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 以西結書42章

從舊會幕到新聖殿


前言

從四十章到四十二章是講新天新地的新聖殿,既然是新天新地,裡面的概念有些一樣,有些卻不一樣,所以我們看的時候,很容易與以前的比較,例如以前有的,現在卻沒有了。昨天張恩年牧師說,在新聖殿裡沒有金燈臺,也沒有陳設餅。金燈臺預表教會,因新天新地是「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參啟11:15b);陳設餅的餅預表耶穌基督,在新天新地基督已經坐在天上的寶座。新的聖殿與舊的有些地方是減少,有些卻增多了。


一、聖屋與祭司 (42:1-14)

聖屋可以分成南屋和北屋,主要有三個功能。「親近耶和華的祭司當在那裏吃至聖的物,也當在那裏放至聖的物,就是素祭、贖罪祭和贖愆祭,因此處為聖。」(42:13b)「但要在聖屋放下他們供職的衣服,因為是聖衣。」(42:14b) 祭司穿的是細麻布的衣服,包括衣、褲和頭巾,當他們在聖所服事時,就當穿上這些衣服供職,完成一切服事就在聖屋脫去聖衣,這屋就成了祭司的更衣室。祭司在南屋和北屋中吃東西、休息、擺放祭物和更換衣服,然而這一切在之前是沒有的。

在會幕時代,他們是在聖所吃祭物的(參利6:26,7:6),但到了新聖殿時代,祭司不再在聖所裡吃祭物,卻在外院吃,並且是在南屋和北屋裡吃,這跟過去不一樣了。為何過去在聖所吃,現在卻在外院吃呢?又為何要預備房屋讓祭司在裡面吃,而且還在裡面放祭物?看來祭物的數量很多。這一點新的聖殿與舊的會幕是不一樣的。這應該是因為有實際的需要,或許以前在聖所裡可以吃完所有祭物,但是現在祭物量太多了,多到吃不完就擺放在屋子裡。現在祭物量多了,服事的人多了,甚至多到要有南屋和北屋來作這功能。

在會幕時代,祭司的年齡層是三十歲至五十歲(參民4:3);到大衛年代,特別是大衛臨終的時候,他作了兩項調整:第一、把祭司的年齡層從三十歲降到二十歲(參代23:24,27),使服事由二十年延長到三十年,以人口比例看,服事人力多了百分之五十。第二、原本祭司是五十歲退休的,但改為沒有上限,這估計至少多了二十年,因為「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以到八十歲」(參詩90:10)。這兩項重大調整,使利未人由服事二十年,調整後起碼有五十年。服事時間長了,人力多了,就增加了敬拜和守門的崗位。

今天讀經的時候,想起所羅門的聖殿是多麼的金碧輝煌,但當我查考一下,發現它的體積原來比會幕還要小(參王上6:2-3)。在所羅門聖殿蓋成以前,大衛已經大量增加了祭司和利未人,所以服事人手多了很多。


二、新聖殿外牆 (41:15-20)

新聖殿的外牆,「長五百肘,寬五百肘」(42:20b),是一個正方形,但會幕長一百、寬五十,新聖殿長度是舊的五倍,寬度多了十倍,所以新聖殿的面積比會幕大五十倍,這樣看來比過去多很多,五百肘大概是266公尺(新譯本是250公尺),面積很大。新聖殿比會幕大五十倍,因此獻祭的人手等也應增加五十倍。

新天新地獻祭的人很多,或者說敬拜的人也很多,因此服事的人也要很多,祭物也很多,最起碼獻祭的人和服事的人也要五十倍,這是一個大框架。我們相信經上所記的話,將來都會實現,就是「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參啟11:15b)。以前以色列的男丁一年三次朝見耶和華,現在變成萬國萬民一年三次朝見耶和華,所以殿的面積要大很多。因此,很多規劃就需要調整。

