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 馬太福音 17

天國君王已來到,信心領受更大復興

 

來到第十七章,所有畫面都告訴我們,天國的奧秘已經開展,耶穌就是天國的君王!施洗約翰(再來的以利亞)是復興的先鋒,是叫人悔改受洗、叫關係復和的先鋒,他已經來了卻受害;後來的耶穌基督,祂應許會有復興來到,全地萬事都要進入復興。

 

一、人子大於律法和先知,看見榮耀,相信復興 (v.1-13)

 

過了六天,耶穌帶著彼得、雅各和約翰,上了高山(參v.1)。其實彼得已經認出基督,而基督在這個最親密的群體中已把奧秘開啟;這時,祂帶著親密中的親密—那三位門徒,登山變像(參v.2)。當耶穌變像時,經文描述他「臉面明亮如日頭,衣裳潔白如光」,是耶穌把祂的神聖顯露出來。耶穌是百分百的人,同時也是百分百的神!在第十六章,耶穌用神蹟來顯出祂的神聖,但還是以人的形像出現;所以人會懷疑祂是有能力的先知,還是真的彌賽亞。但在這章,耶穌真的顯出祂是神。「忽然,有摩西、以利亞向他們顯現,同耶穌說話。」(v.3)其它福音書有記載,他們在談論耶穌快要去耶路撒冷受死,還有祂死後發生的事、神的救贖計劃將如何成就。彼得聽見後說:「主啊,我們在這裡真好!我要搭三座棚,一座為你,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參v.4)。在彼得看來,摩西、以利亞和耶穌都同樣重要,但實際上耶穌的地位比他們更高。「說話之間,忽然有一朵光明的雲彩遮蓋他們,且有聲音從雲彩裡出來,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他!」(v.5)天父親自發聲,說明基督比律法和先知更大!

 

對以色列人而言,摩西和以利亞是極有尊榮的;但相較之下耶穌比他們更大,也比他們背後代表的律法和先知更有榮耀。門徒聽見天上的聲音就懼怕;當耶穌進前來,叫他們不要害怕時,他們不見一人,只見耶穌(參v.6-8)。然後耶穌對他們說:「不要把所看見的告訴別人,直到我從死裡復活」(參v.9)。「門徒問耶穌說:文士為甚麼說以利亞必須先來?」(v.10)當他們看見這榮耀的異象,他們就想起瑪拉基書中所說的預言。「耶穌回答說:以利亞固然先來,並要復興萬事;只是我告訴你們,以利亞已經來了,人卻不認識他,竟任意待他。人子也將要這樣受他們的害。」(v.11-12)其實聖經早已預言,會有一個先知興起如同摩西(參申18);他會在弟兄中興起,把神的話釋放出來,也要為民代求。耶穌就是那再來的摩西!摩西寫下律法,而耶穌來要成全律法,祂比律法更大;瑪拉基書也是同樣預言以利亞,耶穌比以利亞更大。

 

當門徒寫福音書時,耶穌已不在地上;而且他們面對的逼迫,相比耶穌年代所面對的更大;因此這個登山變像,帶出的是屬天的震撼力。當人親眼看見耶穌的真實,帶來極大又持久的信心!特別當門徒來到最後階段,仍然清楚記得基督向他們顯現的畫面,甚至彼得還記在他的書信裡。我們每人都愛神,都曾見過祂的榮耀,也相信祂的復興;然而隨著時間流逝,我們還能相信如初嗎?又如彼得、雅各和約翰,他們的服事雖有神蹟,但伴隨著更大的逼迫、羞辱和犧牲,但他們還是帶著極大的信心寫下福音書,讓我們在裡面看見盼望。我們的生命可能和門徒一樣,有時覺得上帝缺席,有時會遭遇屈辱和逼迫,但永遠要記得神的榮耀是如何第一次顯現在我們生命中!

