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 撒母耳記下 21

神垂聽人呼求,神保護受膏者

 

由本章開始便進入撒母耳記下結束的篇章,可稱為附篇或後記。大衛已回國穩坐王位,重新行使國權,定下內閣名單。撒母耳記下好像在此可以結束,但從本章到二十四章共有六段補充經文,讓我們對大衛管治的認識有更多色彩。

 

這六段的其中兩段在本章,而二十二和二十三章分別是兩首詩歌,一首是大衛的感恩詩,他回顧一生,向神獻上感恩祭(參詩18)。第二十三章分作兩段:第一段是第1-7節,是另一首大衛的詩篇,「以下是大衛末了的話……作以色列的美歌者,說」(參23:1)。作者首次稱大衛為「以色列的美歌者」,可以說大衛的詩篇已組合完成;而第二段是第8-39節,提到大衛勇士的英勇,正好對應本章的第15-22節。中間是兩首詩歌,前後圍繞勇士的英勇。大衛能得國權,在爭戰中連連得勝,並非他一人的功勞,而是有一班為他出生入死、功不可沒的勇士。

 

這六段的頭段和尾段,分別是本章的第1-14節和第二十四章,兩段都提到大衛管治年間有災難,分別是三年的饑荒和三日的瘟疫。本章第1-14節的結束,是大衛做了一些事,「此後神垂聽國民所求的」(參v.14),饑荒就停止了。而第二十四章的結束,也是大衛做了一些事,「如此,耶和華垂聽國民所求的,瘟疫在以色列人中就止住了。」(24:25)大衛作王管治全國,其實要克服很多困難,有些是上一代掃羅王遺留下來的,有些則是他自己作王的過失。以色列國在神的遮蓋下得以保存,然而,人都要為所犯的認錯,並要補償其過失。

 

一、耶和華是守約的神 (v.1-14)

 

「大衛年間有饑荒,一連三年,大衛就求問耶和華。耶和華說:這饑荒是因掃羅和他流人血之家殺死基遍人。」(v.1)當年約書亞進入迦南地,與基遍人立約,但後來才發現他們原來是亞摩利人。雖然按照耶和華的吩咐,他們應該除滅亞摩利人,但約書亞要守約,就讓他們作「劈柴挑水」的人(參書9)。然而,「掃羅卻為以色列人和猶大人發熱心,想要殺滅他們」(參v.2)。耶和華不喜悦此事,因為祂是守約的神。

 

大衛就召了基遍人來,「問他們說:我當為你們怎樣行呢?可用什麼贖這罪,使你們為耶和華的產業祝福呢?」(v.3)原來人的咒詛可以從地土的咒詛而來,當人侵吞了別人的產業,地土便受咒詛,以致在地土上生活的後代都受咒詛。因此,大衛要「為耶和華的產業祝福」。

 

「基遍人回答說:我們和掃羅與他家的事並不關乎金銀,也不要因我們的緣故殺一個以色列人。大衛說:你們怎樣說,我就為你們怎樣行。他們對王說:那從前謀害我們、要滅我們、使我們不得再住以色列境內的人,現在願將他的子孫七人交給我們,我們好在耶和華面前,將他們懸掛在耶和華揀選掃羅的基比亞。王說:我必交給你們。」(v.4-6)這不是公報私仇,也不是家族性報復,因為他們是「在耶和華面前」做的。耶和華是守約的神,是保護整個基遍家族的神。

 

「王因為曾與掃羅的兒子約拿單指著耶和華起誓結盟,就愛惜掃羅的孫子、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不交出來,卻把愛雅的女兒利斯巴給掃羅所生的兩個兒子亞摩尼、米非波設,和掃羅女兒米甲的姊姊給米何拉人巴西萊兒子亞得列所生的五個兒子。」(v.7-8)大衛把掃羅的五個子孫「交在基遍人的手裡。基遍人就把他們,在耶和華面前,懸掛在山上,這七人就一同死亡。被殺的時候正是收割的日子,就是動手割大麥的時候。」(v.9)基遍人「在耶和華面前」所做的這一切,應該是一些正式的宗教儀式,而不是暗地裡殺掉這七人。

 

當這七人為祖先承擔了罪孽,「正是收割的日子,就是動手割大麥的時候」,就是五旬節。然而,「愛雅的女兒利斯巴用麻布在磐石上搭棚,從動手收割的時候直到天降雨在屍身上的時候,日間不容空中的雀鳥落在屍身上,夜間不讓田野的走獸前來糟踐。」(v.10)這裡提到「降雨」!雖然當時已有三年的饑荒,但當地土的咒詛解除,雨水再次從天而降!

