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甘心犧牲自己
前言
第四章記載底波拉與巴拉打勝了仗,寫了一首凱歌讓整個民族知道,同時見證過去。
V.2「因為以色列中有軍長率領,百姓也甘心犧牲自己,你們應當頌讚耶和華!」
當中有兩件事非常值得感恩:一是有軍長率領,前面提到以色列有軍長停職,原因可能是因為夏瑣王耶賓壓制了以色列人二十年,誰敢出頭,就被敵方殺掉,經歷了二十年一段長時間,誰也不敢出頭,因此巴拉也不敢出頭,在這場戰役中,大家都願意出來是很值得感恩的。二是百姓願意甘心犧牲自己,明明知道打仗有可能沒命的也願意站出來,這兩點非常值得感恩的。因此,底波拉之歌,先把這兩點提了出來。
一、背景
V.6-9:「在亞拿之子珊迦的時候,又在雅億的日子,大道無人行走,都是繞道而行。以色列中的官長停職,直到我底波拉興起,等我興起作以色列的母。以色列人選擇新神,爭戰的事就臨到城門。那時,以色列四萬人中豈能見盾牌槍矛呢?我心傾向以色列的首領,他們在民中甘心犧牲自己。你們應當頌讚耶和華!」這裡反映了當時時代的背景,根據第三章,珊迦是一位士師,他是牧牛的,有別於其他士師,其他士師出來可能會講到國中有多少年會太平,是全面性得勝持續一段時間,但三章只提到他用趕牛的棍子打死六百非利士人,並沒有提到國中太平的時日,可能只是一場局部的戰役,局部的勝利,雖然戰役勝利了,但國家仍在仇敵的壓制下。
二、內容
經文講到「大道無人行走,都是繞道而行,」可能大道之上有仇敵,這是時代背景;「以色列中的官長停職,」反映當時農村非常凋零;「以色列人選擇新神,爭戰的事就臨到城門。」百姓拜偶像,之前招聚了一萬名拿弗他利和西布倫兩支派的人作戰士,以法蓮、便雅憫及以薩迦支派也有幫忙,如今大家一起參與的有四萬人,但卻找不到盾牌槍矛,槍矛用來攻擊,盾牌用來防守,但卻是找不到,那如何能戰?最後就是赤手空拳來打,這時間持續了很久,表示以色列的國防比其他鄰近國家的要差很多。
撒母耳記上13:19:「那時,以色列全地沒有一個鐵匠。」士師記走過了,接著以利和撒母耳的年代,到掃羅王出現,只有掃羅王及約拿單有兵器,當時國家中,他們是手無寸鐵的。所以這裡提到百姓甘心犧牲自己,他們確實是會犧牲自己的,在這情況下,耶賓王有鐵車九百輛,武器精良,可見當巴拉將軍被點名出來打仗時,他不敢回應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巴拉要求先知底波拉站在他旁,他便願意去打,巴拉也算是勇猛的,也是值得欣賞的;在這大環境中,人願意回應呼召出來打仗,也是了不起的,所以在底波拉之歌開始時寫,「因為以色列中有軍長率領,百姓也甘心犧牲自己,你們應當頌讚耶和華!耶和華啊,你從西珥出來,由以東地行走。那時地震天漏,雲也落雨。山見耶和華的面就震動,西乃山見耶和華─以色列神的面也是如此。」百姓願意犧牲自己非常值得稱讚,軍長願意出來亦非常好,但真正打仗的是耶和華。
V.14-16中,提到各支派都有派人幫忙,但中間有幾個支派是有問題的,呂便支派中有些人是領袖,定大志就是領袖起來謀算如何振興國家,在國家中有大的志向,大的謀略,在呂便支派中有領袖,有智慧人,然而,16節提到,人不應該在羊圈裡,外面在打仗,人為何在羊圈裡呢?可見他們有心無力。
V.17基列人有種「事不關己」的心態,就是瑪拿西及迦得支派的想法。
接著是但支派,但人為何等在船上?這可能是但人忙於海上貿易;亞設人則在海口靜坐,在港口安居。大家各有不同,卻同樣抱著「事不關己」的心態,他們並未有參與戰事。而西布倫人和拿弗他利人卻是勇猛非常。這裡看見,當戰事來時,十二個支派的反應各有不同。
V.21 「基順古河把敵人沖沒;我的靈啊,應當努力前行。」基順是一條古河,可能只剩河道而已,當敵人九百輛戰車經過時,突然山洪暴發,洪水沖至把他們沖沒,因而以色列人大獲全勝,在人而言,這場戰事以色列人沒可能勝利的,但真正的得勝在乎耶和華。在神特定的地方,奇妙的事要發生。
V.31「耶和華啊,願你的仇敵都這樣滅亡!願愛你的人如日頭出現,光輝烈烈!這樣,國中太平四十年。」仇敵看來非常強大的,但二十年實在太長時間了,難道世世代代需要被奴役嗎?當百姓願意在神的呼召下出來打仗,神要的只是一顆心而已,我們願意出來打,神便記念;耶和華實在不需要人幫助的,但祂做事時,希望我們來參與其中,因此當十二支派遇到戰事時,有些人參與,有些人沒有,參與的人便得勝。
三、總結
我們選擇跟隨神時,神要大大興起我們,好像日頭一樣,光輝烈烈,但當我們猶豫不決沒有跟上時,就不蒙福了。很多時候也是這樣,仗未打之先,沒有人知道結果如何,如這次在日本沖繩辦愛爆燈家庭營,有神的應許,卻遇上極大的困難,然而當我們硬著頭皮跟上時,一切都是神做的工,只要我們願意,我們必能經歷主奇妙的作為。
禱告和回應:
主啊!求你幫助我們對祢有更大的信心,願祢興起,使祢的仇敵四散,我們願意跟上,我們願意勇敢跟著祢的腳步走,求主堅立我們的腳步,願愛祢的人如日頭出現,光輝烈烈。■【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