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是世界的光
約翰福音是比較難讀的書卷,因為它有更深層次的表達。它好像在說耶穌在生的日子,實際卻是述說天父的創造,人的失落,還有以色列人出埃及,甚至是他們在曠野的日子……等,作者透過節期把這些事情都連在一起。譬如五餅二魚的神蹟,要讀約翰福音才知道是在逾越節發生。這是從天上賜下來的糧,叫人吃了永遠飽足;然後鏡頭一轉來到耶穌的最後晚餐,從逾越節餵飽五千人到最後成為逾越節的羔羊。藉著天上的糧讓人明白真理,我們不是為今生和暫時的努力,永恆裡的才是重要。
耶穌在加利利山上餵飽五千人,然後在迦百農的會堂裡說明自己是天上的糧,之後在住棚節暗暗上了耶路撒冷,可見祂是跟隨天父的心意過節,而不是群眾的期望。「到了節期,耶穌上殿裡教訓人。」(7:14)雖然是暗暗地來,卻公開地教訓人,而且不怕猶太人下手捉拿祂,因為祂的命都交在天父手中。「節期的末日,就是最大之日,耶穌站著高聲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7:37)前面說祂是天上來的糧,這裡說祂是活水。天上來的糧能吃剩十二籃子,代表不止滿足我們的需要,剩下的還要分給別人;而當耶穌在住棚節說到自己是活水,是從腹中湧流,代表不止滿足我們裡面的飢渴,還能湧流出來服事他人。這正是祭司群體的觀念!除此之外,看見約翰的節奏是緊貼猶太人的節期,並把節期所發生的焦點放在這裡。
一、行淫時被捉拿的婦人 (v.1-11)
「於是各人都回家去了……清早又回到殿裡……」(v.1-2)各人守節後都離開了,但耶穌沒有離開耶路撒冷,仍然要在住棚節裡釋放祂的信息。耶穌正在等候那行淫時被捉拿的婦人,同時那些法利賽人也在等候耶穌,想趁此機會下手捉拿祂。當我們掌握第七章,就知道第八章所講的背景,這是約翰慣常的手法。用第一段說故事,然後由第二段講論來解釋,讓讀者明白作者的真正心意。例如:「耶穌又對眾人說:我是世界的光。」(v.12a)祂不止是殿裡點著的燭光,更要成為世界的光,從中看見耶穌作祭司的視野。祂又曾說當祂被世人舉起時(釘十架),全人類就知道祂是救贖主(參v.28);都是從眾人的需要出發。
文士和法利賽人趁著耶穌在聖殿裡教訓人,就帶著一個行淫時被拿的婦人來,叫她站在當中,問耶穌要如何審判她(參v.3-5)。耶穌知道他們想拿自己的把柄,於是在地上寫字(參v.6)。你覺得耶穌在寫甚麼,以致大家看見後驚覺不能再停留而退去呢(參v.9)?所有的經文版本都沒有提及這奧秘,但最近一次我看見一些資料,提到耶穌開始寫法利賽人的名字和罪行;從老到少,耶穌竟然知道他們的名字。我覺得當耶穌寫到第三、四個名字時,應該人人都知道發生了甚麼事。正如耶穌在上一章曾經提及,法利賽人不過是摩西律法的守護者,他們並沒有守律法,只是沒有被發現,才能道貌岸然地指責別人的罪。現在連他們裡面發生的事都被耶穌揭露出來,他們就站立不住了。
眾人都離開了,只有那婦人還留下來,於是耶穌問她:「婦人,那些人在哪裡呢?沒有人定你的罪嗎?」(參v.10)。然後耶穌說了一句很溫暖的話:「我也不定你的罪。」(參v.11b);這完全是出於恩慈的舉動,因為罪其實已經顯明出來。回看第一章前言那裡,耶穌已說明來到世上不是要定人的罪,因此保羅說:我也不定自己的罪,也不定別人的罪。但這些法利賽人其實是守住自己的罪,他們最怕的不是犯罪,而是曝光!但耶穌把他們的罪曝光後,並沒有審判他們,只是他們自覺難堪而離開。今天我們成為神的兒女,已接受了恩典,卻仍然在掙扎中……這一切耶穌都知曉,並且祂不定我們的罪,這是我們最大的安慰!聖靈讓我們知罪,所以耶穌不定我們的罪,讓我們能為義為罪為審判,自己審判自己後得悔改。是聖靈幫助我們認識自己的真相!
