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何神像祢
彌迦書預言發出後的20年,北國已被亞述所滅;南國猶大王希西家看見預言的真實性,便開展了一段信仰復興時期。可見彌迦書是非常具備先知性的,在事情還未發生之先,已把所有問題和結果都說出來了。這也是我們思想彌迦書時要留意的地方。
彌迦書的時代背景,是在猶大王約坦、亞哈斯、希西家在位的時候(參v.1a)。作者用南國的時間線,所以他是一位南國的先知;但他發的預言,無論南國猶大和北國撒馬利亞都有論及。另外,約坦王、希西家王都是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但亞哈斯王卻是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換言之彌迦身處的年代信仰起伏,時好時壞。
此外,彌迦書的上一個書卷是約拿書,也是有點特別的。約拿向尼尼微發出審判,指再過四十天尼尼微城就要傾覆了,所以從王到大臣甚至牛羊都悔改了;悔改使審判延遲而帶來彌迦時代的和平,有差不多四十年的平安。之後,悔改的亞述再次轉向世界,以更強勢方式出現,橫掃全地,便滅了北國及把南國作她的附庸國。就在這個時間點發生之前,神便興起彌迦。
一、神要從聖殿見證全地的不是 (v.1-7)
「萬民哪,你們都要聽!地和其上所有的,也都要側耳而聽!主耶和華從他的聖殿要見證你們的不是。」(v.2)雖然沒有人是完美,但這裡強調神要從祂的聖殿來見證你們的不是。「看哪,耶和華出了他的居所,降臨步行地的高處。」(v.3)神離開祂的聖殿(祂的居所),然後踐踏全地,審判全地。亞述來襲令北國很緊張,但她不尋求神反而與看似強大的亞蘭結盟,以為能對抗亞述的踐踏。在這樣的混亂局勢中,神從聖殿出來,說祂是戰勝全地的,步行在地的背上,因為全地都在神之下。祂從聖殿出來,說明問題出在聖殿—信仰出現本質性問題!
「眾山在他以下必消化,諸谷必崩裂,如蠟化在火中,如水沖下山坡。」(v.4)如同神在西乃山降臨,整個山都冒煙,全部消化了。「這都因雅各的罪過,以色列家的罪惡。雅各的罪過在哪裡呢?豈不是在撒瑪利亞嗎?猶大的邱壇在哪裡呢?豈不是在耶路撒冷嗎?」(v.5)從以色列分裂開始,北國耶羅波安擔心百姓往耶路撒冷敬拜神,導致資金和人心都流向耶路撒冷,長久下來北國終將滅亡;於是他製造金牛犢取代耶和華,更在但和伯特利設立祭壇當作聖殿,又用不是利未支派的人作祭司,甚至擅自定立節期……一步一步把信仰分開,最終招致神從聖殿出來施行審判。北國的問題從聖殿開始;如此類推,倘若教會不走在神的心意中,整個社會將出現動亂和荒謬。北國的興起原是神的允許,但她卻轉移重心不再倚靠神,反而抓住人和錢與神劃清界線,另立一個仿冒的神取代耶和華。結果,整個北國變成拜偶像,自招審判。
神開始對北國的光景,說出了很清楚的點—「他一切雕刻的偶像必被打碎;他所得的財物必被火燒;所有的偶像我必毀滅;因為是從妓女雇價所聚來的,後必歸為妓女的雇價。」(v.7)北國的問題,源於聖殿有偶像,所以這偶像應當被毀滅。但整個概念被稱為「妓女的雇價」,因為神視作拜偶像為姦淫;她沒有與獨一的神維持關係,而是另找一個偶像。只是彌迦把它講解得更通透,用「妓女的雇價」來表達北國只要錢不要關係,這也是耶羅波安所想的,為利益與神切斷關係。待將來被亞述毀滅時,北國的所有財寶又回到亞述所拜的神廟中,所以是從「妓女的雇價」回到「妓女的雇價」。我們也要好好思想信仰的本質,到底是追求利益?還是想更認識神與祂緊緊相連?
二、遠離世界風俗才得醫治 (v.8-16)
「先知說:因此我必大聲哀號,赤腳露體而行;又要呼號如野狗,哀鳴如鴕鳥。」(v.8)我相信是先知性的預表,表達他們被擄時的光景。「因為撒瑪利亞的傷痕無法醫治,延及猶大和耶路撒冷我民的城門。」(v.9)對北國而言,他們拜金牛犢已經兩百多年,所以神說是無法醫治,必定亡國。而南國本來是沒問題的,但因為沒有與北國劃清界線;尤其是從約沙法王的兒子娶了亞哈的女兒開始,南北國的關係便分不開了,禍患便延及猶大和耶路撒冷的居民了。雖然北國和南國都受到審判,但問題的本質卻不一樣!
由第10節開始有很多預表。「不要在迦特報告這事,總不要哭泣;我在伯亞弗拉滾於灰塵之中。」(v.10)「迦特」和「報告」的發音相似;「伯亞弗拉」解作塵土之家,所以說「在伯亞弗拉滾於灰塵之中」,幫助當代人更易明白。接下來全是這種模式,就不研究那些內容了。
這段的重點是南國沒有與撒瑪利亞劃清界線,換言之與誰連結是很重要的!南國因為北國這位壞朋友,最後連自己的信仰也喪失了;她沒有認清楚信仰的本質,是因為她沒有好好跟隨神。北國因為妓女的思維,沒法好好跟隨神;而南國因為沒有與壞朋友保持距離,她便逐漸沉淪。國家這樣,人也是這樣!國家可能要用數百年時間把這些事演繹出來,人可能要用五年、十年、三十年把事演繹出來,總之我們要緊緊抓住神。當我們與神對齊,才會真的看見自己的諸多問題,才能處理變成更好的生命。■【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