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創世記 7:13-16, 8:20-9:17
今天的講道題目是「祭壇的雛形」。感謝神在過去四十天的禁食給我們啟示,興起我們為祂築壇,讓祂臨到我們中間,成就祂更多的工作。讓我們從創世記 7-8章來看挪亞如何築壇;祭壇的形式有不同,要做的也有不同,但基本上是以下六個要素:
一、 聖餐 (創 7:13-16)
在創 7:13-16:「正當那日,挪亞和他三個兒子閃、含、雅弗,並挪亞的妻子和三個兒婦,都進入方舟。 他們和百獸,各從其類,一切牲畜,各從其類,爬在地上的昆蟲,各從其類,一切禽鳥,各從其類,都進入方舟。凡有血肉、有氣息的活物,都一對一對地到挪亞那裡,進入方舟。凡有血肉進入方舟的,都是有公有母,正如神所吩咐挪亞的。耶和華就把他關在方舟裡頭。」
這四節經文不斷提到「進入方舟」;進入方舟是重要的!「方舟」是預表神的救贖、洗禮和聖餐。守聖餐是築壇重要的第一步。
二、築壇 (創 8:20)
「挪亞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創 8:20) 當挪亞為神築壇的時候,方舟停在亞拉臘山。他踏出方舟就立刻築壇,他用石頭來築壇;但今天我們為神築壇並不一定要用石頭,因為我們每一個都是耶和華神的祭壇。
三、獻祭 (創 8:20-22)
「挪亞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拿各類潔淨的牲畜、飛鳥獻在壇上為燔祭。耶和華聞那馨香之氣,就心裡說:我不再因人的緣故咒詛地(人從小時心裡懷著惡念),也不再按著我才行的滅各種的活物了。地還存留的時候,稼穡、寒暑、冬夏、晝夜就永不停息了。」(創 8:20-22)
- 感恩祭 (利3:15) 當挪亞進入方舟,他帶著各類的牲畜和飛鳥,潔淨的帶七對公母,不潔淨的帶一對公母。現在他拿各類潔淨的牲畜、飛鳥獻在壇上為燔祭,你可想像他獻上的牲畜和飛鳥何其的多,這代表「完全的擺上」。在利未記1-3章是講到獻馨香的祭 (完全的祭),不論是農作物或動物、禽畜或飛鳥,完全的擺上,這都是馨香的祭。挪亞一出方舟就獻上馨香的祭,全然的擺上。在舊約,馨香祭包括感恩祭、素祭、平安祭、甘心祭、完全祭……今天我們以感恩祭的形式獻上馨香祭,代表完全的擺上。
- 活祭 (羅12:1-2) 「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羅:12-1) 在新約,保羅就告訴我們把自己獻上,成為活祭。
四、神同在 (創 8:20-22)
在21節:「耶和華聞那馨香之氣,就心裡說:我不再因人的緣故咒詛地(人從小時心裡懷著惡念),也不再按著我才行的滅各種的活物了。」「耶和華聞那馨香之氣」,因為祂臨在,所以祂聞到馨香之氣,祂就回心轉意,不再用洪水消滅大地和各種活物。
五、委身 (創 9:1-7)
神同在於是祂吩咐人六件事,既是祝福也是神要人遵守的使命,正如神在創世記吩咐亞當。神在洪水以後,重新祝福人,面對神給我們的祝福和吩咐,我們要委身:
- 生養之福 (v.1,7) 在第1節:「神賜福給挪亞和他的兒子,對他們說:你們要生養眾多,遍滿了地。」和第7節:「你們要生養眾多,在地上昌盛繁茂。」其實神在創世記第一章就已吩咐亞當要生養眾多,遍滿了地。在洪水之後,神給人有生養之福和遍滿之福。
- 遍滿之福 (v.1,7) 遍滿之福和生養之福同樣是神給人的祝福。
- 治理之福 (v.2) 「凡地上的走獸和空中的飛鳥都必驚恐,懼怕你們,連地上一切的昆蟲並海裡一切的魚都交付你們的手。」 這裡講到我們有治理的權柄,神所做的萬物都伏在我們腳下,當我們建造祭壇的時候,神就給我們權柄去治理萬物。
- 食物之福 (v.3) 「凡活著的動物都可以作你們的食物。這一切我都賜給你們,如同菜蔬一樣。」現在除了菜蔬,活著的動物也可作我們的食物。
- 不可吃血 (v.4) 「惟獨肉帶著血,那就是他的生命,你們不可吃。」神給我們很多的食物,但唯獨肉帶著血,我們不可吃,因為血裡有生命,我們要尊重生命。我覺得還有一個理由,就是血的用途。所有馨香祭當中的動物、鳥類,牠們的血要灑在祭壇上,完全獻給神,所以血是留下獻祭給神。耶穌基督為我們流血,所以我們不要吃血。
- 不流人血 (v.5-6) 「流你們血、害你們命的,無論是獸是人,我必討他的罪,就是向各人的弟兄也是如此。凡流人血的,他的血也必被人所流,因為神造人是照自己的形像造的。」
六、立約 (創9:8-17)
神與人立約,不再用洪水消滅大地、毀滅牲畜和人類,並且在天上要立虹為記。神為何與人立約?只因為神回應挪亞獻上的馨香祭,所以祂不再因人的緣故、罪的緣故而消滅大地。神與人立的是永約,並且把彩虹放在雲彩當中。彩虹是神榮耀的光輝,是祂寶座四圍的光輝,祂把榮耀放在天空中成為記號。當人全然擺上,神全然給我們,甚至賜下獨生子為我們捨身流血,完成救贖;並且讓我們今天可以起來為神築壇,神人立約。挪亞之約其實是直指耶穌基督,彩虹是指耶穌基督,是神要親自臨在人當中,人全然擺上,神也全然的擺上,神這樣與我們立約,所以祭壇最後的要素是立約。▇【內容經編輯組郭志謙摘錄及陳靄娟修訂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