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 以斯拉記2章

復興的旅程


前言

《以斯拉記》第二章記載第一次歸回以色列的猶太人的名單,我給今天信息的題目為「復興的旅程」,全篇可分為三段。


一、 復興的勇士 (2:1-58)

這一段記述歸回者的名單,都是一個一個的被數點出來的,可見在歸回的事上,神看重每一個人的回應。當時波斯帝國的猶太人總數超過一百萬,然而當神透過古烈王發出呼召時,只有約五萬人回應,佔全體的百分之五,但他們每一個都是被神記念的。

我們要把握每個呼召,因為我們不知道下一次呼召的時機。以色列三次的歸回,等同神作出三次呼召。第一次歸回是在公元前538年,由所羅巴伯帶領;第二次歸回則在公元前457年,由以斯拉帶領。這兩次歸回足足相差了80年,因此若在第一次沒有回應的話,就連下一代也不可能有份,因為足足相隔了兩個世代。由此看見,抓緊機會是很重要的,並且我們的決定更會影響我們的下一代。從被擄至當時已70年,絕大部分歸回的人都是在巴比倫居住和成長的,但當他們回應呼召,他們的下一代都會遷到耶路撒冷,所以我們不可輕看自己的呼召,因為我們的回應會影響我們的家庭和後代的命運。過去猶太人被擄時是被強逼帶到巴比倫的,但當我們回應神的呼召時,我們就要再次離鄉別井。他們以前是從耶路撒冷被逼帶到巴比倫,現在則是在巴比倫出生,卻心甘情願地遷到耶路撒冷。

我們要抓緊呼召,因為機會不是常常來到,因為我們若錯過了,就要等待下一次,但很多時候卻是一生也不再有機會。很多時候我們投入一件事情,是要付上很大代價的,然而一起做的話會產生一種氛圍,讓人比較輕省,容易跟上。若在這時候都跟不上,除非有神極大的感動,否則我們很難期望自己能在另一段時間做到。呼召是臨到整個世代的,當我們一起投入,就一同被興起。


二、 復興的根基 (2:59-63)

這段記載了兩個群體,一群看來是以色列十二支派的人,另一群則是祭司,然而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無法確認自己的身份。這群人都是願意回歸的,但他們遇到一個問題,就是無法找到源頭,因此無法分辨他們是不是以色列人。當無法分辨時,他們就被當作是外邦人。原來神很看重我們的源頭,這些猶太人找不到他們的源頭,就被視為外邦人;若是祭司的話,他們甚至被視為不潔,失去祭司的職份。

按此一觀念思想,我們發現沒有源頭是很難服事下去的。因為源頭等同遮蓋,當我們沒有遮蓋,在今天就是沒有投入在小組中,這樣很多事情都無法商量,也很難被考慮加入服事。因為我們對服事者的靈命狀況的認識,基本上都是從小組長而來的,所以我們教會的服事基本上都是要求加入小組才能參加。若沒有加入小組,遮蓋和保護是不足夠的,而且出了問題也不容易提供幫助,所以不管是在回歸的事上,或在教會的事奉上,我們隸屬在某一遮蓋下是很重要的。我們是否有份於服事,關鍵就在我們是否歸於某一遮蓋之下。


三、 復興的代價 (2:64-70)

這裡絕大部分的人在歸回的過程中都是走路的,他們的路途很遙遠,又要經歷日曬雨淋,使我們看見復興是需要付上代價的。很多人回應呼召時都覺得很浪漫,然而當開始踏出第一步時,他們就開始付代價。那時當然不會有公車系統,他們也不像尼希米的梯隊般有軍隊保護。他們要一步一步的走回耶路撒冷,也無法帶備很多家當,這些就是他們要擺上的代價。弟兄姊妹,當我們回應神的呼召時,神會記念,也會看為寶貴。我們的回應會決定我們在神眼中的位置,又決定了我們下一代的發展,但這個旅程是要付上代價的。我們真的需要求神幫助,因為整個過程是不容易的,然而神會記念和保守。

至於剩下的人,他們沒有趕上那一世代的呼召,然而他們也不會比較輕省。因為他們仍然很忙碌,仍然有很多問題,而且他們沒有回應神,就錯過了神的揀選,並且到最後,他們仍然要在神面前交賬。弟兄姊妹,我們要有智慧地選擇,並要相信神會保守,一步一步地走上復興的旅程。雖然過程是不容易的,也會遇到很多攔阻,更有很多我們無法想像的事情發生,但神會記念我們,並與我們同在。


禱告及回應:

感謝神揀選和呼召我們起來投入復興。求主開啟我們的心,幫助我們甘心回應神的呼召,歸於教會和小組的遮蓋之下,並賜給我們堅定跟隨主的心志,願意付上代價,踏上復興的旅程,成為神所寶貴的器皿。阿們!■【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