當神要定這個場地的時候,祂一定在表達一些概念,譬如可以十乘十,或是五十乘五十。首先,這樣定必是為要表達一個概念,當人一來到聖殿,整體感覺是方方正正的;其次,以五百肘為概念,「五」代表恩典,所以,新天新地的聖殿是以五的倍數框架出來的,即是五的一百倍,就是用一百倍的恩典,四四方方地圍繞著聖殿。當你一到聖殿,就知道這位神是方方正正的,是有規矩的,但卻用恩典圍繞出來,這是我們從輪廓上看到的。


三、合乎神心意的服事

因為獻祭的人太多,所以要特別安排地方去吃至聖祭物和擺放至聖的物,還要擺放供職的衣服。關於祭司的衣服,有以下兩個要求:
(1) 在《以西結書》四十四章也提到這些衣服(參44:17-19),材料是細麻布;細麻布就是聖徒所行的義(參啟19:8),祭司穿戴的衣服預表他們所做的每件事情都要合乎神的心意,這是衣服的第一個要求。
(2) 第二個要求,這聖衣穿起來不可以讓身體流汗,如果人穿著細麻布,但卻整天忙個不停,並且不住地流汗,這樣是不對的。作為祭司,當他服事時,一方面他要符合神的樣式,另一方面他不可以流汗。

我覺得穿細麻布好像比較簡單,外表樣式怎樣規定,就怎樣去順服。但是不流汗卻很難。266公尺的距離很遠!單是掃地,就已經很花時間。如果穿著這衣服做很多事,又不流汗,那就表示人的動作不能太快。外表穿細麻衣是一回事,可是不流汗又是另一回事。神要求服事的人做工不流汗,意思是我們一快就錯了,一用力就錯了,都不合神的心意。我覺得這給我們服事神的同工一個很重要的提醒,如果我們服事到累了,就表示有問題。雖然所做的都是屬神的事,雖然你的生活都分別為聖,但一用力、一急、一快,汗就出來,這就不是神所要的事奉。

進出聖殿,衣服都要更換下來,意思是一進入聖殿,就穿細麻衣,並且不要流汗。一踫到主的工作,你就是穿了細麻衣。你樣式不對,神立時就不要。我們服事神,但很多行為卻像世界,神是不要的;若我們服事神很用力,神也不要。

祭司忙完服事,衣服換下來,換上家裡的衣服離開聖殿,你流不流汗也沒關係,神沒有規範。人一進入聖殿範圍一切都不可以用力,不可以流汗,這要求很高,我現在也做不到。我覺得穿細麻衣還勉強可以做到,但是要不流汗就很難。神作事的方法比我想像的慢幾步,我覺得自己做事已經很會拖延,怎知拖到最後,原來還是比神快。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操練,是給我們所有人的。因為在新約中,彼得說我們是君尊的祭司(參彼前2:9),到馬丁路德改教後,他說人人都是祭司。所以,對於我們每一個做主工的人,應該都是這樣。我們做神要我們做的事情,但是我們不要流汗,而且樣式要合神的心意。

或許你會說,現在的服事量比以前多了很多,你一進會場就覺得會場比以前的大了五十倍,回想「611教會」起初的場地只能容納70個座位,但是現在的會場是一個能容納3,500人的場地,單是傳遞奉獻袋也要走很遠,很多服事的工作雖然一樣,不過要走的路卻多了很多。然後你就會很用力去做,但神的要求卻是不變的,不管你的服事量有多大,神的標準從以前到現在都是一樣的。這是從舊會幕到新聖殿一直不變的原則。


四、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敬拜

從舊會幕到新的聖殿,有些東西沒有了,例如金燈臺;也有一些東西是多了,如南屋和北屋;有一些東西變大了,如聖殿的區域是五百肘乘五百肘。這些變化都顯示出,神對不同階段的敬拜的看法。可是有一些卻是不變的,例如:祭司的衣服,以及素祭、贖罪祭和贖愆祭的內容都不變。我們要抓緊那些不變的,而那些有變化的,我們也要抓住不同階段的調整。


禱告及回應:

親愛的天父,感謝祢讓我們都有機會來服事祢。求主幫助我們服事上都有屬神的樣式,不急,不快,也不用力,只求明白祢的心,並按祢心意而行。阿們!■【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