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 約翰福音 4

收割的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

若大家留意約翰福音,會發現它經常是根據節期來記載。例如逾越節,明明講的有兩次,還有一次是暗暗說的,需要仔細看才會發現,我覺得這是約翰式的幽默。三次的逾越節,對所有讀福音書的人而言是一種開啟,因為福音書的重點記載是耶穌服事的三年半時間。就好像但以理書所說,是一七的一半。而這三次逾越節,對耶穌而言都非常重要,是祂預備自己,一步一步走上去成為逾越節的羔羊。耶穌要把握這三年半的時間;現在已經過了第一次的逾越節,準備進入第二次、第三次……這是幫助我們捉到約翰的節奏。另外,整個約翰福音的寫作,基本上是不斷有人與耶穌相遇,因此生命得改變。作者是故意把這些相遇記載下來,而且用兩段故事組成特定摸式,以此來互相呼應和補充。

而今天耶穌與撒瑪利亞婦人交談後,看見她心思意念的改變,甚至回去撒瑪利亞宣講她遇見彌賽亞,這些都成為耶穌的滿足,更是祂與門徒分享的亮光。我稱這位婦人為撒瑪利亞的公主!《親愛的公主》是某本書的名字,它叫你要學懂尊重自己、愛自己,然後你才能愛別人,接納別人對你的愛。但大家覺得撒瑪利亞婦人是這樣的人嗎?她一點也不是,然而耶穌卻刻意來找她。這說到耶穌潔淨聖殿後回去加利利,其實祂沒必要行撒瑪利亞的山路。不只路難行,猶太人更是看不起撒瑪利亞人,認為他們是不純正的以色列人,又跟混雜的民族有自己的敬拜和生活方式。所以,猶太人一般都會繞過他們,把他們邊緣化。而這位撒瑪利亞婦人,是邊緣化民族中被邊緣化的女性;但也正因如此,她的翻轉不只是個人生命的翻轉,更是整個撒瑪利亞民族的翻轉,以及他們與猶太人的關係。這名女子得救後,她開始懂得尊重自己、愛自己,也經歷被愛,就真的成為公主,用她的福音走到街頭到處傳講。

故事開始時,講述她在渺無人煙的時候打水,由此推測她有社交恐懼症。她故意避開人群,因為他們在背後說了她很多難聽的話,同時她也知道自己生命糜爛,在被人排斥的同時她也排斥別人。但耶穌是專程走這條路,去到敍加的井旁,故意找尋這個撒瑪利亞的公主。因為知道她裡面有很深的渴慕、不足和不能,所以耶穌得着她如同得着整個撒瑪利亞!

午飯時,耶穌打發門徒去買午餐,然後祂便去找這婦人聊天。耶穌對她說:「請妳給我水喝。」(參v.7),而她的第一反應也很正常—「你怎麼向我一個撒瑪利亞婦人要水喝呢?」(參v.9)。她的意思是耶穌既然是猶太人,本來已看不起我們,再加上男女有別,怎能越界找她給水喝?她的心理狀態異常敏感,非常抗拒耶穌。但耶穌很厲害,從來沒有離開這個話題—口渴的人要喝水!因為耶穌也知道這婦人拒絕祂的心理狀態,耶穌便說:「我給你的是活水。」婦人心想:難道這口井不是活水嗎?而且祢又沒有打水工具,憑甚麼說祢有活水是我沒有的呢?甚至婦人提到這活水井是祖宗雅各留給他們的,他們都很珍惜,並問:「難道你比他還大嗎?」(參v.12);仍然堅持抗拒祂。耶穌說:「你來求我,我就給你永遠不渴的水。」(參v.14);耶穌也很堅持和很專注。

