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野之父,身量成長之路
以色列百姓成為耶和華的軍隊,可是他們沒有經過訓練,只是由一群被釋放的難民組成,在曠野裡沒有方向感,只為生存掙扎。本章講述以色列人在西乃山腳向巴蘭曠野出發,對他們而言是很大的挑戰。今天的焦點有二:1.曠野中的百姓—人性的慾望;2.曠野中的領袖—摩西如何應付百姓的慾望。摩西是曠野群眾的父親,我們今天要來看他身量的成長!
一、父親身量成長的壓力 (v.1-9)
面對牧養二百萬群眾的壓力,摩西的身量需要快速成長,他從來沒想過要成為這麼多人的父親。摩西被託負的不止是解放以色列百姓離開埃及,更要帶領他們走過曠野的路,進入迦南。如何解決吃和住的問題?而且多人自然有多人的想法,如何走出曠野呢?這些都是令人困擾的問題。
當初雅各帶領全家七十人到埃及,現在摩西要帶領的只是步行的男人就已六十萬人;若說雅各是七十人的身量,那摩西就是他身量的上萬倍。第1-9節是說父親身量成長所面對的壓力,其中說到百姓發怨言,他們的惡語達到耶和華的耳中(參v.1)。我們真的不用介意別人在埋怨甚麼,因為耶和華一定聽見!我們也毋須為神出手,因為神自會發火。當這些惡言惡語臨到祂的耳中,聽見後就怒氣發作(v.1)。百姓發怨言是因為信不過神,產生很多負面情緒。在曠野中面對無邊際的煎熬壓力,內心想法就爆發出來。他們絲毫沒有感恩的心,縱然經歷過神蹟但都已成過去;百姓滿心想的只有吃喝及人身安全。
百姓原本是要經歷神的豐盛慈愛,因為神在曠野中為他們擺設筵席,為他們賜下天糧,但到百姓口中這也成為怨言。他們稱嗎哪寡淡,就思想如同埃及王子般奢華快樂的生活(參v.5-6)。事實上,他們在埃及每天受的是被鞭打勞役的生活,而且一天勞苦也僅得糊口;現在百姓所說的都是他們的想像,但對當時的人而言極其吸引,說著說著就想回去埃及享受。是誰引起眾人貪婪的心呢?是他們中間的閒雜人大起貪慾的心(參v.4)。這閒雜人是趁著以色列人脫離法老的轄制時一起離開,他們可能是同為苦工的外族人,生活在帳棚邊界的邊緣人。他們並非以色列人,所以覺得以色列的神所說的不一定與他們相關,但耶和華向他們發火,「使火在他們中間焚燒,直燒到營的邊界」(參v.1)。
我們要反省自己有否閒雜人的心態,而且閒雜人挑起的話題帶來了極大影響。「現在我們的心血枯竭了,除這嗎哪以外,在我們眼前並沒有別的東西。」(v.6)他們看不見嗎哪是天賜之糧。第7-9節是形容嗎哪的註腳,因為聽這故事的已經是新一代,所以需向他們介紹嗎哪。「這嗎哪彷彿芫荽子,又好像珍珠。」(v.7)是白色小圓體;「百姓周圍行走,把嗎哪收起來,或用磨推,或用臼搗,」(v.8a)原來有點硬度不能立即食用;「煮在鍋中,又做成餅,滋味好像新油。」(v.8b)是一種帶著油質的食物。作者詳細介紹哪嗎是希望我們渴慕原來有如此美食,可惜現在已不是曠野時代!
二、摩西身量的成長 (v.10-35)
摩西一邊聽見百姓在帳棚門口哀哭,另一邊又聽見耶和華的怒氣,心裡非常不悅(參v.10)。摩西作為百姓的父親,心裡非常艱難,覺得要背負這群百姓是苦待他(參v.14-15)。對摩西而言,要照顧他們比起用十災救百姓出埃及艱難百倍。「這百姓豈是我懷的胎,豈是我生下來的呢?你竟對我說:把他們抱在懷裡,如養育之父抱吃奶的孩子,直抱到你起誓應許給他們祖宗的地去。」(v.12)要養育百姓實在艱難,摩西作為父親感覺已經吃不消。「你這樣待我,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立即將我殺了,不叫我見自己的苦情。」(v.15)
「摩西對耶和華說:你為何苦待僕人?我為何不在你眼前蒙恩,竟把這管理百姓的重任加在我身上呢?」(v.11)「管理這百姓的責任太重了,我獨自擔當不起。」(v.14)當耶和華揀選摩西作領袖,已經知道終有一天這事會發生。摩西早前已經上西乃山為整個民族代求,他父親的心已經產生,他已經在承擔這民族。在百姓和耶和華中間,有摩西作立約的中保,所以他是願意承擔的;只是當百姓哭哭啼啼時,他真的受不了,所以在神面前抱怨獨力難支。其實神也在等他這句話,正因為獨自擔當不起,所以神要為他想辦法!
於是,神叫摩西從長老中招聚七十個人(如同雅各下埃及時帶了七十人),代表了整個民族。這七十名長老與之前的七十名軍事首領是不同的;他們要來作百姓的長官和長老,並要到神的會幕前與摩西一同站立(參v.16)。「我要在那裡降臨,與你說話,也要把降於你身上的靈分賜他們,他們就和你同當這管百姓的重任,免得你獨自擔當。」(v.17)神把摩西放大七十倍,透過把父親心的靈分賜給七十長老來將摩西的承擔力放大七十倍。這父親的心尤為重要!若只把百姓視為管理工作,就沒有親情和父親的承載力;本來已經有十二支派的領袖在管理,現在需要的是與摩西同樣有父親的心長老一起來養育百姓。
至於百姓,神會處理他們!他們既然要肉食,神就用風把鵪鶉吹來他們中間,於是他們到處撿,甚至還剩下許多,至少的也取了十賀梅珥(參v.31-32),而1賀梅珥等於220公升。他們為自己把鵪鶉擺列在營的四圍,如此重負,營根本無法移動;反觀我們也是,當我們有這麼多負擔,同樣也會沒有彈性。更糟糕的是他們吃得猖狂,連肉都未吃得及,耶和華已經擊殺他們(參v.33)。這個畫面反映了人心裡無限止的貪念,然後他們被自己的貪念埋葬!
摩西的抱怨和百姓的埋怨有何不同呢?百姓的埋怨,神會處理他們;而摩西的抱怨,神知道是他是因為承擔不起,神要來讓他成長。■【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