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 箴言 25

得智慧,得著正確判斷的能力

 

今章教導我們如何做人處事,幫助我們面對人或事時作出智慧的決定。「以下也是所羅門的箴言,是猶大王希西家的人所謄錄的。」(v.1)所羅門的箴言一直以口傳的方式傳承,待到了希西家王年代才把口傳記錄為文字,這是很特別的歷史註腳。希西家是南國猶大十九個王中的第十二位王,屬於中後期的王。以色列最風光是在剛開始的大衛和所羅門時代,然後開始衰敗,而希西家則開啟了中興時代。所以,當希西家的人輯錄這些智慧時,聖靈運用這些箴言來反映當時代的需要,就是如何扭轉逆勢,再度被興起。我們可以藉此學習更換眼光來看待困局,被神再次興起!

 

希西家當時面對內憂外患:亞述入侵,以色列佈滿邱壇,利未人一盤散沙,連聖殿也荒廢了。依他判斷,需要與神對齊就重新考查聖經,神很重視聖殿和守節期,也很重視利未人,於是他推出一系列的宗教改革。他重新把聖殿獻給神,又叫利未人振奮,並且鏟除南國中的邱壇,結果扭轉了南國頹敗的局勢。願我們都能得著如希西家的正確判斷能力來面對逆境。

 

一、 要有正確判斷能力的前設,要得著身份位置的智慧 (v.2-10)

 

  1. 身處位置的智慧 (v.1-3)

 

我們首先要知道自己和別人在團體中的正確身份位置,才能被提升。「將事隱祕乃神的榮耀;」(v.2a)有些事情神不會揭露,為的是讓人學習更加順服神,知道神才是掌權者。正如同耶穌也不知道末世的日子,但他仍然順服神的旨意,顯示出祂那虛己順服的心。「將事察清乃君王的榮耀。」(v.2b)如果我們的身份是權柄,就有責任去查清事情,這是神量給這個身份的責任。

 

「天之高,地之厚,君王之心也測不透。」(v.3)這話是對下屬說的。我們不要以為完全明白上司、領袖等權柄的心,也不要自以為比權柄更了解整個局勢,因為一切都只是假設而忘記了神把權柄放在我們之上。縱然權柄也會有錯失或限制之處,我們也不要存有跨越權柄的心態。當我們得著自己身份位置的智慧時,就會謙虛,並看出神放我們在這位置的順服。

 

  1. 與同輩相處的智慧 (v.4-5)

 

「除去銀子的渣滓就有銀子出來,銀匠能以做器皿。除去王面前的惡人,國位就靠公義堅立。」(v.4-5)這是與同輩相處的比喻和解釋。我們要自我檢視,在群體中是否有不好的意圖?是否為利益而做了不公義的事情?甚至有不公義的想法?這些就是器皿裡的渣滓。我們若要給神使用,必須先除去心中的惡,才能成為得體、榮耀的器皿。當我們有能力和位份時,要阻止邪惡和不公義的事情發生,這樣所做的事才能堅立。國位或手上的事工如何才能長期勝過風雨和時間的試煉呢?靠的是公義。我們要自問自己是否公義,作為權柄也要問下屬是否有不公義的事情發生,並要及時處理。

 

  1. 身份位置的分寸 (v.6-10)

 

這裡有三個「不」:「不要在王面前妄自尊大」(參v.6)、「不要冒失出去與人爭競」(參v.8)、「不可洩漏人的密事」(參v.9),我們需要清楚自己的身份和位置。

 

「不要在王面前妄自尊大;不要在大人的位上站立。寧可有人說:請你上來,強如在你覲見的王子面前叫你退下。」(v.6-7)別人的誇獎、認同和讚美是需要在上位者自願發出,若不清楚位置自吹自擂,就失了身份。我們自我提升是沒有智慧的,被人提升才是神的智慧。這也關乎自我認知及知道別人眼中的自己是如何。

 

「不要冒失出去與人爭競,免得至終被他羞辱,你就不知道怎樣行了。」(v.8)不要憑己見去主持公道。我們的眼光和意見有局限,大局未必如我們所想;我們需要了解別人的意見和看法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如此就不會失去自己的身份。

