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世界的復活
經文的開始講到幾個婦女要來膏抹耶穌的身體,他們不是要去遇見復活的主,而是要去找耶穌的屍體,所以整個思維都仍然在死人這個焦點上。我們若整個思維仍然在死亡裡面,要相信復活是非常困難的。
一、難以置信的復活 (v.1–8)
「過了安息日,抹大拉的馬利亞和雅各的母親馬利亞並撒羅米,買了香膏要去膏耶穌的身體。」(v.1)其實這是一群很愛主的婦女,他們已經等了一個安息日,清晨剛剛來到的時候,就匆忙帶著香膏去膏抹耶穌。耶穌死的時候是安息日的前一天,他們甚麼都做不了,匆匆忙忙將耶穌的屍體接下來,就安葬了。
他們不只看見耶穌的死,也看見耶穌的埋葬,他們一早就來到墓地,也就是說他們不是摸黑來到墓穴,沒有認錯地方。在接近墓穴的時候,他們產生一個問題,誰可以幫我們把那個石頭輥開呢?他們很無助,因為弟兄們都不在身邊,當時仍然隱藏。不料,他們到的時候,石頭已輥開了。他門進墳墓時看見一個少年人,是充滿青春活力氣息的人,可能是一個使者,穿著白袍。婦女們一見到少年人就怕了,他們以為只會看到屍體,沒有想像過會見到這樣的天使。他們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驚慌,當時他們沒有看見耶穌在哪裡。
「那少年人對他們說:不要驚恐!你們尋找那釘十字架的拿撒勒人耶穌,他已經復活了,不在這裡。請看安放他的地方。」(v.6)這是一個他們完全沒有想像過的消息的發佈,是被釘十字架的耶穌已經復活了。少年人邀請他們來看安放主的地方,對於他們來講有一種迷失的感覺,主在哪裡呢?然後天使讓他們告訴門徒,又告訴彼得。「你們可以去告訴他的門徒和彼得,說:他在你們以先往加利利去。在那裡你們要見他,正如他從前所告訴你們的。」(v.7)耶穌復活之後會比他們先去加利利,就是祂呼召他們的地方,在那裡等他們。
「他們就出來,從墳墓那裡逃跑,又發抖又驚奇,什麼也不告訴人,因為他們害怕。」(v.8)少年人吩咐他們要去告訴門徒,他們怕得講不出來,因為害怕。
二、相信復活的過程 (v.9–15)
「他去告訴那向來跟隨耶穌的人;那時他們正哀慟哭泣。他們聽見耶穌活了,被馬利亞看見,卻是不信。」(v.10-11)當他們告訴門徒的時候,門徒是不信的。
「這事以後,門徒中間有兩個人往鄉下去。走路的時候,耶穌變了形像,向他們顯現。他們就去告訴其餘的門徒;其餘的門徒也是不信。」(v.12-13)原來這是一個全世界都難以接受的事情,那些第一代緊緊跟隨耶穌的門徒都經歷過這樣的不信。耶穌在受死之前已經多次提過會受苦受死,並且要復活,但這完全超越人的常理和經驗,他們聽到卻好像沒有聽見。馬可福音是寫在主後80-90年代,羅馬教會經歷很大的逼迫,如果他們不相信復活的主是沒事的,但是他們越相信耶穌已經復活,才會越遭受逼迫。我們如果不相信復活是一件榮耀的事,是不會願意去經歷苦難的。對於被逼迫的基督徒,他們可以回想當初怎麼信主,也知道復活的事實,甚至願意為這個事實擺上一切的代價,知道自己經歷苦難之後也會得著這個復活。這對當時受逼迫的基督徒是一個很大的鼓舞,以至於不斷的走出來承認自己是基督徒。
到後來門徒是怎樣相信的呢?就是他們坐席的時候,主親自向他們顯現。主責備他們的不信(參v.14)。復活這件事我們真的不知道怎麼樣放在腦海裡面,完全超越我們的理性,超越我們的經驗。主的責備就是要開啟他們,因為他們不信那些在祂復活以後看見祂的人。
三、與復活的主同工,傳揚福音 (v.15–20)
這個同工很重要,主不是只是叫他們去,而且很清楚地告訴他們:我要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他又對他們說: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萬民:原文是凡受造的)聽。」(v.15)不是只有猶太人,也不是只有外邦人,因為「萬民」的原文是「all creation (整個創造)」,整個創造都要面對這個復活的衝擊,因為復活要帶來整個創造的更新。這復活首先衝擊這一群門徒,他們看見復活主,並接受差派,復活的主就與他們同在。他們無論去埃及、羅馬、撒瑪利亞,還是其他地方,主都與他們同在。
「信的人必有神蹟隨著他們」(參v.17),信的人必有復活的主以及神蹟隨著他們,我們信了復活的主,就有行神蹟的能力,因為復活的主與我們同在。
「門徒出去,到處宣傳福音。主和他們同工,用神蹟隨著,證實所傳的道。阿們!」(v.20)因為復活的主與他們同工,所以神蹟會隨著他們。如果復活的主不在他們中間,他們甚麼都做不了,是主與他們同在,來證實所傳的道,這個復活的信息就不斷的衝擊這個世界。門徒要親自經歷這個復活的主,不是經歷那個能力,而是經歷祂的同在。不論他們去到哪裡,主與他們同工,神蹟奇事就繼續發生。現在已經不再是受死之前的耶穌,而是復活之後的耶穌,祂之前做過的事現在會繼續做,而且會做得比以前更大,以前祂講過的教訓,現在會繼續透過門徒的口來傳講,而且帶著復活的能力,祂與我們同在!■【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