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 彼得後書3章

終極審判,人人面對

這是彼得後書的最後一章,代表了他末後的話語,彼得後書是他殉道前最後寫的經卷,所以是最重要的。他提出了一個問題,就是「主要降臨的應許在哪裡呢?」(參v.4),這是他要解的最後一道題目,也是我們每一個人要解的題目。為什麼有這個問題呢?提出這個問題的目的是什麼?問的人因為天天過得差不多,已經過了幾十年,所以才問主要降臨的應許在哪裡呢?對基督徒來說已經過了幾十年,但主要降臨的應許都沒發生,對猶太人來說,這個問題已經提出了兩千年,但都好像未有事情發生,所以這個話題好像不太重要。

其實,主會再來及不會再來到底有什麼差別呢?若主既然不會再來,我們就不用向祂交帳了,那麼就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問題就在這裡。

是誰問「主要降臨的應許在哪裡呢?」,就是「該知道在末世必有好譏誚的人隨從自己的私慾出來譏誚說。」(參v.3),就是喜愛嘲笑人及論斷人的人,連神說的話都會嘲笑,所以在上有權柄的,包括政府官員、上司及身邊的人,他都會嘲笑。他真正的目的,其實是想做他想做的事,就是隨從自己的私慾,因為他覺得不用向神交帳,所以彼得在第5節說他們是「故意忘記」。「忘記」原文是「無知」,他們是無知的,因為曾經有大洪水的審判。神也說以後也不會用洪水去滅絶全地了,大家是不是想這樣就安全呢?原來沒有了「水」卻有「火」,所以都是一樣的,神都是看著我們所有的人。

「…直留到不敬虔之人受審判遭沉淪的日子…」(參v.7)就是說那天會到,而且會有審判。這個問題有時會被人誤導,就是天天都一樣,說了兩千年,耶穌都沒再回來,好像這問題與我無關。其實,即使主不會再來,我們也要見祂,要麼我們提早見祂,要麼祂來見我們,其實是一樣的。譬如說耶穌原定是五十二年或七十年後再回來,結果沒有回來,但可能我們三十年後已跟祂報到了。講主再來講了二千多年,好像都沒有用,但其實是很有用的。

我們做傳道人常常要去安息禮拜,就知道其實死亡跟我們很接近,我們周遭的親人也是這樣,旁邊有很多人不斷地向主報到,根本主未再來前,我們已跟祂報到了,所以重點是無論主是否再來,我們都要見祂的,我們都要面對審判,這是第1至7節說的。

第8至13節是解釋說,為什麼主還未回來呢?「主所應許的尚未成就,有人以為他是耽延,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v.9)神未回來,是為了我們有更多的預備,有更多人悔改,這是主的寬容,祂隨時都可以回來,但祂覺得我們未有預備好,所以祂就等,一等就等了兩千年。若神回來的時候,我們都未預備好,例如現在全球有七十億的人口,根據統計,信耶穌的只有二十幾億,若現在主回來,剩下的五十億人都是歸撒但的了;又假設明天主回來,中亞中東信主的人很少,連百份之一人也沒有,那些人怎麼辦呢?福音從西向東走,由美洲﹑歐洲至亞洲,是繞地球一圈的,照這個時間表來說,中國一定會成為宣教的國家,帶來中亞及中東的復興,到時主便會再回來的,照聖經的理解是這樣說。所以,可能我們在主再來前,已先向耶穌報到了。

若主真的來了,我們應該怎樣回應呢?第14至18節,「親愛的弟兄啊,你們既盼望這些事,就當殷勤,使自己沒有玷污,無可指摘,安然見主;」(v.14)我們要努力讓自己聖潔,使生命更像神,要把力量放在這個上面。

很多人對基督徒的生命有不同的看法,有一種人對基督徒的概念是信了基督,便可上天堂,所以將來有些人會上天堂,有些人會下地獄,這類的人心裡都是很矛盾的,因為只有兩種狀態,會很羨慕那些年老才信主的,那些人吃喝嫖賭,作惡多端,但年老才信主,可以上天堂,跟我是一樣的。但我呢?我由小到大信主,什麼想做的事都不會做,現在老了,也不敢做了,所以就很生氣,這個是二元化的概念。

我也曾聽過有些牧者說基督徒的三個階段,就是「得救、得勝、得賞」,有些得救的人,在天上會哀哭切齒的,因為他有很多時間做主工,卻沒有做。得救之後,我們要生命得勝,以此去見主耶穌,然後要得賞賜。做主工當然會得賞賜,牧養是有賞賜的,拿一杯水給一個小子是有賞賜的,所以在地上做的事,將來在天上是有賞賜的。

一個整天只問是否拿到門票的人,是很難得著賞賜的。聖經上說,天國是努力進入的,努力的人就得著了(參太11:12),天國跟天堂不太一樣,就是得救是免費的、憑信心的。其實,得救不是免費的,只因耶穌替我們付了代價,所以對我們來說是免費的。當我們得救了以後,要繼續進入神的國時,我們會經歷很多的艱難。我們信主後仍然在教會聚會,是因為知道將來有審判,我們要有得勝的生命,並且最終會得賞賜。

彼得沒有再說要多作主工,他說的只是一個得勝的生命。我們經歷審判時,即使之前作了多少工,審判的火一燒,很多工都沒有了,只有金銀寶石之工才會留下來,這些工是由我們得勝的生命發展出來的,所以彼得才說,把生命顧好,接下來所做出來的都是好的。彼得愛主,跟隨主到底,最終追求的是使自己沒有玷污,無可指摘,安然見主(參v.14)。我們若想做到這一點,就要有得勝的生命,就要先對付自己的生命,先通過配偶﹑權柄這一關,因為若無法愛看得見的弟兄姊妹,就很難愛看不見的神。我們若無法安然地與配偶和權柄相處,就很難安然見主。

「你們卻要在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和知識上有長進。」(參v.18)簡單來說,就是不斷地認識神,與神有更多的接觸,在接觸的過程中去了解祂,在神的恩典中不斷突破。■【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