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 出埃及記16章

讓神得著榮耀

一、 發怨言 (v.1-12) 

這章聖經,怨言一再出現,有七次。百姓不斷向領袖發怨言,事實他們是向神發怨言。百姓說:「巴不得死在埃及」,這是不真實的。百姓在埃及不斷呼求、哀聲達於耶和華耳中。怨言有很多時是誇張失實,甚或不合情理。我們要小心注意,當怨言成了習慣,那問題就大了。以色列百姓每次面對困難,他們的反應就是抱怨發聲,最後這習慣性的抱怨,帶來四十年曠野的日子。

「以色列全會眾從以琳起行,在出埃及後第二個月十五日,到了以琳和西乃中間汛的曠野。以色列全會眾在曠野向摩西、亞倫發怨言。」(v.1-2) 以色列百姓在正月十五離開埃及,第二個月十五日,意思是不到一個月,百姓已經不斷的向領袖隨時抱怨。發怨言已經成了以色列百姓的習慣性模式,每當他們遇到困難、問題,總是發怨言。弟兄姊妹,我們要反思,我們面對問題、困境,我們習慣性的反應是怎樣?今天,神要我們好好反思,我們要學習一個適當並且好的回應方法。

「耶和華對摩西說:我要將糧食從天降給你們,百姓可以出去,每天收每天的分,我好試驗他們,遵不遵我的法度。」(v.4) 我們難以想像,百姓向神發怨言,竟然得著祝福,「神要試驗他們,遵不遵守法度。」神的法度就是「先恩典後真理」。這是神的慈愛和憐憫,因為神是有恩典有憐憫的神。

「早晨,你們要看見耶和華的榮耀,因為耶和華聽見你們向他所發的怨言了。我們算甚麼,你們竟向我們發怨言呢?」(v.7) 百姓發怨言,縱然神有恩典憐憫,但神卻得不著榮耀。原來神盼望我們得著祂的榮耀,神帶領以色列百姓出埃及,為的是要他們離開為奴之地進入應許之地,得著榮耀,得著安息。「早晨,你們要看見耶和華的榮耀」,那就是百姓檢拾瑪那,不再為生活而勞碌,人能進入「安息」,停止勞碌,就是讓神得著榮耀。

二、 瑪哪與安息 (v.13-36) 

神賜食物的背後的目的,是讓人得著安息,當人進入安息,神就得著榮耀。神要百姓每一天早晨拾取瑪哪,瑪哪不得存留,人人隨意按自己量拿取。我們每一天到神面前,就得著安息。安息日前,則拾取雙倍的分量,因為安息日百姓要全然的得著安息。當我們每天聚集主面前,求取神話語的供應,我們安息到主面前求取每天生活的力量,神便得著榮耀。V.16、18、21三節都提到按各人的飯量拿取瑪哪,各人拿去量一量都是一俄梅珥。各人的分量確實不同,屬靈的飯量也是這樣,每人到神面前支取當天所需的,好讓我們得著力量完成神所託付,讓神得著榮耀。

「以色列人吃嗎哪共四十年,直到進了有人居住之地,就是迦南的境界。」(v.35) 瑪哪是每早晨拾取的,611每星期四天的晨禱是走在神的祝福裡,當我們到神面前每天讀經,縱然吃書卷有時會感到乏味,但瑪哪入口卻是甜如蜜。我們靈修每一階段都有不同的程度,當你身量擴張,有一天,你吃的不再是瑪哪,因為你已經進入應許之地,隨時與主在樂園裡相交。

「到第六天,他們收了雙倍的食物,每人兩俄梅珥……安息日,你們在田野必找不著了。」(v.22-25) 這裡第一次出現有關安息日的重要,安息日是神的日子,所以可以得著雙倍。在安息日裡,百姓在田野必找不著瑪哪。安息只在主耶穌基督裡,在世界必找不著安息的日子。神告訴我們每天要安息在主裡,別的地方人沒法找到安息,我們每清晨,要到主面前抓住從上而來的祝福。


禱告和回應:

神要百姓每天清晨的時候,起來拾取瑪哪,得著生命的所需。我們要反思,我們的靈修生活怎樣?我們的讀經生活怎樣?「你的日子如何,力量也如何」。在動盪的世代裡,我們要從世界的瑪門裡回轉,我們要投靠耶和華,每天到主面前拾取新鮮的瑪那,學習每天安息、交託的生活。當世人看到神百姓分別為聖的生活,神就得著榮耀。■【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