軍大獲全勝。哥哥找他潛入便雅憫的境內,自認跑的快,又果然大獲全勝,三百六十比二十。開始時是壓倒性勝利,敵軍元帥直逃,他很有把握就趁勝追擊,如果殺了押尼珥,他就是本次戰役中最大的功臣。對方勸他卻不聽,但他卻突然中槍死了。他聽哥哥的,但哥哥的這次行動並不合法,沒有大衛的遮蓋。而神也不喜悅約押,根本不會讓約押偷襲成功,如果他一旦偷襲成功,翌日他也會追殺大衛。屬血氣的人,想很多方法讓自己成功,雖贏了戰役,最後弟弟死了!這是亞撒黑的結局,約押也付出很大的代價。

當兩邊對陣時,聖經的描述很特別:12節:尼珥的兒子押尼珥,和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的僕人…13節:洗魯雅的兒子約押,和大衛的僕人也出來…這是兩個元帥,開始時,他們所帶領的是兩個王的僕人。我們是一個領袖,但這些人不是屬我們的,是上面交付我們的,這才是對的態度。再看押尼珥這一方面,17節:那日的戰事兇猛,押尼珥和以色列人,敗在大衛的僕人面前。本來是伊施波設的僕人,這裡變為以色列人,我們看見他們的身份變了,25節:便雅憫人聚集,跟隨押尼珥站在一個山頂上。以色列人本是代表以色列的十一個支派,現在這裡已經變為便雅憫人,到了29節,押尼珥和跟隨他的人,整夜經過亞拉巴…描述變了,其實是同一群人,這群人本叫伊施波設的僕人,後來變成以色列人,又變成便雅憫人,最後成為跟隨押尼珥的人。同一群人,聖經對他們有不同的稱呼。等於說他們本來有一個身份,本是王的僕人、侍奉王效忠王,跟著跟著卻變成以色列人。我可以是以色列人但不是王的僕人,跟著跟著代表性就變了,變成一個支派的人,跟著就變成效忠押尼珥的人。本是同一群人,但不再是王的僕人。

再看約押這一邊,13 節:大衛的僕人,15節:大衛的僕人,17節:大衛的僕人,30 節:大衛的僕人,再看32節很特別,變成約押和跟隨他的人。從頭到尾都是大衛的僕人,最後卻變成跟隨約押的人。同樣的問題,大家不都是在打仗嗎?當軍人,在效忠國家嗎?最後卻成為個人的人,只是服事領袖而已,本來是大衛家的僕人,最後成為跟隨約押的人,到底在跟隨誰呢?本來是跟隨神,最後卻跟了一個血氣的領袖,恰巧又是神所不喜悅的。

其實,約押是個有問題的人,但為什麼又稱他為大衛家的僕人呢?因為牽涉到兩個國度的爭戰。約押相對於掃羅家時,他屬於大衛家,這是兩個元帥的爭鬥,但是代表兩個國度的爭戰。所以談起爭戰的時候,他們是大衛家的僕人,屬神所膏立的國度,怎樣打都會贏;但打完後,這群人因為跟著約押做不對的事,所以聖經的評價指他們是跟隨約押的人。我們可以打勝仗,做事很成功,但是可能卻跟隨血氣的領袖。我們起初是跟隨屬靈的領袖,我們蒙召、奉獻是為神,是跟隨耶穌,服事看起來很有果效,慢慢的卻焦點偏移跟隨人,慢慢地只盯著上面的權柄我們的主管或小組長,而不以屬神的角度來看。

雖然是兩個國度,一個是屬靈國度,由大衛帶領,但裡面有一大堆血氣的人;在屬血氣的國度也是一樣。我們如何自處呢?每一個人都要向神負責,不要以為身在屬靈國度,就一定蒙神喜悅,每件事要有神的帶領、有權柄者的指引。約押打勝仗不代表仗是對的。雖然他是大衛家的元帥,神要恩膏大衛,他站在有利情勢下,非法的打仗都會贏,只是弟弟卻死了,且神會一筆一筆的來算帳。不要以為在611就很安全,每一個人都要向神負責,神祝福我們,不等於所做的每件事都是對的,只是神先容許我們。我們每一步都要有神的帶領,等候環境的印證,否則一時的勝利都會過去。■【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