二、耶穌是世界的光 (v.12-30)
所以,耶穌說祂是世界的光,要照明我們的內心(參v.12)。其實祂已經照亮這些法利賽人,可惜光來到世上,黑暗拒絕光,因為他們不想改變。耶穌不止是天上的糧,不止是腹中流出來的活水,更是讓人得著聖靈的生命,再從我們的腹中湧流出來。同時,祂也光照我們的內心,因為祂是住棚節的主!住棚節有很多禮儀,其中一樣就是點著金燈臺的燈,而耶穌就是世界的光。祂一方面接過摩西的傳統,然後重新解釋聖殿的光。約翰透過故事表明耶穌如何是世界的光—祂點著我們的內心,讓我們知罪,但祂不審判我們的罪。我們可以藉著聖靈審判自己,就不再活在蒙蔽中,並且曉得倚靠聖靈不斷更新!
「你們是以外貌判斷人,我卻不判斷人。」(v.15)如果你曾與耶穌互動,你會因耶穌清楚你的內心而詫異,甚至祂還知道你的出身、成長……等,但祂不審判人,不叫我們在祂面前無地自容。耶穌只叫我們認識自己,從中認識恩典,並在恩典裡認識真理!所以,耶穌是世界的光,祂既然光照但不判斷人,因而吸引萬人來到祂的面前,是安全的、能更新的、心裡軟弱的、能承認自己的不是。然後耶穌說祂的判斷也是真的,因為祂不是獨自在這裡,還有差祂來的父與祂同在(參v.16)。是天父把一切的真理和秘密都告訴耶穌,以致外面的壓大再大,耶穌仍然是從容面對。
耶穌不定罪,免得我們無法改變;但若碰觸不到人的真相,也同樣難以改變,所以祂只是平實地寫出來。至於面對這個真相,我們該如何衡量自己和回應呢?我們需要知道耶穌這真光,等待我們接受祂,就能作神的兒女!另一方面,耶穌作為天父的兒子從不孤單,無論祂往哪裡去,天父都如同衛星一樣與祂同在。父也住在祂裡面,如同子住在父裡面一樣,所以沒有一個空間是只有子而沒有父,也不會只有父子而沒有聖靈,祂們是三為一體的!
而且耶穌作的所有事,都是因應天父的時間,按著天父的旨意,安心來成就天父所差派祂的。所以耶穌說:「你們不認識我,因為你們不認識父;若認識父就認識我了。」(參v.19)。但猶太人不認識耶穌,他們說了很多貶低的話—有時說耶穌是被鬼附的,因為祂有超能力;有時又說祂是撒瑪利亞人(參v.48)。「這些話是耶穌在殿裡的庫房、教訓人時所說的,也沒有人拿他,因為他的時候還沒有到。」(v.20)。
三、耶穌是誰?(v.31-59)
「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v.32)剛才說了耶穌是光,祂來照亮我們的內心,為叫我們得自由而不是被限制。所以每位來到天父面前的兒女,我們都是在自由裡,主知道我們的掙扎,但祂不定我們的罪,並鼓勵我們不要再犯了!但猶太人卻說:「從來沒有作過誰的奴僕。你怎麼說你們必得自由呢?」(v.33b)無論是出埃及、從巴比倫被釋放,還是現在羅馬政權下,他們都成為奴僕,但卻為著與耶穌爭辯強稱沒有作過誰的奴僕,是何等地蒙蔽?耶穌說他們之所以看不見,因為他們是撒但的後裔,是說謊話之子(參v.44)。文士和法利賽人,作為猶太社會的精英、知識份子,是研讀聖經的人卻看不見自己的真相,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鼓勵大家繼續讀約翰福音,你們一定會比以前知道得更多。當我們說是祭司的群體、生命樹,從前可能沒這樣讀過或明白過,但真理會使我們得自由,因為以前是被蒙蔽的,現在卻是被開啟。耶穌最後把自己的底牌揭露出來—「還沒有亞伯拉罕就有了我。」(v.58b)這是耶穌在住棚節裡的宣告。那位住在他們中間的神,比亞伯拉罕更大;祂是太初有道,道成了肉身,住在世人中間;黑暗的拒絕祂,但接納祂的就成為神的兒女,並有天糧、活水和點著的明燈。■【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