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 撒母耳記上 6

神的約櫃上升,我們應當敬畏

 

在上一章,神的約櫃親自與大袞廟的偶像爭戰,並且大大得勝,足以令非利士人全城驚慌,使他們經歷從神而來的審判。在今天這章,神的約櫃再次行動,為讓全地敬畏神。神親自掌權,可以決定何時上升,何時留下。

 

一、約櫃親自上升,上帝配得全地敬畏 (v.1-16)

 

當耶和華的約櫃在非利士人之地七個月,非利士人遭了各式各樣的災禍,以致第1-6節共出現了五個「為什麼」。他們因為不認識耶和華,所以問祭司和占卜的當向耶和華的約櫃怎樣行?用何法將約櫃送走?為何神的手不離開他們?要用什麼祭祀或儀式?應當用什麼祭來賠罪 (參v.1-4)?雖然非利士人的問題一個接一個,但他們一直都問錯了問題—他們很想解決災禍,卻沒有認識到災禍為何發生。他們花了七個月的時間才認識到耶和華是真神!

 

非利士人把約櫃放在廟裡,把耶和華看作眾神之一,完全沒有看見祂是唯一的、聖潔的和創造的。他們某程度上也算敬畏神,但卻是放錯焦點的敬畏。他們只想知道如何離開咒詛讓非利士人蒙福,卻從來沒有認識耶和華神。在他們的民間宗教中,面對什麼樣的災禍就用黃金造成該物像來獻給那偶像,所以他們面對痔瘡、鼠疫和農作物失收問題,想造五個金痔瘡和五個金老鼠獻給神,求神能放過他們(參v.4)。由此可見他們只是用民間的宗教來解決問題,而非真正認識神!

 

「你們要看看:車若直行以色列的境界到伯示麥去」(參v.9a),「直行」的原文是上升。非利士人這樣說:現在應當造一輛新車,將兩隻未曾負軛有乳的母牛套在車上;若車能繼續上升,就能試驗神是真的,這些災禍真的從耶和華而來(參v.7-9)。新車和母牛都是財產,但只要能送走災禍,他們都不在乎。果然,車就往(原文同樣是上升)伯示麥去(參v.12)。由此可見,第9和12節都說神的約櫃是親自上升,神是配得敬畏的!在大自然界中,母牛是不會離開牠們還需要乳養的牛犢,但這兩隻母牛竟然不約而同地專注走向以色列地,可見這是一個約櫃親自上升的神蹟。同樣地,作者想透過這個神蹟告訴當時被擄的以色列百姓:一切主權在神手中。即使約櫃被擄,它也有能力自己歸回以色列,因為神會親自出手!

 

伯示麥人約書亞看見約櫃,就向神獻祭(參v.13-15)。伯示麥是一座利未城,所以約書亞是一位利未人,可是當時的利未人也不真正認識神。利未人把車劈了當柴燒,並用母牛作祭牲獻燔祭(參v.14);但利未記一章3節已說明獻燔祭要用沒有殘疾的公牛。當時的利未人並沒有太多思考,只是看見約櫃回來了,就用自己的方法獻祭。他們不是用自己的祭牲,也沒有採用神的方法獻祭,即使是利未人也沒有真正認識神!

 

二、利未之家沒有敬畏,約櫃再次上升 (v.17-21)

 

在非利士人眼中,他們看見載著祭物的約櫃自行回到以色列地伯示麥,充滿驚訝,他們認識耶和華是真神,卻仍跟祂沒有關係。「這磐石是放耶和華約櫃的」(參v.18),只是一段歷史,對非利士人而言沒有改變,因為他們沒有真正認識約櫃之上有位聖潔的神。然而,更重要的是那群伯示麥人的回應。

 

「耶和華因伯示麥人擅觀他的約櫃,就擊殺了他們七十人;那時有五萬人在那裡。(v.19a)」原文是七十人加五萬人。相信這七十人是當時在伯示麥的地方領袖,其餘的五萬人就是民眾。利未之城、利未之家,七十位領袖擅觀神的約櫃—他們當時已沒有真理,如同外邦人,信仰只是出於好奇。神的約櫃一直是放在至聖所裡,甚至還有很多遮擋,不可直觀,因為約櫃是聖潔的,要讓人從心裡敬畏。約櫃代表神的同在,人是如何對待神的同在呢?在舊約中,當神經過時,沒有人能直觀祂;哪怕只是看見神的背影,已經要跪下,因為已是莫大的恩典。從來沒有人能面對面觀看神的同在!但這群伯示麥人看見約櫃,只覺得機會難得而想看清楚,看清楚裡面是否真的有一位上帝?這位神是真的嗎?很想看見約櫃是否當真靈驗。他們出於好奇的信仰使他們擅觀約櫃,結果這座利未城死了五萬零七十人,他們所受的審判比起亞實突地非利士人所受的更大。神對利未人的要求更高,因為他們應當認識神的律法、應當以敬畏的心對約櫃,可惜他們沒有。

 

當他們哀哭之後,伯示麥人說:「誰能在耶和華這聖潔的神面前侍立呢?」(參v.19-20)這同樣也是今天神對我們的提問。外邦人會問如何才能離開咒詛?想不到伯示麥人也同樣在問這問題:如何才能送走約櫃(參v.20)?利未人也不認識神,他們的信仰已和民間宗教沒有分別。

 

「這約櫃可以從我們這裡送到誰那裡去呢?」(v.20b)這裡的「送到」原文也是上升,約櫃既有主權,就求它繼續上升。於是打發人去見基列‧耶琳的居民,說:「你們下來將約櫃接到你們那裡去吧」(參v.21)!這裡的「接到」同樣也是上升的意思。神的約櫃有上升的主權,人無法掌握,伯示麥人想要送走約櫃,而神會自己選擇敬畏祂的人;神有親自的主權,而且祂的同在輕慢不得。最後神選擇在基列‧耶琳這地停留。過了二十年,以色列全家都傾向耶和華(參撒上7:2)。■【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