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 約伯記 18

因果報應如同傷口撒鹽,更加傷害人

 

一、安慰人的不要動怒,更不要辯論 (v.1-4)

 

書亞人比勒達是一個因果報應論者,在上一回合的對話中,我們還能看見他的一些安慰,但到了這次,卻完全看不見安慰了。他細心留意約伯和朋友之間的對話去辯論,想教導約伯去調整觀念,結果越辯越動怒。當我們去探訪病人的時候,務必牢記自己是去安慰人的,不要總想教導對方,這樣非但沒有釋放安慰,更容易令自己動怒,同時也激動對方的情緒,完全本末倒置了。

 

「你尋索言語要到幾時呢?你可以揣摩思想,然後我們就說話。」(v.2)比勒達覺得約伯的言語反覆,是互相矛盾的。比如約伯曾說:「現今,在天有我的見證,在上有我的中保。」(16:19)但後面又說:「等到安息在塵土中,這指望必下到陰間的門閂那裡了。」(17:16)所以比勒達覺得約伯的很多話都是自相矛盾的。

 

「我們為何算為畜生,在你眼中看作污穢呢?」(v.3)朋友是來探望約伯的,為何會被看作畜生呢?比勒達這話可能是因為約伯曾說:「你且問走獸,走獸必指教你;又問空中的飛鳥,飛鳥必告訴你;」(12:7)這意思是指朋友是走獸飛鳥,所以能與牠們溝通嗎?因此,比勒達就開始忿怒了。「你這惱怒將自己撕裂的,難道大地為你見棄、磐石挪開原處嗎?」(v.4)因為約伯之前在第十六章時曾說:「是主把我撕裂了!」所以比勒達在此回應,是約伯的惱怒將自己撕裂了:你以為世界都圍著你來轉動嗎?其實比勒達一直在抓約伯的語病。我們講話很容易落入這些圈套中—本來只想勸導別人,但對方不聽,就心想「豈有此理」,於是強化自己的說法,更加想扭轉對方的想法。比勒達是很殘忍的,因為他一定要約伯聽進他的想法: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你現在有患難就可以證明你是惡人。然而你還不認?你認了,神就會拯救你。你到處都有問題,難道仍不知道嗎?

 

我們要記得:去醫院是為了安慰病人;到家裡探訪是為了說安慰造就人的話。不要一直想著要教導對方!不要一直指責對方有很多問題!若他真的有問題,神自會光照他,到了時候就發生;我們千萬不要因為太想改變人而越搞越差,說話就越講越重。

 

二、義人惡人都會遭遇患難,最終審判在神那裡 (v.5-21)

 

不管是義人還是惡人都會遭遇患難,所以不能把遇到患難的人就定性為惡人;有可能是因為他的惡,但也不是絕對的。如果真的要套用因果報應的話,只能說最終的審判在神那裡。在地上不一定有公義,但在神那裡必定存在!今生不一定有公義,這是事實;我們不能說誰遇到患難就是該死的,因他有問題,這樣的說法是沒有憐憫的。所以,無論義人還是惡人都會遇患難,最後的審判在神那裡!

 

可是比勒達沒有這個概念,他是單向性的認為有問題就是惡人,因此接下來說出惡人將來的下場會是如何:「惡人的亮光必要熄滅」(參v.5)、「他帳棚的亮光要變為黑暗」(參v.6)⋯⋯為何比勒達會說這些話?因為他很留心聽約伯之前所說的話,當發現內容與他的觀念不同時,就記住了,這些都能從之前的對話中找到線索。比如約伯曾說:「強盜的帳棚興旺,惹神的人穩固,神多將財物送到他們手中。」(12:6)所以比勒達在此回應:是沒有可能的,惡人的帳棚必要變為黑暗!

 

「他堅強的腳步必見狹窄;自己的計謀必將他絆倒。」(v.7)就是說約伯乃自作自受,是罪有應得的!比勒達的思路是,惡人挖坑要害人,結果自己掉下去,所以現在凡掉進坑裡的必定是壞人,這是報應—這是比勒達很殘忍地再刺約伯的例子。「陷入網羅裡」(參v.8)、「圈套、機關」(參v.9)、「活扣、羈絆」(參v.10),這些詞都是去捕鳥和野獸的裝置,等於說約伯如同一頭野獸,是害人害己,這些都是報應,是罪有應得。這些話完全是毫無憐憫的!

 

第15節說惡人的帳棚就永遠不在了,從第16節開始講述惡人連後代都沒有了。「下邊,他的根本要枯乾;上邊,他的枝子要剪除。」(v.16)這是回應約伯之前說:「樹若被砍下,還可指望發芽,嫩枝生長不息;」(14:7)比勒達不止說約伯有問題是罪有應得,還要把他最後的指望完全除掉。「在本民中必無子無孫;在寄居之地也無一人存留。」(v.19)

 

約伯的朋友能從遠方而來,陪他坐著七天七夜不講話;若只是看到這裡,我們會覺得他的朋友真的很好。但當他們開口,用各自的非神觀念意圖糾正約伯時,發現第一回合沒有達到效果,於是更猛烈攻擊的第二回合就來到了。本來是三個安慰約伯的朋友,最後每位都不斷往他的胸口插刀;所以到了第二回合,對話裡已經完全失去安慰。

 

比勒達一直在抓約伯話中的每個語病,要教導約伯並證明約伯是錯的;約伯受患難就證明了他是惡人;為何會受患難呢?因為是想如此害別人,所以自食惡果。比勒達就是如此二次傷害人,我們是否也會這樣呢?我們不是常常會遇到患難嗎?我們生病時不是希望有人來照顧我們嗎?不是只想好好休息嗎?那為何當我們看到別人有問題時,卻一直很想教導對方呢?並且要把對方的狀態套進自己錯誤的框架裡?我們要求神憐憫我們!可能剛去探訪時,對方會感受到你真好;如同約伯的朋友陪伴他到第七天時,約伯是很感動的,但接下去朋友的話卻令他非常痛苦。當然,在神的保守裡最後會有新突破,但這對約伯而言是很不容易的!我們是去安慰人的,不要那麼愛教導;將心比心,有時拍拍肩膀陪伴他就可以了。我們要學習將心比心,求神來幫助我們!■【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