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下一切,跟從人子耶穌
一、放下情慾 (v.1-12)
在第一至九章,耶穌都是在加利利行走;在第十至十五章,祂已經來到猶大地,也就是祂最後階段的服事。在這個時候,法利賽人來問耶穌:「人可不可以休妻」(參v.1-2)。休妻的概念是源於申命記︰「人若娶妻以後,見他有什麼不合理的事,不喜悅他,就可以寫休書交在他手中,打發他離開夫家。」(24:1)法利賽人對休妻有兩派看法:一派是強調「不合理的事情」,尤其是涉及姦淫這方面的事;另一派則是強調「不喜悅她」,這樣的理由可以有千百種。當聽見法利賽人的休妻問題後,耶穌就反問,摩西是如何教導的(參v.3)。「他們說:摩西許人寫了休書便可以休妻。」(v.4)接下來,耶穌就教導神對婚姻的看法:「但從起初創造的時候,神造人是造男造女。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兩個人,乃是一體的了。所以神配合的,人不可分開。」(v.6-9)神並不想我們離婚,因為婚姻原是走到永恆,然而,當有一方犯了姦淫就等於有第三者介入,神是體諒人的痛苦才同意人可以離婚。但到了後來,人變成一不開心就離婚,離婚後女人就變成弱勢,失去了經濟倚靠。當她想改嫁時,前夫卻不願意她再婚,想叫她回來,她就不由自主,處於劣勢了。在此情況下,摩西為了防止發生這種事情,要保障女方,才要求前夫寫下休書。
「耶穌對他們說:凡休妻另娶的,就是犯姦淫,辜負他的妻子;」(v.11)丈夫不管是什麼理由打發妻子離開,總之他最後是希望另娶他人,所以既犯了姦淫,又辜負了他的妻子,所以良心會受到責備。同樣地,「妻子若離棄丈夫另嫁,也是犯姦淫了。」(v.12)。例如,希律王娶了兄弟腓力的妻子希羅底,既是男方的問題,女方也有問題,他們有姦淫的問題。所以,當我們跟從主時,要把情慾放下!
二、放下事工 (v.13-16)
「有人帶著小孩子來見耶穌,要耶穌摸他們,門徒便責備那些人。」(v.13)那些人要耶穌摸他們的孩子,就是要耶穌為他們祝福,然而門徒卻責備他們。耶穌想為那些孩子祝福,但門徒並不明白祂的心,反而想著很多的理由來斥責這樣的事情,他們注重事工而忽略了人的需要,結果反惹耶穌生氣(參v.14-16)。我們以為自己放下一切跟從耶穌,但其實常常不明白耶穌的心。
三、放下金錢 (v.17-27)
「耶穌出來行路的時候,有一個人跑來,跪在他面前,問他說:良善的夫子,我當做什麼事才可以承受永生?」(v.17)少年官短短的一句話卻表達了很多概念。首先,他稱呼耶穌是夫子,意思是「師傅」,這樣叫等於他不把耶穌當作是神的兒子。但他又稱耶穌是良善的,「耶穌對他說:你為什麼稱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沒有良善的。」(v.18)少年官問「做什麼事」才可以承受永生,他知道永生很重要,但他又沒有,所以才問做什麼可以得到。他認為永生是可以靠行為得到的,耶穌就循著他的回答說:「誡命你是曉得的: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不可虧負人;當孝敬父母。」(v.19)「他對耶穌說:夫子,這一切我從小都遵守了。」(v.20)換而言之,他認為自己符合律法的規範。既然如此,為何還要跪在耶穌面前求問呢?表示他心裡沒有平安。因為靠外在的行為是無法得著平安的!
耶穌就給少年官一個挑戰:「你還缺少一件: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參v.21)這個少年官就憂憂愁愁地走了(參v.22)。耶穌的回答其實分成兩個階段,首先是變賣金錢分給窮人。有時我們以為自己可以為主撇下一切,把財產分給窮人,但可能眼中只有窮人,未必會跟從耶穌,所以耶穌才說「你還要來跟從我」。當少年官走後,耶穌就對門徒說:「有錢財的人進神的國是何等的難哪」(參v.24)。耶穌的回應反應了少年官的問題,雖然他一切都好,但他是倚靠金錢的!
