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 歌羅西書 2

基督的豐盛過於世界給我們的

 

歌羅西位於今天土耳其的西邊,雖然不算大城巿,但曾經也是重要的商業地區。至於歌羅西教會,它是由和保羅一起去宣教的同工建立,所以估計保羅還未親身探訪過。另一方面,保羅寫這封書信時正在羅馬被軟禁,估計是在主後60年左右,距離殉道的日子不遠,屬於保羅中後期的著作,是他與提摩太共同寫成的。

 

保羅並非創教人,又不完全認識當地人,但同工探訪軟禁中的保羅時,就分享了當地教會的一些狀態。保羅十分讚賞這間教會,並認為他們是一群十分願意跟隨神的人,卻受當時世界的價值觀影響。今天經文中,看見保羅在回應兩種價值觀。第一個,6-15節是回應世界文化價值觀;第二個, 16-23節是回應猶太教的傳統和律法主義。第1章提到的「豐盛」,是這卷書很重要的主題!倘若你知道基督是豐盛,便不會在聖經、基督、教會以外尋求;但問題是歌羅西人覺得在主的教會裡不豐盛,所以才希望在世間的小學和傳統裡換取人生的豐盛。所以,保羅即使在軟禁,仍然竭力寫信勸勉歌羅西教會,讓他們知道有耶穌基督便有一切,未有只是因為未足夠認識耶穌基督,所以要在祂裡面生根堅固,隨後感恩的心也更增長,便能活出豐足(參v.7)。

 

一、保羅的提醒 (v.1-5)

 

這段的起頭,是從上一章第24節開始。「現在我為你們受苦,倒覺歡樂;並且為基督的身體,就是為教會,要在我肉身上補滿基督患難的缺欠。」(1:24)這個受苦是指被軟禁;他被羅馬政府迫害倒覺歡樂,因為知道這封信能建立基督的教會,建造每位信徒的生命。所以,他之後便說耶穌基督的榮耀和盼望(參1:25-29),並延續到第2章說—「我願意你們曉得,我為你們和老底嘉人,並一切沒有與我親自見面的人,是何等的盡心竭力;」(v.1)老底嘉是在歌羅西附近,所以這信也給老底嘉人傳閱。

 

而寫這封信的目的,保羅也清楚列出:「要叫他們的心得安慰,因愛心互相聯絡,以致豐豐足足在悟性中有充足的信心,使他們真知道神的奧祕,就是基督;」(v.2)、「免得有人用花言巧語迷惑你們」(v.4)。當時的社會充斥著神秘主義,換成現代便是相信星座、風水、命理……等。我們知道外邦教會幾乎全部都是第一代信徒,因為基督教才剛出現,所以他們前半生都在拜希臘羅馬神,難免會把這些信仰也滲入基督教裡。所以,當時有些教會混合一些神祕主義的元義,但保羅斬釘截鐵對他們說:「奧秘只有一個,就是耶穌基督;你們不要追求其它,應當追求基督的奧秘。」不希望他們被世界的花言巧語迷惑,所以用安慰來堅固會眾的信心!

 

二、世界的「信仰」 (v.6-15)

 

「你們既然接受了主基督耶穌,就當遵他而行,」(v.6)之後便點出問題—「你們要謹慎,恐怕有人用他的理學和虛空的妄言,不照著基督,乃照人間的遺傳和世上的小學就把你們擄去。」(v.8)這裡提出了三個世界的價值觀或信仰。第一,理學和空虛的妄言;雖然看似有兩個名詞,實際上是同一組字。「理學」的原文是哲學,指有人按著自己的想法發表理論但不是照著基督的。第二,人間的遺傳,即傳統。第三,世上的小學;指相信大自然元素所帶來的能量,因為這是以前羅馬人和希臘人相信的神。保羅呼籲大家要謹慎,不要相信這些!

 

「因為神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的居住在基督裡面,你們在他裡面也得了豐盛。」(v.9-10a)當我們真認識基督,真的會有屬靈的豐盛在生命裡,毋須外求世間的學說來滿足你的心,而且這個豐盛會令人羨慕。若我們很認識耶穌基督,便進入聖靈的流,自然得著很多驚喜和豐盛,不用再為自己籌算,人生也變得輕鬆。保羅說「神一切的豐盛都在耶穌基督裡」,所以我們可以在教會裡學習認識基督。

 

之後,保羅說了基督的豐盛包括割禮(參v.11)和死而復活(參v.12-13);基督能將生命轉化,把人的羞恥、軟弱和罪完全除去。又提到基督是各樣執政掌權者的元首(參v.10b);這個「執政掌權者」特別指向靈界、黑暗力量的掌權者,呼應之前他所說:我們的爭戰不在地上,而是與天上執政掌權者的爭戰。所以,保羅特別提到割禮能把情慾脫去(參v.11b);至於耶穌基督的死而復活,是最終極把我們的軟弱全部釘死在十架上。

 

第13節說「與基督一同活過來」,接著第14節說「又塗抹了在律例上所寫攻擊我們」,即所有撒但藉著聖經律法來控告我們的,耶穌基督完全撤去這些傷害;並在撒但面前將一切執政的、掌權的擄來,打敗黑暗勢力,藉著十字架誇勝(參v.15)。教會中,很多人真是藉著基督而生命得反轉;正如經文所說:「明顯給眾人看,就仗著十字架誇勝。」(v.15b)這就是基督最大的豐盛!生命的見證勝過撒但的力量,這便是保羅所說的豐盛,是透過認識耶穌基督得到的。

 

三、回應傳統和律法的信仰 (v.16-23)

 

因為耶穌基督已經為我們死而復活,「所以,不拘在飲食上,或節期、月朔、安息日都不可讓人論斷你們。」(v.16)若我們很著緊行為,這是律法主義而不是基督;意圖靠著傳統和行為讓神更愛你,這是舊約時代的想法。「這些原是後事的影兒;那形體卻是基督。」(v.17)基督才是主體,律法或傳統不過是基督裡生出來的次要規矩,所以我們不要緊抓住次要而忽略主要。雖然飲食、節期都重要,但它們不能替代基督!

 

「不可讓人因著故意謙虛和敬拜天使,就奪去你們的獎賞。這等人拘泥在所見過的……」(v.18)當時教會受到諾斯底主義的影響變成拜天使,部份人藉這些渠道得到一些靈界經歷,因此保羅說「這等人拘泥在所見過的」,他們沉溺於超自然或很深靈界的經歷,變相追求這些靈界事情。這裡也提醒我們,雖然聖靈讓我們得醫治、得釋放,但經歷並非神本身,它只是輔助性的。要真正認識神,我們需要認識真理、回應真理並結出果子來;亦因著生命改變、身量提升,能幫助別人也結出果子,這才反映出真經歷神豐盛的生命!

 

第20節說到有些東西可以摸,有些不可以摸,有些可以吃,又有些不可以吃……這些規條都不是重點。當時的歌羅西教會,把這些規條推到極致,所以保羅勸勉他們不要因此去爭辯或論斷人,每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來認識基督。今天保羅書信也提醒我們,回到教會是否同時仍被世界價值觀所影響?若有這個狀態,我鼓勵你再次靠著聖靈認識基督。我們也毋須拘泥於律法主義,因為基督所賜的豐盛是生命的豐盛,一但拘泥這些便變成論斷。願我們都真正認識基督,經歷聖靈給我們的豐盛,結出生命的果子來!■【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