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 彌迦書 7

在世界最黑暗的時刻,經歷「有何神像」的神施恩

 

世界在這兩星期內發生了很多大事,其中包括以色列和伊朗的戰事,而剛好神在這時間向我們啟示彌迦書,我覺得很有神的心意。當戰事爆發我們就讀彌迦書,它正是在列國戰爭快將爆發時寫成,也正是北國以色列要面對最黑暗的審判之際。這時,彌迦起來說神的靈在他身上,他有力量、智慧、能力、勇氣來宣講以色列的罪。他的工作便是作君尊的祭司,在黑暗時代帶領以色列回轉,讓神的怒氣可以消滅。

 

今天我們在世界的動盪中,神同樣使用我們如同彌迦一樣。我們面對社會的不公義、國際關係緊張、Z社會黑暗沒有出路,但神的靈在教會裡,讓我們說明世界的問題。不是去批評論斷,而是帶來回轉和復興!原來我們可以起來守望代求,為當權者禱告,這也是彌迦在距今大概2700多年前所做的事。今天來到最後一章,彌迦甚至把自己的名字寫進經文裡—「神啊,有何神像你,赦免罪孽……」(v.18)「有何神像你」正是Micah(彌迦)的意思。彌迦知道「何神像你」是他的呼召,所以用這個來總結整卷彌迦書。

 

彌迦書講述社會和世界的黑暗,它並非在個人層面,而是從世界層面出發。而這卷書的結尾,提到神的屬性—喜愛施恩(Delight in Giving Mercy);彌迦告訴我們,世上沒有任何一股勢力像神一樣如此喜愛施恩。所以,世界縱然黑暗,神卻是很喜愛施恩,我們必看見盼望和拯救!

 

一、世界的黑暗 (v.1-7)

 

這段講述以色列的光景,同時也是現今的世界局勢。「哀哉!我好像夏天的果子已被收盡,又像摘了葡萄所剩下的,沒有一掛可吃的;我心羨慕初熟的無花果。」(v.1)這裡用了果園作比喻。原本是夏天應該盛放果子的果園,現在卻甚麼也沒有了,沒有希望、沒有出路也沒有生命,只剩下羨慕曾經擁有的初熟無花果情況。

 

社會為何會變得如此糟糕?第2-4節講到當權者的敗壞。「地上虔誠人滅盡;世間沒有正直人;各人埋伏,要殺人流血,都用網羅獵取弟兄。」(v.2)這世界只講求利益,朋友和弟兄對他而言如同獵物一樣, 隨時可以被利用,甚至輕視他們的性命。第3-4節是對當權者腐敗的評擊—「…君王徇情面,審判官要賄賂…」(v.3)、「他們最好的,不過是蒺藜;最正直的,不過是荊棘籬笆。」(v.4a)當時最好的官員不過是很低級的植物,還要帶刺的。荊棘蒺藜生長之處,便無法再使用那地方,對葡萄園沒有任何正面作用,卻已經是最高質素的官員了。當權者不過利用自己的權能來謀取暴利,可想而知當時的政府是如何黑暗!

 

「不要倚賴鄰舍;不要信靠密友。要守住你的口;不要向你懷中的妻提說。因為,兒子藐視父親;女兒抗拒母親;媳婦抗拒婆婆;人的仇敵就是自己家裡的人。」(v.5-6) 這裡看見家庭和關係的崩壞。本來可親近的人都出賣自己,連無價的親情都可變作利益的買賣,所以彌迦說不要相信家裡人,因為當時社會已經完全敗壞。這種家庭的黑暗、社會的黑暗,在彌迦眼中是罪帶來的結果!在人來看,這黑暗是使人絕望的,但第7節彌迦用一個小結來結束—「至於我,我要仰望耶和華,要等候那救我的神;我的神必應允我。」(v.7)他知道不是看見黑暗就只會「哀哉!哀哉!」,而是要連結與神和等候,知道神必有祂的時間來施行拯救。所有黑暗是有期限的,絕不會是永久狀況!

 

二、神賜救恩 (v.8-13)

 

彌迦在第8-9節帶領我們進入光明,因為這裡2次提到光。彌迦說:「我的仇敵啊,不要向我誇耀。」(v.8a)當時的經文是指向亞述,因為亞述已明言要鏟除北國,然後再攻陷南國,勢不可擋。所以,在世人角度看亞述,認為她不會輸的;但從神的角度,向對世人說:「你不要誇耀!」雖然亞述要攻打的國家已經跌倒,但這些國家會再起來;以色列雖在黑暗中,但耶和華會成為我的光(參v.8b)。「他必領我到光明中;我必得見他的公義。」(v.9b)公義是彌迦書很重要的主題;這個公義是在神的約中,而不是法律上的公義。神是公義的神,因為祂是守約施慈愛的神,所以無論以色列多差勁,神都會按照約定去愛他們,故此神是公義。因為神曾經答應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緣故,祂必須成就祂的應許,所以彌迦充滿信心宣告必會看見神的公義!

 

雖然我們要等待神的拯救,但祂必為我伸冤,必領我到光明裡(參v.9b)。在日子到的時候,祢的牆垣必重修,祢的境界必開展。並且人要從亞述、埃及等不同的地方,歸到祢的山耶路撒冷那裡(參v.11-12)。這裡說到神應許的復興,但前提是我們必須知道祂是拯救我們的神,惟有祂是出路。

 

三、神的屬性和應許 (v.14-20)

 

「求耶和華在迦密山的樹林中,用你的杖牧放你獨居的民,就是你產業的羊群。」(v.14a)彌迦求神親自牧養以色列人。而第15-17節說到耶和華必然拯救他們出來—「我要把奇事顯給他們看,好像出埃及地的時候一樣。」(v.15b)、「列國看見這事就必為自己的勢力慚愧;」(v.16a)列國便是當時的亞述和巴比倫,他們意圖霸佔以色列來增大自己的勢力。但耶和華卻要把奇事彰顯給他們看,如同當時以色列奴隸如何戰勝法老而出埃及;同樣地,以色列雖微小,也能從大國的爭奪中脫頴而出,勝過他們的控制。我覺得彌迦這樣的宣告很重要,我們正要祈求神這樣的奇事要顯明在如今的局勢裡。

 

最後的18-20節,我覺得是彌迦書的其中一個重點—用神的屬性和應許作結語。「神啊,有何神像你,赦免罪孽,饒恕你產業之餘民的罪過,不永遠懷怒,喜愛施恩?必再憐憫我們,將我們的罪孽踏在腳下,又將我們的一切罪投於深海。」(v.18-19)彌迦很清楚北國的下場是自找的,但同時他也知道神很容易忘記人的罪。彌迦藉著神的屬性,在黑暗世界裡宣告一個信息:當以色列人回轉,神巴不得把他們之前所有的過犯都丟到海裡。而且提出神的屬性是不永遠懷怒,喜愛施恩,這完全是出埃及記33章所說的。

 

所以,來到彌迦的歷史場景,他便說:「這世上還有哪個勢力能像神一樣?」要投靠地上的勢力,必須付出很多利益才會被理會,但神卻是白白向我們施恩,又把難以赦免的罪全掉進深海。最後,「你必按古時起誓應許我們列祖的話,向雅各發誠實,向亞伯拉罕施慈愛。」(v.20)我們能看見神的慈愛、守約的性格,是大於祂的審判、人的問題、世界的黑暗。當時國家都要滅亡之際,但彌迦還能以此作結,因為他真知道神才是最大的!神也在等待我們作這樣君尊祭司的角色,在黑暗裡發聲,把神的公平公義帶進世界。■【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