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 撒母耳記上 8

神擔當我們不明智的決定

 

撒母耳記成書之時,正是在以色列人失去君王的年代。他們在巴比倫和波斯帝國的統治之下,成為沒有國王的民族。回顧歷史的時候,看到先祖們非常堅持立王,卻不知道原來要負上沉重的代價。在這幾百年裡,以色列民被自己的君王壓制,被君王帶著拜偶像、偏離神。當君王要這樣行,百姓們完全無能為力,無人可以敵擋王的權柄,最終令國家滅亡。本章談到以色列民堅持立王的過程與轉捩點,以及神怎樣回應他們的要求。

 

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以後,十個支派居於北方。以法蓮與瑪拿西是約瑟的後裔,雅各臨終前特別祝福他們,他們成了最大的支派。瑪拿西與以薩迦支派所居之地是耶斯列平原,那裡是農作物最豐富的產地。以法蓮位於示羅,是約櫃原來的所在地。猶大支派同樣屬於大支派,將來有君王從猶大而出。他們在耶路撒冷建立首都。在此之前,便雅憫人之地成了最關鍵的地方。便雅憫人與鄰近的非利士人常起衝突。

 

會幕本在示羅,後來在以便以謝與亞弗相對之地被非利士人在戰爭中奪走。神不喜悅以色列人把約櫃當成爭戰的武器,不想再留在以色列,就讓約櫃在非利士人之地流放,又被擄至亞實特,因痔瘡之患被抬到迦特,他們的神大袞倒在耶和華的約櫃面前。約櫃到了以革倫,當地人極為懼怕,要求把約櫃送回以色列。非利士人對約櫃極為懼怕,要送走約櫃。以色列人雖然有耶和華作他們的神,卻不尊重祂。約櫃後來回到以色列與非利士交界的伯示麥(「伯示麥」意思是太陽神廟),伯示麥人因窺探約櫃而被神擊殺,以致他們也感到恐慌,讓約櫃最後被送到基列耶琳,並停放了二十年。在這段過程中,撒母耳作以色列士師,在伯特利、米斯巴、吉甲管治他們。撒母耳作士師時,遊走各個城市,教導百姓敬拜神。他的家鄉在拉瑪,本章提到他在拉瑪作士師。他在當時或許已缺乏體力管治南方城市,因此委派他的兩個兒子到南方作士師。

 

一、以色列提出立王的原因 (v.1-9)

 

  1. 撒母耳年紀老邁 (v.1-2)

 

他們面對領袖交接的危機,誰會繼續帶領以色列?撒母耳立了兩兒子作士師,「長子名叫約珥,次子名叫亞比亞;他們在別是巴作士師。」(v.2)

 

  1. 撒母耳的兒子不行他的道 (v.3-9)

 

「他兒子不行他的道,貪圖財利,收受賄賂,屈枉正直。」(v.3)撒母耳有權力和地位,但是卻未能保證自己的兒子是手潔心清、清廉的人。因此,「以色列的長老都聚集,來到拉瑪見撒母耳,對他說:你年紀老邁了,你兒子不行你的道。現在求你為我們立一個王治理我們,像列國一樣。」(v.4-5)長老們因為撒母耳的兒子不行他的道,起來要求他為他們立一個王,而並非一位士師。

 

君王與士師最大的分別,是君王把管治體制化,設立常備軍,而並非在戰爭時才吹角招聚勇士,並在戰爭後讓軍人回家。常備軍需要經常為打仗作好準備。君王設立軍隊體制,包括十夫長、五十夫長、將軍和元帥。百姓要為此付上代價,他們的孩子也因此需要被召入伍,並為武器和糧餉作預備。

 

百姓認為由一位看得見的君王來管治他們,比由看不見的耶和華神來管治更優勝。他們不能參與選舉士師,未能掌握前景,所以渴望以君王代替,因為君王乃由世襲而來,好像比較可以掌握,比較有安全感。以色列人在迦南渡過了四百年的士師年代,看見周遭的鄰舍因為擁有君王,可以常常攻打他們、搶奪他們的糧食,於是也要求立王。

 

「撒母耳不喜悅他們說立一個王治理我們,他就禱告耶和華。」(v.6)撒母耳不喜悅百姓拒絕他的領導,並拒絕他的兒子繼承他成為領袖,他感到被遺棄。自從撒母耳成為領導者後,以色列大敗非利士人,百姓享受平安的日子。可惜以色列百姓未有因此而感恩,卻拒絕撒母耳的兩個兒子作領袖。在太平的日子,人漸漸覺得一切理所當然,不知感恩,卻有自己的想法。

 

「耶和華對撒母耳說:百姓向你說的一切話,你只管依從;因為他們不是厭棄你,乃是厭棄我,不要我作他們的王。」(v.7)誰來作人的神?誰來眷顧人的生活?神安慰撒母耳說,百姓自出埃及以來也一直這樣厭棄神。人會為自己的將來作許多打算,反映心中對神沒有安全感,信不過神。面對前景不明,人的信心容易動搖。然而,一切會過去,只有神永遠不會過去。

 

「故此你要依從他們的話,只是當警戒他們,告訴他們將來那王怎樣管轄他們。」(v.9)人以為有自由選擇自己的君王,但其實君王會管轄他們,讓他們失去自由。神要撒母耳告訴他們將來要承擔這個選擇所帶來的後果。

 

二、神要百姓知道立王的代價 (v.10-22)

 

「管轄你們的王必這樣行:他必派你們的兒子為他趕車、跟馬,奔走在車前;又派他們作千夫長、五十夫長,為他耕種田地,收割莊稼,打造軍器和車上的器械;」(v.11-12)他們的兒子需要入伍成為千夫長和五十夫長,不打仗時為王耕田種地,也要預備軍糧、兵器等,國家的財產也會被用作軍事用途。

 

「必取你們的女兒為他製造香膏,做飯烤餅;」(v.13)他們的女兒要成為宮女,為王做飯。「也必取你們最好的田地、葡萄園、橄欖園賜給他的臣僕。」(v.14)以前沒有國家體制之前,並沒有臣僕。百姓可以享用自己耕田的出產,但日後將有官員來到他們的地方收取農作物,甚至管轄他們的田地。

 

「你們的糧食和葡萄園所出的,他必取十分之一給他的太監和臣僕;又必取你們的僕人婢女,健壯的少年人和你們的驢,供他的差役。你們的羊群,他必取十分之一,你們也必作他的僕人。」(v.15)這些就是立王要付上的代價。當這制度建立以後,一切不能逆轉,王的權力會愈來愈大。到那時,百姓即或哀求神,神也不會應允。然而,百姓仍然堅持要立君王,想靠領袖來保護自己、為自己發聲,「有王治理我們,統領我們,為我們爭戰」(參v.20)。

 

「耶和華對撒母耳說:你只管依從他們的話,為他們立王。撒母耳對以色列人說:你們各歸各城去吧!」(v.22)神容讓百姓們立王,然後告訴他們各自回家去吧,看看日後事情怎樣發展,看日後他們怎樣付上代價。神三次告訴撒母耳要聽百姓,其實祂知道整個歷史的發展,知道以色列人擔當不起那代價,最後甚至會亡國。

 

神已經預備救贖的方法,一切對神來說並非偶然,祂也並非在沒有預備下來補救,祂早已知道一切。若我們是當代的以色列人,仍然要順服,把自己交託給神。每個人不知道明天會如何、前路會如何,我們選擇用自己的方法,還是交託給神?願主祝福我們選擇倚靠祂。■【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