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白日,當做那發射我來者的工
本章講述一宗瞎眼得看見的神蹟,卻引發很大的爭論。當我們看見神蹟發生,我們在想甚麼?我們想得對嗎?我們該怎麼想、怎麼回應?
「耶穌過去的時候,看見一個人生來是瞎眼的。門徒問耶穌說:拉比,這人生來是瞎眼的,是誰犯了罪?是這人呢?是他父母呢?」(v.1-2)我們問甚麼就表示關心甚麼。所以,門徒在分析、論斷,認為必定是人有問題,否則便是家族咒詛,然後便停在這裡。門徒雖然是撇下一切跟隨主,但仍對人指指點點、批評論斷和定罪,這是門徒所在乎的。
耶穌立刻糾正他們,指出不是這些原因,而是要在他身上顯出神的作為來(參v.3);並說出本章最重要的一節經文—「趁著白日,我們必須做那差我來者的工;黑夜將到,就沒有人能做工了。」(v.4)差,是指差遣、打發,對應舊約就是發射。耶穌抓住的重點,是天父差遣祂所做的工。然而,大部份人都抓錯重點,撇下一切跟隨主的人所抓的重點,是別人有甚麼問題,為何他會有這個報應⋯⋯但耶穌捉緊的是父神差遣祂去做的工,所以看見這瞎子便去醫治他。兩者是完全不一樣!
接著,耶穌做了一件非常令人驚訝的事,祂吐唾沫在地上,用唾沫和泥抹在瞎子的眼睛上(參v.6)。這瞎子知道耶穌做了甚麼,因為後來有人問他,他說得很清楚(參v.11,15)。我們不知道為何耶穌會這樣做,然而,耶穌對他說:「你往西羅亞池子裡去洗(西羅亞翻出來就是奉差遣)。」他去一洗,回頭就看見了(參v.7)。西羅亞,這裡強調它的意思是奉差遣,跟使徒奉差遣為同一字。耶穌不是強調祂的口水和泥有何特別,而是強調他要往西羅亞池子裡去洗,強調是奉差遣。這代表我們很多人在靈裡黑暗,但當我們奉差遣,知道神呼召我們做甚麼並且勇敢地去做,我們的眼睛便打開了!
很多事情是當我們奉差遣之後才會明白的。我們信主是因為我們要經歷神;但經歷之後,必須要跟隨主的道路。其實,神知道我們的心思意念;但要在我們奉差遣之後,神才向我們顯明祂的心意,我們的靈眼才被打開。本章特別強調人需要奉差遣—人需要趁著白日,做那發射我來者的工。
每個人對這神蹟的回應都不一樣。「他的鄰舍和那素常見他是討飯的,就說:這不是那從前坐著討飯的人嗎?有人說:是他;又有人說;不是,卻是像他。他自己說:是我。」(v.8-9)為何鄰舍認不出這瞎子?就是不敢相信。這麼大的神蹟,是彌賽亞的記號!他們雖然期待彌賽亞到來,但當有個瞎眼的得醫治,只覺得有問題。原來,我們是否相信神蹟會影響我們的眼光!當我們非常理性,就算神作工我們都看不見,而且會用一套理性的方法重新解讀,那就走偏了。
「法利賽人中有的說:這個人不是從神來的,因為他不守安息日。又有人說:一個罪人怎能行這樣的神蹟呢?他們就起了紛爭。」(v.16)他們都是法利賽人,很熟識聖經,但彼此都有紛爭。因他們有一些堅固營壘,認為從神來的一定守律法,一定守安息日,神蹟一定要規規矩矩,守各樣規條後產生出來的才叫做神蹟。然而,聖經並非如此。例如:陳設餅應該只有祭司才可以吃,但大衛逃亡時,神准許他吃陳設餅;又或是耶穌跟撒瑪利亞婦人講說話,在當代的傳統是不許的,就連看也不可以;又或是耶穌的門徒在安息日掐麥穗來吃⋯⋯等。神看顧人,是以人為中心。所以,耶穌問法利賽人在安息日救人害人,哪樣是可以的?在安息日,牛丟在井裡,你救不救牠?一個瞎子在安息日如何得安息?所以,耶穌看見,就醫治他。可是,法利賽人雖然都看見,但最重要的是有否守律法;只要是不守律法,這就不是神蹟了。
法利賽人讀了這麼多聖經,最後抓著的是規條;門徒抓著的是分析或批評論斷,要找出是誰的問題。其實,當我們看見別人有需要,應該為他禱告、安慰他。否則,就好像約伯的三個朋友一樣,本來好心來看他,但後來透過言語卻傷害了約伯:你要認罪,因為你一定是有問題的!
