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 約伯記 4

用言語扶助跌倒的人?

 

當我們細讀約伯的朋友與約伯之間的對談,會感到神與約伯好像沒有關係似的。當約伯受苦的時候,那位創造他、愛他的父神到底在哪裡?這是約伯最大的困擾。約伯的名字其中一個意思是:我的父親在哪裡?有些學說認為約伯名字的意思是忍耐,這是用了他受苦的經驗來解釋他的名字。另一種看法認為他的名字代表被壓傷的人。然而,這些解釋的字根無法追尋。約伯的希伯來文字根由兩個字組成:一是「父親」,另一是「哪裡」,整個意思即「我的父親在哪裡?」

 

在受苦的時候,很多人經歷孤單,有苦自己知。受苦的人一般會自我中心,內心的話難以被人明白,受苦越久,內心的自我中心越強,正因為這樣,神在約伯記最後的部分用了天上的辰星、地上的動物等等來開解約伯,藉此開解自我中心的困擾,讓人明白世界不會圍著受苦的人來轉。

 

不少人以哲學的角度來解讀約伯記,把神變成很抽象、難以捉摸的神。受苦的人會不斷問公義的神,為甚麼讓不公義的事發生在自己身上,這種自我中心的想法彷彿與神隔著遙遠的距離。然而,若覺得與神的關係較接近,卻可能感到更痛苦,因為難以理解這位父神怎會讓自己經歷那一切痛苦。當我們在痛苦中,不要找哲學裡的神,卻要回到父親那裡。

 

約伯記的文學組成分可分為三部份,包括一、前篇散文故事(1:1-2:13),講述在天上發生的故事,為何約伯會遭受災難,以及其後三位朋友與他展開對話;二、詩歌體的對話(3:1-42:6);三、後篇散文記述(42:7-17),神一直掌管一切,在苦難中神沒有抽離或缺席,即使約伯與朋友之間所說過的一切對話,以致心內的說話,祂也知道。

 

約伯有四位個朋友,第四位朋友在第二十八章才出現和發言。他與朋友的對話分為三個回合,每個回合由三位朋友輪流發言,本章是以利法發言,比勒達在第8章說話,而在第11章說話的是瑣法。每個朋友在每個回合發言後,約伯會逐一回應,他所回應的比朋友的發言更多,可見約伯面對被誤解時不甘示弱。朋友們的對話曲解了約伯,而在生活中,我們也有說過這些曲解了的話。以利法所說的話並未扶助苦難中的人,甚至帶給對方傷害。有時候,我們的說話會在人的傷口上灑鹽,巴不得閉口不言,反倒可以讓對方更有空間來面對自己的真實。

 

一、用言語扶助跌倒的人? (v.1-5)

 

「人若想與你說話,你就厭煩嗎?但誰能忍住不說呢?」(v.2)約伯在前章咒詛自己的生日和神的創造,以利法無法忍受他所說的,要開口反駁他。

 

「你素來教導許多的人,又堅固軟弱的手。你的言語曾扶助那將要跌倒的人;你又使軟弱的膝穩固。」(v.3-4)以利法彷彿肯定約伯曾經是一位好師傅,曾經以言語安慰苦難中的人,「但現在禍患臨到你,你就昏迷,挨近你,你便驚惶。」(v.5)

 

二、種毒害的人必收割神的發怒? (v.6-11)

 

以利法反詰約伯,「你的倚靠不是在你敬畏神嗎?你的盼望不是在你行事純正嗎?」(v.6)這些話反映出他認為約伯一定做了錯事,按他認為,耕罪孽、種毒害的人都照樣收割(參v.8)。「請你追想:無辜的人有誰滅亡?正直的人在何處剪除?」(v.7)他認為無辜的人不會被滅絕,因為我們的神是可敬可畏的,不會做錯事, 不會讓行為純正的人受苦。我們的思想裡也存有這種因果報應觀,俗語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若然未報,時辰未到」,這是全世界的普遍公義感和人際關係的支柱。然而,這種觀念錯看了神。受害人想看到加害者即時遭報,思想難以清晰,但約伯記卻告訴我們,神並非因果報應的執行者,因為神有恩典,且恩典長久。舉例說,該隱殺了亞伯,神沒有即時把該隱殺掉,卻把恩典的標記放在他的頭上,並非因為神不公平,乃因為祂珍惜生命,保護生命,並充滿憐憫。我們每個人頭上也印著這恩典的記號,受祂的保護,因此我們不用活在恐懼和戰兢之中。

 

以利法對事情未完全了解,他相信若人沒有做錯事,不會受到這些滅命之災,但是,事實總會有例外。我們不應狂抓這些原則,神也不會被這些原則所捆綁,祂超越因果報應觀。雖然神也會報應,但祂擁有極長久的忍耐,總是以恩典待人。

 

「按我所見,耕罪孽、種毒害的人都照樣收割。」(v.8)同樣地,他的話再次反映因果報應觀。別狂抓著這些直線和有限的觀念。「神一出氣,他們就滅亡;神一發怒,他們就消沒。獅子的吼叫和猛獅的聲音盡都止息;少壯獅子的牙齒也都敲掉。」(v.9-10)神若出手,連獅子也會死去,經文彷彿在質問約伯說,若他沒有問題,為何落得如此下場?以利法的話不能安慰約伯。

 

人容易以過往的經驗和自己的因果報應觀來回應別人,但對方卻會感到很難受。我們只把自己熟悉的東西搬出來,卻不熟悉眼前的當時人,也不知道他與神之間的真實關係,正如以利法甚至沒有詢問約伯發生了什麼事,他只是一個因果報應觀的護衛者。

 

三、不要輕信暗地所得的默示 (v.12-21)

 

以利法描述他過往的一次的屬靈經驗,用自己的經驗來評論約伯的經驗,認為若是從神而來的就不會這樣。我們需要明白,並非所有的屬靈經驗都是從神而來的,因此要學習分別屬靈的經驗,有靈在他面前經過並不等於他的說話可信。我們要分辨以利法所說的話,讀他的話時,可以把這些內容作為反襯的功用來理解。■【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