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 詩篇 122

渴慕神的同在

 

上行之詩在傳統上許多人認為是大衞所寫,也可以是利未人上行時所寫。上行之詩是以色列人上耶路撒冷時所背誦或所唱頌的,十二個支派每年至少要上三次耶路撒冷,從任何方向去都是上行的。以前的耶路撒冷跟如今的有所不同,當時唯一最高的建築物就是聖殿,越靠近就越宏偉、越壯觀,到聖殿的人要仰望聖殿,聖殿也會冒出獻祭的煙,一直往上升。上行之詩背後的意思是,人到了耶路撒冷會不斷地發出驚嘆,不自覺地仰望神的同在,眾人帶著祭物向同一個方向拾級而上進入聖殿,以上行之詩向神發出稱讚及讚美。

 

一、預備好成為敬拜的人 (v.1-5)

 

這段的重點在於︰「耶路撒冷啊,我們的腳站在你的門內。」(v.2)這個「腳站在你的門內」是詩人心裡最大的興奮及感動。

 

「人對我說:我們往耶和華的殿去,我就歡喜。」(v.1)無論是大衛王,還是利未人、以色列人,都有同樣的心情,只要有人說去耶路撒冷,詩人的心裡就非常高興。這是代表耶路撒冷信仰復興的景象,人們拖男帶女、帶著祭牲從四面八方往耶路撒冷,湧向聖殿,非常歡樂,十二個支派非常合一和諧,能夠這樣去聖殿也是代表國中平安沒有爭戰。

 

「耶路撒冷啊,我們的腳站在你的門內。」(v.2)這是以色列人的盼望。以色人在被擄時,心中想起耶路撒冷就充滿眼淚,每天盼望腳能踏在耶路撒冷城門內。這是神應許給他們的地方,是神的居所,是神與亞伯拉罕立約的地方。

 

「耶路撒冷被建造,如同連絡整齊的一座城。」(v.3)在拉比眼中,常把示羅跟耶路撒冷作連結比較,此外,他們心中另有一座耶路撒冷,不是在地上而是在天上,他們盼望還有更美的家鄉,甚至連亞伯拉罕也盼望那更美的家鄉,所以離開了吾珥,他進入應許之地時,同樣盼望有更美的家鄉。在詩人眼中,除了在地上的耶路撒冷城,還有天上的耶路撒冷城,這個地方如同示羅一樣,因曾有一段很長的時間約櫃及會幕停留在示羅,示羅在屬靈層面上是代表神的同在。在屬靈層面上,地上的耶路撒冷與示羅跟天上耶路撒冷是連絡成一座城。當人進入耶路撒冷城時,如同回到天上的家鄉一樣,感受到神濃濃的同在。當進入這城時會有一份出人意外的平安,所以這城稱為「耶路撒冷」,意思是「平安之城」。

 

「眾支派,就是耶和華的支派,上那裡去,按以色列的常例(或譯:作以色列的證據)稱讚耶和華的名。」(v.4)當眾人的腳站在耶路撒冷城門內時,就見證了神是又真又活的,也見證了以色列是真實存的,神能保護祂的選民永不失腳。以色列民在被擄時也常常唱頌這篇詩篇,心裡盼望回到耶路撒冷,回到神同在的地方。

 

「因為在那裡設立審判的寶座,就是大衛家的寶座。」(v.5)大衛家的寶座就是指神的寶座,因為是神對大衞的應許,並應許大衞後裔中會有彌賽亞興起,所以這是彌賽亞的寶座,也被稱為「審判」和「救恩」的寶座。對當時的以色列人來說,耶路撒冷的城門也是救恩之門,他們能平安抵達,就表示已經避開了路上的禍患,離開了盜賊、刀劍、兇險,進入神的同在,這就是救贖。在今天對我們來說也一樣,我們進入了救恩之門,就表示已經離開世界了的搶奪和盜賊,因為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參約10:10)。我們進入這平安之城後,再沒有搶奪,只有歡慶、獻祭及神的同在,這也是當時詩人寫這詩篇的心情,巴不得每個以色列人都能進入耶路撒冷城內,經歷救恩的喜樂。進入之後,就可以預備好自己稱謝讚美神,仰望神同在的美好。

 

二、為耶路撒冷求平安 (v.6-9)

 

「你們要為耶路撒冷求平安。耶路撒冷啊,愛你的人必然興旺!」(v.6)有前面的五節作為背景,就知道原來進入耶路撒冷是很難得的,因為遇到意外、戰爭、惡劣天氣是難以到達的,所以要為耶路撒冷求平安,若耶路撒冷沒有平安就很難進入。這平安是從神的同在而來,神成為耶路撒冷的城牆,圍繞整座城。愛耶路撒冷,是因為愛神、渴慕神的同在,當我們愛神的時候,就必然興旺。耶路撒冷是神揀選的地方,所以我們要為它求平安,我們愛耶路撒冷,就必然興旺。我們也求神保守我們的心,對神的渴慕日見興旺。

 

「願你城中平安,願你宮內興旺!」(v.7)這個祝願只有一個主題,就是神的同在。城平安是因為有神,國家平安也是因為有神。我們要竭力進入神同在裡,竭力地仰望神、愛神。

 

「因我弟兄和同伴的緣故,我要說:願平安在你中間!因耶和華─我們神殿的緣故,我要為你求福!」(v.8-9)這是一幅美麗的圖畫,十二支派完全合一,彼此之間沒有任何爭競,充滿和諧平安,再沒有土地糾紛,沒有利益衝突,再沒有名份的搶奪,沒有戰爭,他們只是合一地奔向耶和華的殿。當所有支派一起仰望耶路撒冷、就是神同在的中心點時,就進入合一裡面,而這個合一會帶來神更大的同在、神更大的保護及平安,神的平安及祝福臨到眾支派。今天我們同樣要對準神,讓生命進入上行的軌跡。當所有人的眼目都注視神,改變自己,努力走向神的時候,就產生和諧合一,彼此間就沒有傷害鬥爭,神的平安和同在就更大的臨到我們中間。■【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