接下來,耶穌就和婦人談到她丈夫的問題。她說自己沒有丈夫,但耶穌卻說你有(參v.16-18)。婦人立刻又有一種防禦手勢—我知你是先知,能說出一般人所不知道的事(參v.19)。然後她再次扯開話題,說:「我們的祖宗在這山上禮拜,但你們猶太人卻說是在耶路撒冷。」(參v.20);耶穌想把焦點放在大家共同的需要上,但她不斷強調彼此的不同和不適宜。耶穌回答:「沒錯,真正的拜父不在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你們所拜的,你們不知道。因為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的。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參v.21-23a)。其實連猶太人也不知道,原來耶穌來到救恩就來到,並且祂會在世上拯救很多人。最後也是最徹底的,耶穌是在永恆的歷史上拯救所有人—在十字架上被釘死!耶穌正在預言祂將要發生的事情,所以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父(參v.23b)。

其實在上一章已講到,凡屬乎祂的(領受祂見證的),就印上印,證明神是真的,因為神賜下聖靈是沒有限量的(參3:33-34)。聖靈不是求來的,是我們接受耶穌時領受的;另一方面,能接受耶穌本身就是聖靈的工作。當你能接受祂,便印上聖靈的印記,領受所賜下的無限量聖靈。當然,撒瑪利亞婦人沒有聽見這番話,因為是耶穌在之前說的;但她能夠信主,並非倚靠眼前耶穌跟她所說的話,而是她看不見的聖靈已在她心裡工作—開始印上得救的印記,並且是無限量的。於是,她很開心入城跟人說她遇到彌賽亞,這個耶穌就是了(參v.25)!

當時那些門徒很希奇,因為他們沒法打破這些疆界—猶太人向撒瑪利亞人說話;光天化日下,單獨的男人與單獨的婦人說話。他們把午餐買回來,對耶穌說:「夫子,請吃。」(參v.31)。耶穌就跟他們說:「各位門徒,我今天很滿足、很開心,因為這個婦人的改變,等於食物帶來給我的滿足。」。其實在耶穌傳道的三年半中,我們看見祂沒有枕首的地方,居無定處,到處飄泊好像有點淒涼,但對於祂來說卻是很快樂的。看見有人信主,祂的心裡就舒暢;看見那些拒絕祂的人始終不信,祂的心裡就難過。這才是耶穌生活的基本態度,根本不在乎吃甚麼。

而令耶穌最開心的是收割莊稼!因為這婦人信主了,整個撒瑪利亞地區的莊稼很快就會來到,然後大家就要去收割,積蓄五穀到永生,叫撒種的和收割的一同快樂(參v.35-36);這些話,耶穌是對於眼前的門徒說的。「我差你們去收你們所沒有勞苦的;別人勞苦,你們享受他們所勞苦的。」(v.38)撒瑪利亞終有一天會有很多人信主。不知道路加是否讀過這篇經文,因為使徒行傳第八章,正好提到撒瑪利亞人信主。腓力在那裡傳福音,整個莊稼已經預備好,那地就經歷了一次很大的屬靈復興,這種正是今天耶穌來到撒瑪利亞的井旁撒的—祂故意找一個生命最有徹底翻轉能力的人來傳福音。眾城都認識那婦人,知道她是不守婦道的女人,是最不體面的人,但竟然她今天也信了主,所以她的生命會翻轉整個撒瑪利亞,那些被邊緣化的要得著被接納。

耶穌說門徒去收割是沒有勞苦的,因為出力的是祂—在烈日當空下,不怕艱難、不怕社會屏障、不怕被拒絕,定意要向這婦人傳福音。而且耶穌指是「他們」所勞苦的,原來不只祂一人在傳福音!若我們以為只有自己在做事,那是看不見神的心意。既然聖靈已賜下,祂是無限量的,所以不只耶穌在向婦人說話,還有聖靈的工作使她能接收這些原本想拒絕的話,更有天父早已在祖宗雅各的生命中做事,也在猶太人及撒瑪利亞人敬拜的山上做事。雖然人看起來猶太人和撒瑪利亞人是對立的、存在極大差別的,但天父不是看眼前,而是祂知道終有一天所有人都要在靈裡敬拜!

他們能得著福音的好處,是神預備了他們的心,是聖靈在那裡工作。所以,是耶穌在那裡勞苦,然後鼓勵門徒出去為祂作見證,因為收莊稼的日子快將來到。第三次逾越節的時候將到,很快要實現,現在就是這個時刻!■【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