法利賽人的重點不是有大神蹟在我們中間,而是有人違犯安息日,所以重點偏了。然後,他們去找父母,但父母卻不敢認。「因此他父母說:他已經成了人,你們問他吧。」(v.23)父母的回應也很奇怪,反映他們擔心的是朋友。因為若他們承認兒子的眼睛得了醫治,會被趕出會堂;那麼,安息日他們往哪裡去呢?他們會被社會隔絕。
面對神蹟、神的作為,每個人的回應都不一樣。人通常的反應是:不可能,我不知道,你自己問他吧!你一定是有問題的,否則不會在安息日得醫治!其實,醫治是出於神的憐憫;但法利賽人認為醫治是工作,所以耶穌在安息日工作就有問題。人無法看見神蹟,然後單純地把榮耀歸給神,這是人的問題。
「所以法利賽人第二次叫了那從前瞎眼的人來,對他說:你該將榮耀歸給神,我們知道這人是個罪人。」(v.24)這表示法利賽人承認這事是出於神,是不能否認的事實。但他們仍有事情過不去,因為這是在安息日發生的,所以耶穌一定有問題。「他們就問他說:他向你做甚麼?是怎麼開了你的眼睛呢?」(v.26)法利賽人想找出耶穌犯了甚麼罪,就連瞎子都覺得奇怪,為何他們一問再問(參v.27)?因為人不相信神蹟,不相信神會在安息日施行拯救,實在非常可惜。法利賽人讀了那麼多聖經,最後的結論竟是:神在安息日不作事。因為他們把規條抓得太緊。
瞎子回答說:「這人若不是從神來的,甚麼也不能做。」(v.33)瞎子被很多人挑戰,但他緊緊抓著一件事:神在他身上的恩典,這是他真實的經歷,是無人能替代的,這必是從神而來!這是瞎子信心的來源。我們也要抓著神在我們身上的作為,當我們抓得越緊,越傳揚開去,我們就會經歷越多。我們不斷地經歷,就能不斷抓住跟神的關係。神會不斷對我們說話,但我們如何去經歷呢?就是奉差遣。當我們奉差遣,作那差我來者的工,一切就變得清楚,而且會越來越清楚。瞎子就是這樣,他不怕被趕出會堂,說:這一定是從神來的!
果然,他被趕出去了(參v.34)。「耶穌聽說他們把他趕出去,後來遇見他,就說:你信神的兒子嗎?」(v.35)遇見的文是找到,換言之是耶穌知道他勇敢作見證、被趕出會堂的事,就去找他,並對他說:「我是神的兒子!」他就領受救恩、拜祂;然後,耶穌說:「我來是叫瞎眼的得看見。」(參v.36-39)。「同他在那裡的法利賽人聽見這話,就說:難道我們也瞎了眼嗎?耶穌對他們說:你們若瞎了眼,就沒有罪了;但如今你們說我們能看見,所以你們的罪還在。」(v.40-41)若我們承認自己在黑暗裡,承認自己需要光,光就會來。然而,若我們在黑暗裡卻拒絕光,其實仍在黑暗裡、仍在罪裡,靈裡仍是眼瞎的。
所以,我們到底在乎甚麼?問甚麼問題?逃避甚麼問題?我們敢不敢回答:你兒子是如何得醫治的呢?我們在抓緊甚麼?是規條嗎?本章提及的都是一群猶太人,都是了解聖經的人,甚至有法利賽人、耶穌的門徒,但全部人都走偏了!求神幫助我們,趁著白日,當做那發射我來者的工,我們的眼睛便會打開,而且會越來越被開啟!■【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