「門徒就分外希奇,對他說:這樣誰能得救呢?耶穌看著他們,說:在人是不能,在神卻不然,因為神凡事都能。」(v.26-27)人不能靠著行為得救,但神會賜恩典在人的身上。神若願意,那人就可以得救;神可以幫助那些靠著錢財的人不再倚靠錢財。
四、放下一切 (v.28-31)
「彼得就對他說:看哪,我們已經撇下所有的跟從你了。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人為我和福音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姊妹、父母、兒女、田地,沒有不在今世得百倍的,就是房屋、弟兄、姊妹、母親、兒女、田地,並且要受逼迫,在來世必得永生。」(v.28-30)人要撇下一切,但這個撇下有放下,也有得著,而且是百倍的。耶穌又特別註明︰「要受逼迫,在來世必得永生」。彼得看似已經把一切都撇下了,但事實上他的面子、驕傲、自大還在,因此當他面對逼迫的時候就不認主了。但感謝神,祂的揀選是沒有後悔的,最後彼得也為主殉道,勝過了逼迫。我們不斷地為神撇下,繼續跟隨神,神會帶我們進入完全。
五、放下自己 (v.32-34)
耶穌第三次說自己會上十字架:「看哪,我們上耶路撒冷去,人子將要被交給祭司長和文士,他們要定他死罪,交給外邦人。他們要戲弄他,吐唾沫在他臉上,鞭打他,殺害他。過了三天,他要復活」(參v.33-34)。這裡的重點是「人子將要被交給祭司長和文士」,好像是被交,但事實上是耶穌主動迎上去的,因為把自己完全放下。
「他們行路上耶路撒冷去。耶穌在前頭走,門徒就希奇,跟從的人也害怕。」(v.32a)門徒希奇是因為耶穌過往都是走在中間,為何現在卻走在前頭呢?而跟從的人在害怕,是因為他們知道耶路撒冷有很多文士和法利賽人不斷試探耶穌,甚至商議要殺祂,而耶穌卻正主動要迎上前去。耶穌完全放下自己,只為著把神託付給祂的任務完成。
六、放下地位 (v.35-45)
這時,雅各和約翰進前來,向耶穌祈求要坐在祂的左邊和右邊(參v.35-37)。耶穌的回答很特別,說這不是由祂決定,祂問他們:「我所喝的杯,你們能喝嗎?我所受的洗,你們能受嗎」(參v.39)?他們回覆說能 (參v.39)。
「那十個門徒聽見,就惱怒雅各、約翰。」(v.41)他們以為這個勸說可能是有用的。然而其實這都是錯誤的,因為本來就不是耶穌可以決定的。門徒之間的矛盾是源於對坐在耶穌的左邊、右邊有執著,所以這些都要放下。
七、放下面子、放下傷害 (v.46-52)
耶穌和門徒出耶利哥的時候,遇到討飯的瞎子巴底買。他就對耶穌喊著說:「大衛的子孫耶穌啊,可憐我吧!」很多人就責備他、不許他作聲。於是,巴底買就叫喊得更大聲(參v.46-48)!那些責備巴底買的人都是跟從耶穌一段時日的人,但卻沒有看見巴底買的需要,所以責備他。巴底買卻沒有因此離開,而是堅定地向耶穌祈求,無人可以攔阻他求神的憐憫,他完全不介意人的眼光。所以我們要放下面子和傷害,繼續向神祈求,神的恩典必要臨到。
跟從耶穌看似是簡單的路,但當一路跟從時很多東西要放下;不論是金錢、情慾、地位,甚至遇到逼迫或傷害時想要退縮,這些全部都要交給神,因為神要幫助我們!■【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