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 約翰福音 7

聖靈是活水江河,人可歡然取水

 

約翰福音的前半章節有個別名,稱為記號之書(The Book of Sign)。我們知道耶穌所行的每個神蹟都是標記,讓人知道祂是神兒子。現在已經行了五個神蹟,而人是如何回應神蹟才是約翰福音注重之處。今天經文沒有神蹟發生,而且是很長的對話,也沒有定論耶穌是誰,好像有點混亂。但約翰福音有個很重要的眼光,就是基督已經住我們中間!經文記載到住棚節,在舊約是屬於曠野的節日,因為曠野中神的帳幕住在我們中間。

 

當神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時,他們經歷逾越節;但在西乃山之約後的38年間,耶和華真的用帳棚住在他們中間,並且是移動式帳棚,意思是神與人同行(walk together)。神並非高高在上,而是永遠與你同在!可惜,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定居後,人因為分地而住就無法那麼立時看見帳棚,可能要去到示羅才得見神最大的同在。但約翰福音也提到,最新版本的帳棚就是耶穌基督,祂道成了肉身,充充滿滿住在我們中間,把摩西的律法變成恩典和真理。今天經文裡,耶穌在會堂與人辯論,是在家裡向兄弟解釋祂的行為。而約翰很注重人如何回應神,所以整章是在混亂和不認識基督的情況下完結。

 

篇章裡最多的爭議,就是討論耶穌是人還是神。甚至很重要的經文提及,聖靈是從耶穌的腹中流出來,流到今天、流到教會裡,同樣也流到我們心中。但我們對聖靈所作神蹟奇事的反應,會否與經文裡的會眾一樣疑惑呢?我認為在住棚節的前提下回望這事,是對每位抓緊聖靈的人很重要的提醒—原來信也有不同程度之分。

 

一、家人的不明白 (v.1-9)

 

今天整個章節都是從住棚節的角度切入。「當時猶太人的住棚節近了。」(v.2)與前一章的逾越節已經大概相隔6個月。因為住棚節是大節日,所以每個人都要上去耶路撒冷慶祝,但那裡卻有想殺耶穌的人。「耶穌在加利利遊行,不願在猶太遊行,因為猶太人想要殺他。」(v.1)這個殺人動機來自第五章,當耶穌醫好畢士大池已經病了38年的癱子,他被冠上安息日行醫治的罪名,破壞了摩西律法;更重的罪名是祂自稱為神兒子,與神平等,因此法利賽人等宗教人士很想殺死耶穌。

 

耶穌的兄弟(家人)知道祂不願意上耶路撒冷,就對祂說:「你離開這裡上猶太去吧,叫你的門徒也看見你所行的事。人要顯揚名聲,沒有在暗處行事的;你如果行這些事,就當將自己顯明給世人看。」他們這樣說,是因為他們不信而嘲弄耶穌(參v.3-5)。其實耶穌很孤單。在第一章提到耶穌所做的不是出於自己,而是差祂來的那位叫祂做,而祂知道時候未到,不能顯出死而復活的神蹟。所以祂說:「我的時候還沒有到。」(參v.6),結果他們要分開上耶路撒冷。今天看見的亮光是:耶穌是一個擁抱人性的神,甚至願意為此做一次人!祂經歷人生的四季,以致今天能告訴我們:祂明白我們因信主的緣故所受的一切冤屈和不被家人明白,因為祂感到身受。「耶穌說了這話,仍舊住在加利利。」(v.9)最後祂是暗暗地上了耶路撒冷。

 

二、宗教領袖與耶穌辯論 (v.10-36)

 

住棚節期間,宗教領袖尋找耶穌(參v.11);而眾人在那裡討論耶穌,到底祂是好人還是迷惑人的假先知(參v.12)?這裡看見耶穌給了我們兩個判斷的準則。

 

第一,說話動機的榮耀歸給誰—「這個人沒有學過,怎麼明白書呢?耶穌說:我的教訓不是我自己的,乃是那差我來者的。」(v.15b-16);「人憑著自己說,是求自己的榮耀;惟有求那差他來者的榮耀,這人是真的,在他心裡沒有不義。」(v.18)耶穌的話不是指向自己,而是指向神。之後的對話,是人挑戰耶穌為何在安息日醫好畢士大池的癱子。「耶穌說:我做了一件事,你們都以為希奇。」(v.21)你們介意我在安息日醫治人,但你們卻在安息日行割禮;因為猶太律例是嬰孩出生後第八天行割禮,就算那天是安息日也要照行(參v.22)。所以第二個準則,是不可憑外貌斷定是非,總要按公平斷定(參v.24)。這裡彷彿回應第一章提到,律法是藉著摩西傳給人,真理和恩典卻是藉著耶穌基督傳給人。而耶穌是給予生命(life giving)的真理,這大過律法的表面。第24節裡的公平,是指耶穌基督帶出來的永生之道,是按照生命的情況而行真理!譬如癱子已經癱了38年,就算今天是安息日,耶穌也要醫治他,因為他不只肉體癱瘓還有心靈癱瘓,所以要把他救回來,這比律法更大。

 

若只得律法,我們就停留在分別善惡樹裡;而當耶穌突破律法,固然會引起很多爭議,但人卻因此得著生命更為重要!

 

三、耶穌腹中流出活水江河 (v.37-52)

 

「耶穌站著高聲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v.37-38)耶穌不再與人討論守律法和安息日的問題,反而表明自己是一個怎樣的神。這件事在住棚節的末日做,正是人與神同在的最高點行這事,說明聖靈要從耶穌腹中流出活水江河,得著活水的人永遠不渴。這點回應第四章,耶穌與撒瑪利亞婦人井旁的對話。

 

住棚節是慶祝以色列人38年在曠野中,因為神同在而沒有一人餓死或渴死,他們的腳也沒有腫,因為是神與他們同行曠野路。所以,在耶路撒冷裡的住棚節七天,每早上祭司都會帶著眾人到西羅亞池取水,然後歡天喜地敬拜如像巡遊回到聖殿裡去,讓人知道過往神怎樣與他們祖先同在,如今神仍與人同在。但耶穌把這個傳統屬靈化!從前喝水要找摩西,但現今用西羅亞池取水的儀式紀念,而耶穌正是終極的泉源,從祂腹中流出聖靈來;當你真的領受聖靈,你就能永遠不渴。另一方面,活水江河回應撒迦尼亞書的預言—在住棚節時,在耶路撒冷有水流出來;這是預言彌賽亞君王(參迦14:8)。

 

在住棚節期間神宣告這事,再次提醒:聖靈在我們心中,我們已擁有活水江河,神已經與我們同在。但最大的悲劇,是人對聖靈議論紛紛,尤其越熟悉聖經的人越不能接受耶穌所說的話。眾人不知該如何反應聖靈要來,甚至法利賽人對他們說:「你們信耶穌所說就是受了迷惑,不明白律法的人是被詛咒的。」(參v.47-49)。今天,我們也要觀看自己對聖靈工作的反應,是迷惑、懷疑和敵擋嗎?神有每天新鮮的啟示,但我們的反應如何?這篇長長的聖文中,似乎沒有一人明白耶穌在說甚麼,也沒有一人很渴慕活水湧流到生命中。面對聖靈,關鍵在乎我們如何回應!不要再作會堂的旁觀者,今天就決定相信聖靈!相信神透過教會行神蹟奇事,以致你不會失卻住棚節的精要—神充充滿滿住在我們中間,有真理有恩典,是賦予生命的神。我們領受成為生命樹,也賦予生命在我們的家庭在職場中,成就最大的神蹟。■【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