 

二、人子大過黑暗和死亡,當領受更大的信心 (v.14-23)

 

耶穌和門徒回到眾人那裡,這時有一人來見耶穌,跪下,說:「主啊,憐憫我的兒子。他害癲癇的病很苦,屢次跌在火裡,屢次跌在水裡」(參v.14-15);他在兒子的病痛中,有極深的掙扎和極大的痛苦。然後又說:「我帶他到你門徒那裡,他們卻不能醫治他。」(v.16)「耶穌說:噯!這又不信又悖謬的世代啊,我在你們這裡要到幾時呢?我忍耐你們要到幾時呢?把他帶到我這裡來吧!」(v.17)基本上,我們都相信神可以用我們帶來醫治,但未必相信自己能把醫治帶到被服事者的生命中。神蹟已經發生,但我們還會懷疑,而耶穌的反應正是我們今天要思想的。我們是不信又悖謬的世代,到底何時才能用完全的相信來相信呢?

 

耶穌叫人把那孩子帶到他面前,原來這是被鬼附而來的病。「耶穌斥責那鬼,鬼就出來;從此孩子就痊癒了。」(v.18)耶穌責備門徒的不信,因為作門徒必須完全倚靠神。門徒開首的服事是百分百成功的。然而,慢慢他們開始靠經驗、靠自己,在過程裡以為在靠主名服事,但原來不是而不自知。所以耶穌來提醒他們再次倚靠祂。門徒當時的服事是沒有信心的服事,已經開始用科學實驗方式來服事,以為相同的因素會帶來必然的結果,但這已經不是憑信心了。耶穌直接對他們說:「因你們的信心小。如果你們的信心好像芥菜種,連山也可以移動」(參v.19-20);「至於這一類的鬼,若不禱告、禁食,他就不出來。」(v.21)禱告禁食指的是放下自己,用信心倚靠神。當人用信心倚靠,鬼必定要離開,這是指趕鬼的權柄。

 

沒有任何黑暗權勢能比耶穌大,甚至連死亡也不能大過耶穌,祂就算被殺害也要復活(參v.22-23)。但門徒聽了後大大憂愁,即使聽見耶穌要復活,也沒有用信心進入。面對黑暗權勢和死亡時,我們的信心都是極度軟弱。但我們作為跟隨神的人,必須領取更大的信心!今天聖靈開啟我們,服事神不要靠經驗,要一直迎接新的事情、新的復興;當用更大的信心相信神掌權!

 

三、人子大過世上的君王,當仰望神的兒子 (v.24-27)

 

收稅的人來到門徒面前,耶穌回應彼得,說:「世上的君王向誰徵收關稅、丁稅?是向自己的兒子呢?是向外人呢?」(參v.24-25)丁稅是特別針對當時的猶太人而定,他們按照律法要交稅作復修聖殿的工作;另外羅馬人也有他們的稅收,所以要收關稅和丁稅。所以耶穌問:「若是關乎我殿的事,父親會向我要錢嗎?王子、君王要交稅嗎?」當然不需要,所以耶穌說:「兒子可以免稅」(參v.26b)。

 

但馬太福音沒有停止於此,還有最後一節。耶穌說:「但恐怕觸犯(觸犯:原文是絆倒)他們,你且往海邊去釣魚,把先釣上來的魚拿起來,開了他的口,必得一塊錢,可以拿去給他們,作你我的稅銀。」(v.27)人子大過世上的君王,連全地都屬於他,錢更不成問題。但這行動更重要是帶出誰是彌賽亞?天國君王是甚麼意思?天國君王不止是政治上的彌賽亞,更是讓人在靈性上要得拯救。耶穌不用交稅,但也寧願用神蹟履行,讓人知道祂是神,並且大過君王。羅馬的政權終會過去,但耶穌在地上的國權直到如今!

 

在羅馬政權不斷的逼迫下,教會越發復興和健康;面對世界多少文化的挑戰,天國不斷擴展;甚至多少政權過去了,但天國的能力、榮耀、神蹟,繼續彰顯在我們眼前。我們要相信,天國的奧秘已經向我們開啟,我們要作跟隨主的門徒,常常用信心相信更大的復興!我們都是君尊的祭司,耶穌在地上所作的,我們也要作;耶穌在地上帶來的影響力,我們也要用信心領受,成為復興的器皿!■【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