 

「你與鄰舍爭訟,要與他一人辯論,不可洩漏人的密事,恐怕聽見的人罵你,你的臭名就難以脫離。」(v.9-10)別人信任我們才把個人意見告訴我們,我們要有智慧判斷是否要使用,因為最後可能得不償失。

 

二、 言行合宜的智慧 (v.11-15)

 

第11-15節都是象徵式平行句,前句講真理,後句用比喻解釋。這五個比喻都在述說何謂合宜。

 

「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裡。」(v.11)金和銀是相配的,比喻我們要懂得視乎環境作出合宜的回應。「智慧人的勸戒,在順從的人耳中,好像金耳環和精金的妝飾。」(v.12)當知道勸戒的話是於我們有益的,我們應該聽,這是合宜的反應。

 

「忠信的使者叫差他的人心裡舒暢,就如在收割時有冰雪的涼氣。」(v.13)要成為忠信可靠的人,特別在緊急關頭,要格外小心不要犯錯,所託之事要謹慎完成,如此在權柄心中就被提升。「空誇贈送禮物的,好像無雨的風雲。」(v.14)不要空談而應有行動,否則令人失望。「恆常忍耐可以勸動君王;柔和的舌頭能折斷骨頭。」(v.15)面對固執的權柄要忍耐和柔和,這是長期的關係。要更有耐性地勸說,而且溫柔的話能讓人的心改變;這是面對在上位的合宜智慧,讓我們能提升,並長時間在事工和事業上得勝。

 

三、了解別人的智慧 (v.16-20)

 

我們要有閱人的智慧,說話和處理方法也要因人而異。「你得了蜜嗎?只可吃夠而已,恐怕你過飽就嘔吐出來。」(v.16)「吃蜜過多是不好的」(參v.27),這裡的吃蜜是指對人的判斷,因著了解不同人的情況來判斷應說多少話或如何說,在靈裡要有這種敏銳度。「你的腳要少進鄰舍的家,恐怕他厭煩你,恨惡你。」(v.17)意思是要拿捏彼此的關係程度而作出合宜的距離。

 

「作假見證陷害鄰舍的,就是大槌,是利刀,是快箭。患難時倚靠不忠誠的人,好像破壞的牙,錯骨縫的腳。」(v.18-19)訴訟時找了會作假見證或心懷不軌的人,就如同致命武器一樣自喪己命。在患難時找錯人幫助就失去助力。這些都是考驗人的判斷力,尤其在危難時特別重要。「對傷心的人唱歌,就如冷天脫衣服,又如鹼上倒醋。」(v.20)對人的心情或狀況有誤判時,就會作出錯誤的表達,顯得沒有智慧,也讓對方不知如何回應。

 

四、面對衝突的智慧 (v.21-28)

 

「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飯吃;若渴了,就給他水喝;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耶和華也必賞賜你。」(v.21-22)我們面對仇敵也要有恩典。有些解經學者指「炭火」是良心的責備或聖靈的提醒,意思是仇敵看見我們以德報怨時,心中會責備自己。就如掃羅追殺大衛時,大衛有機會下手殺掃羅卻放了他,結果掃羅被感動而自責。我們這樣憐憫仇敵時,對方的生命可能因此改變也未可知。

 

希西家時代的人用末兩節經文做總結,再次重申沒有判斷力去享受或做事都是不好的。「吃蜜過多是不好的;考究自己的榮耀也是可厭的。」(v.27)人考究自己的榮耀就不是榮耀,一自誇就失去了榮耀,並且沒有智慧。「人不制伏自己的,好像毀壞的城邑沒有牆垣。」(v.28)我們要制伏自己的心時,必須用神的話語來為我們的情緒和慾望立下真理的界線;否則就會失去過濾和判斷力,不懂得如何處理人和事。

 

今天希西家王因為重新認識真理,就能把混亂的局勢扭轉進入中興。今天,讓神的真理成為我們的牆垣和判斷力,就能再次被提升。■【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