 

大衛聽見這些事,「大衛就去,從基列雅比人那裡將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的骸骨搬了來(是因非利士人從前在基利波殺掃羅,將屍身懸掛在伯珊的街市上,基列雅比人把屍身偷了去。)」(v.12)由此可見,掃羅一生有功亦有過,他曾恩待基列雅比人,卻不守約除滅基遍人。「大衛將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的骸骨從那裡搬了來,又收殮被懸掛七人的骸骨,將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的骸骨葬在便雅憫的洗拉,在掃羅父親基士的墳墓裡;眾人行了王所吩咐的。此後神垂聽國民所求的。」(v.13-14)大衛對掃羅家亦有恩情,讓這九人得到妥善的殮葬。結果,神亦聽他們的禱告。

 

從本章可見,子要承擔父的過錯。在舊約世界裡,父子和後代都生活在同一地土上,若父親犯罪、得罪了地土,地土就不會為他的子孫效力。因此,這種承擔不是法律上的承擔,而是在生態環境上承受上一代所帶來的惡果。我們要為地土和祖先禱告,求神免除這些禍患!

 

二、大衛勇士的名單 (v.15-22)

 

本段記載大衛勇士的名單,他們主要跟非利士人打仗,更加顯出他們的英勇。「非利士人與以色列人打仗;大衛帶領僕人下去,與非利士人接戰,大衛就疲乏了。偉人的一個兒子以實比諾要殺大衛;他的銅槍重三百舍客勒,又佩著新刀。但洗魯雅的兒子亞比篩幫助大衛,攻打非利士人,將他殺死。當日,跟隨大衛的人向大衛起誓說:以後你不可再與我們一同出戰,恐怕熄滅以色列的燈。」(v.15-17)「偉人」即巨人的意思。亞比篩將巨人殺敗,實在是勇士,這裡記述他救了危難中的大衛。這事應該發生在押沙龍事件之前,因為要先平定非利士人才能四境太平。之後,以色列人跟亞捫人打仗,大衛沒有出戰,可能是因為隨從的這番話。他們請求大衛不要出戰,以保全「以色列的燈」。

 

然後提及三位勇士。「後來,以色列人在歌伯與非利士人打仗,戶沙人西比該殺了偉人的一個兒子撒弗。又在歌伯與非利士人打仗,伯利恆人雅雷俄珥金的兒子伊勒哈難殺了迦特人歌利亞。這人的槍桿粗如織布的機軸。」(v.18-19)「歌利亞」不是已被大衛殺掉嗎?在歷代志上作了一個註腳,說他是「歌利亞的兄弟」(參代上20:5);但也可能是巨人後裔中的另一位「歌利亞」。「又在迦特打仗,那裡有一個身量高大的人,手腳都是六指,共有二十四個指頭;他也是偉人的兒子。這人向以色列人罵陣,大衛的哥哥示米亞的兒子約拿單就殺了他。這四個人是迦特偉人的兒子,都死在大衛和他僕人的手下。」(v.20-22)

 

本章先後講述國內的饑荒和與外敵交戰,大衛都能夠平息。他以恩慈代替仇恨,神便垂聽人的禱告。在人看來,是大衛管治以色列,但真正管治以色列的是耶和華神。其實,每一位以色列的君王,都是耶和華的代理人、受膏者。耶和華的靈在他們身上,他們要按著耶和華的靈來治理全國。

 

今天,我們都是神的受膏者。「受膏者」的希臘文是「基督」,希伯來文是「彌賽亞」。我們是「基督徒」,或作「小基督」,都受到聖靈的膏抹,是蒙神㨂選和興起的,要在我們所在之處成為亮光;神願意聽我們的禱告!■【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