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 路加福音20章

耶穌與法利賽人的五個辯論

耶穌已經在耶路撒冷,他不把權柄給有勢力的人,也不迴避問題。人看起來很複雜的問題,祂能很簡單地回答。祂回答問題從來不長篇大論,而是簡潔、一針見血,因為祂是從神的眼光來看問題。我們有時候不是不知道神的看法,只是不願意放下自己的想法和利益,不想順服神。我們既知道神的心意卻不順服,心裡就有矛盾。

耶穌從加利利經過撒瑪利亞,到猶大的耶路撒冷,一次醫好十個大痲瘋病人,是一個很大的神蹟,接着法利賽人問神的國何時來到,這是第十七章的內容。在第十八章,耶穌走近耶利哥,醫好了一個瞎子,他不顧一切地呼喊「大衛的子孫耶穌啊,可憐我吧!」(參18:38-39) 在他之前有一個少年官,問怎樣得永生,在此之前耶穌已經說,神的國在你們中間。再之前,耶穌提及一個稅吏和法利賽人在殿裡禱告(參18:10-13),法利賽人自我感覺良好,耶穌說他自言自語,像是在禱告,其實是在稱讚自己,在神面前一無所求,也一無所得。在第十九章,耶穌來到耶利哥城,尋找撒該(參19:1-10),撒該這個財主跟少年官成為對比,他像瞎子一樣,也像殿裡禱告的稅吏,求神開恩可憐他。在殿裡的法利賽人則像少年官一樣,覺得自己什麼都有,所以無法撇下一切跟從主。

耶穌再從耶利哥城沿着斜坡上橄欖山,到了伯大尼和伯法其的地方,然後再下山,騎驢進入耶路撒冷。橄欖山是在耶路撒冷的對面山,耶穌就在對面山為耶路撒冷哀哭,當祂進入聖殿之後,就潔淨聖殿。一邊是橄欖山,一邊是大衛城,另一邊是錫安山。橄欖山高過聖殿山,他們要騎驢過汲淪溪,然後從汲淪溪來到聖殿山。希律的王宮就在錫安山,那邊有欣嫩子谷,是人叫兒女經火獻給別神的地方,是神非常不喜悅的地方。這就是耶路撒冷整個的山地形勢。

耶穌潔淨聖殿後,就在殿裡教訓人,就是今天第二十章經文所要講的。到了第二十一章,就到了最後晚餐,是在城的西南邊,然後耶穌到客西馬尼園禱告,回到城東,就在這裡被捉拿。之後,祂被帶到城西,到大祭司的府上,被公會審問,而彼得就是在這裡不認主。然後,祂被帶到城北,就是羅馬的衙門,祂在這裡被彼拉多定罪,再往各各他的山上,這條路叫做苦路。祂在這裡被釘十字架,然後在附近的亞利馬太的墳墓下葬。

耶穌現在在耶路撒冷,跟世上所有的權柄和價值觀,到了一個最尖銳的矛盾點。在這章經文中,有五個回合的辯論。


一、辯論一:關於權柄 (20:1-8)

神的國重新解釋何為權柄。在這段經文中,祭司長挑戰耶穌的權柄。耶穌在殿裡教訓人,踩進了猶太教的地盤,這裡是他們最核心的地方。祭司長、文士並長老都上前來(參20:1),他們代表了耶路撒冷宗教的最高權力。他們不能再迴避耶穌,就問誰給祂權柄做這些事(參20:2)。耶穌很鎮定,反問他們:「約翰的洗禮是從天上來的?是從人間來的呢?」(20:4) 這引起了內部的討論,他們「於是回答說:不知道是從哪裡來的。」(20:7) 他們身為最高權柄,卻解答不了自己的問題,因為無法疏導內心的矛盾。他們不想承認有神這個事實,也不想順服神。他們是從知道變為不知道。他們裡面昏暗,變得無知,對很多問題模稜兩可。


二、辯論二:關於歷史 (20:9-18)

神的國重新解釋人類的歷史。這段經文講到凶惡的園戶,是對所有以色列百姓說的。這個比喻非常精彩,因為以色列一千多年的歷史,耶穌幾句話就總結出來。

神知道以色列的過去,以色列民族承受了神賜的地土,卻背叛了神,又拒絕神差派來的先知,把他們一個一個殺死。最後,到了此刻,他們要把神的兒子也殺害。神要把這個葡萄園轉給別人。神知道以色列的歷史,對我們的過去也瞭如指掌。神明白我們的悖逆,知道我們不能夠順服祂。

我們也從這個比喻中知道,神對葡萄園有絕對的主權,想交給誰就交給誰,交給了尼布甲尼撒王,又交給羅馬政府,甚至在七世紀時交給伊斯蘭教。但是同樣地,祂交給誰,也能從誰的手中拿回來。祂是歷史的主,時間、日期都是祂所定的。

我們人生所有的都是神托付給我們的,無論是我們的才智還是生命的機遇,或者是人際關係,就在乎我們能否好好的運用。最後,我們全都要交賬,甚至交賬的時間也不是我們控制的,死亡隨時臨到我們的生命。我們預備好了交賬嗎?


