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領我們進入幔內
基督為我們受苦得榮耀,是大祭司,領我們進入幔內,到天上神的面前,我們應該如何回應呢?
一、基督一次獻上,我們成聖永遠完全 (v.1-18)
「律法既是將來美事的影兒,不是本物的真像,總不能藉著每年常獻一樣的祭物叫那近前來的人得以完全。」(v.1)律法是將來要發生的美事之影子,並不是美事本身的形像;這個美事在新約而言就是我們能被帶到神的面前,進入天上的會幕成聖,且永遠完全。基督為我們走過這條受苦的道路獻上自己,就帶領我們進到施恩座,到達天上的會幕那裡,也是將來要成就的一切美事。「若不然,獻祭的事豈不早已止住了嗎?因為禮拜的人,良心既被潔淨,就不再覺得有罪了。但這些祭物是叫人每年想起罪來;因為公牛和山羊的血,斷不能除罪。」(v.2-4)律法是叫人每年都要常常獻祭。為何要每年去獻上呢?正是因為這個祭並不完全,因為律法並不是美事的真像。
既然公牛和山羊的血不能潔淨我們的罪,那甚麼才能使我們得潔淨呢?「所以基督到世上來的時候,就說:神啊,祭物和禮物是你不願意的;你曾給我預備了身體。燔祭和贖罪祭是你不喜歡的。那時我說:神啊,我來了,為要照你的旨意行;我的事在經卷上已經記載了。」(v.5-7)這是引用詩篇第四十篇的6-8節:「祭物和禮物,你不喜悅;你已經開通我的耳朵。燔祭和贖罪祭非你所要。那時我說:看哪,我來了!我的事在經卷上已經記載了。我的神啊,我樂意照你的旨意行;你的律法在我心裡。」「開通耳朵」是指順服神的話,而對比新約就由耳朵擴展到整個身體,指我們全人的順服聽命,願意照著神的旨意而行。
「以上說:祭物和禮物,燔祭和贖罪祭,是你不願意的,也是你不喜歡的(這都是按著律法獻的);後又說:我來了為要照你的旨意行;可見他是除去在先的,為要立定在後的。我們憑這旨意,靠耶穌基督,只一次獻上他的身體,就得以成聖。」(v.8-10)燔祭和贖罪祭並不是神想要的,神要的是人順服聽命,而律法只是為給人看見自己的罪,所以律法並不是美事的本體;神要的祭是順服的祭,是人聽從祂的話、按著祂的旨意而行。所以基督來順服神的旨意而行,就是除去律法的影兒,立定美事的真體,讓我們靠著基督進入至聖所,到達天上的會幕來到神的面前。神為我們預備了基督的身體,而基督在祂的身體上完全的順服,為我們獻上自己,所以祂身體一次的獻上就使我們得以成聖,來到神的面前!
「凡祭司天天站著事奉神,屢次獻上一樣的祭物,這祭物永不能除罪。但基督獻了一次永遠的贖罪祭,就在神的右邊坐下了。從此,等候他仇敵成了他的腳凳。因為他一次獻祭,便叫那得以成聖的人永遠完全。」(v.11-14)基督獻上的是終極的祭,叫我們永遠完全;基督已經完全得勝,我們靠著祂也可以進入完全的得勝中,永遠完全。既然基督已是最終的祭物,那就不再需要其它的祭物了(參v.15-18)。「這些罪過既已赦免,就不用再為罪獻祭了。」(v.18)神在耶穌基督裡要赦免我們一切的過犯。因為耶穌是神的兒子,所以祂獻的祭是永遠有果效的,叫我們的罪永遠被除去,所以就不再需要為罪獻其它的祭了。
二、堅持所認信的盼望 (v.19-25)
「弟兄們,我們既因耶穌的血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是藉著他給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從幔子經過,這幔子就是他的身體。」(v.19-20)耶穌的身體原來是天上的幔子,祂為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叫我們得以進入至聖所。當基督的身體願意為我們擘開時,就好像地上的幔子裂開一樣,使人不單能進入地上的聖所,也能進入天上的聖所。「並我們心中天良的虧欠已經灑去,身體用清水洗淨了,就當存著誠心和充足的信心來到神面前;」(v.22)耶穌的寶血洗去我們一切天良的虧欠,完全地潔淨我們,恢復神所造的形象,成為生命樹,帶領萬物歸向神,叫神得榮耀。
既然基督為我們成就這一切,我們就當存著誠心和充足的信心來到神面前,也要堅守我們所承認的指望,就不致動搖(參v.22-23)。因為神是信實的,所以我們堅守我們最初確認的指望:基督受死救贖我們,並且復活帶領我們到神的面前。我們都明白和進入,但今天面對很多試探和試煉時該怎麼辦呢?我們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參v.24),這是勝過苦難的一種方式,也是勝過世界引誘的一股力量。「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既知道(原文是看見)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v.25)當時有些人已經停止聚會,不回教會,如同今天的光景一樣;我們應當不可停止聚會,繼續彼此相顧扶持,彼此堅固,不要效法那些已經離開的人一樣。
三、在受苦中也不要離開救恩,而要堅持盼望 (v.26-39)
在教會中不可停止聚會,就是說不可離開耶穌;我們的信是要進入耶穌,而不是光聽然後跟隨這個世界。我們要堅持這個盼望繼續往前行,因為主會審判,只要離開了耶穌就不能得救(參v.26-31)。另外,我們要彼此相勸、相顧和相愛,一起走過苦難的日子,這是神在我們中間的心意(參v.32-39)。
「我們卻不是退後入沉淪的那等人,乃是有信心以致靈魂得救的人。」(v.39)作者勉勵我們不要退後,就是不要離開,應當繼續留在教會中、在信心裡、在基督裡,我們成為聖潔,永遠完全。■【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