三、辯論三:關於政權 (20:19-26)

神的國重新界定何為政權。政權在神的國度之下,屬靈的權柄也是在神的國度之下。在所有問題中,這個問題最尖銳,最具爭議。當時在猶大社會中,很多冒稱彌賽亞的人,要帶領群眾起義推翻羅馬政府,認為有神授命於他們。耶穌被迫要就羅馬政權的問題表態。羅馬的皇帝的稱號是凱撒,以色列人是否要效忠凱撒呢?耶穌就讓他們拿銀錢來,問他們銀幣上的像和號是誰的,他們說是凱撒的(參20:24)。耶穌說:「這樣,凱撒的物當歸給凱撒,神的物當歸給神。」(20:25) 銀錢上有凱撒的像,所以以色列民要納稅,要順服地上的權柄。但是,我們也要把生命歸給神,因為我們也有神的形象。一個歸給神的生命,就知道如何在這些政治問題裡自處。猶太人無法閱讀神的時間,也無法順服神的心意,所以在與羅馬的抗爭最激烈的時候,在主後七十年,整個耶路撒冷城都被毀壞,聖殿被焚燒,所有猶太人被趕出葡萄園,遷出巴勒斯坦的地方。這就應驗了耶穌所說的,這個葡萄園要交給別人。他們不順服神,也不順服地上的權柄,也不願意面對神的主權。


四、辯論四:關於將來 (20:27-40)

神的國重新解釋將來,歷史在神的國度下面,將來也在神的國度裡面。這段經文講的是撒都該人的問題,撒都該人屬猶太教裡一個教派,最接近聖殿管理層的人,是撒督的後人。撒督是大祭司,撒都該人是聖殿管理層的家族。他們理性上無法通過死後的復活。他們用七兄弟先後娶長兄的寡婦的問題來問耶穌,問將來在天堂裡,這是屬於怎樣的婚姻關係。耶穌回答說,天堂裡不再有死亡,人的生命像天使一樣。在復活的日子,人不再娶也不再嫁(參20:35)。「至於死人復活,摩西在荊棘篇上,稱主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就指示明白了。神原不是死人的神,乃是活人的神;因為在他那裏,人都是活的。」(20:37-38) 神是每一個人過去、現在、將來的神,在神的永恆眼光裡,不再有時間的區別。神是永恆的神,我們人不能用有限的思想來衡量祂。耶穌既知道神的心意,又願意順服神的心意,所以能一語中的地回答人看來複雜的問題。


五、辯論五:關於彌賽亞的身分 (20:41-47)

神的國重新解釋何為救贖。耶穌引用詩篇118篇:「詩篇上大衞自己說:主對我主說:你坐在我的右邊,等我使你仇敵作你的腳凳。」(20:42-43) 受膏者是與神同坐的那一位。但是,我們也知道,這位受膏者也是大衛的子孫,大衛是受膏者,大衛王朝崩潰後,受膏者成為稱號,代表將來神要復興的大衛子孫,神要透過受膏者來復興猶大國。這位受膏者就成為猶大國復興的器皿,在大衛王朝瓦解後,成為猶大國復興的盼望。耶穌講出自己身分的核心,祂是大衛的子孫,但其實又是從天上來的,一直坐在父神右邊的那一位。受膏者既為人子,同時也是神子,從亙古到永遠都是與神同尊、同榮、同權的。

在最後三節經文裡,耶穌叫門徒不要學法利賽人,貪名望、貪高位、貪衣物、貪財。願神把這些從我們的思想裡拿走。

神知道我們內心裡每一個矛盾,知道我們的過去,知道我們心裡效忠什麼,知道我們的將來,知道我們怎樣得拯救。神用超過我們所能想像的拯救方式,從天上紓尊降貴,成為人的形式,死在十字架上,成就奇妙大愛。神全方位認識我們,卻仍然愛我們,並成為我們的彌賽亞,拯救我們。■【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