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 出埃及記 30

香壇、洗濯盆、贖罪銀、聖膏油和聖香的作法

 

今日會講香壇、洗濯盤、贖罪銀、聖膏油和聖香等。前幾章把約櫃、施恩座、外院、聖所、至聖所等等都講述了,現在是補充香壇,會發現次序好像有點亂,因為是從兩個不同角度出發。銅祭壇是為了顯明人要奉獻和認罪,陳設餅是給人吃的,施恩座讓人知道要領受恩典……這是從人的角度來看會幕的器皿。而今天所提到的香壇、洗濯盆……等等,是從神的角度來看,借用七個會幕器皿來看人要怎樣來到神面前。

 

一、造香壇的法則 (v.1-10)

 

詩篇說:「願我的禱告如香陳列到你面前。」(參141:2),啟示錄又說,這香就是眾聖徒的禱告(參5:8),所以香就是指禱告。人想要靠近神,首先要奉獻,並且必須獻上燔祭,這代表人來到神面前要委身、除罪、感恩,並要尊榮神。我們是用如此心態來穿越過銅祭壇的,所以每個器皿各有其重要性。神又借用香壇的樣式來教導人—「 這壇要四方的,長一肘,寬一肘,高二肘;壇的四角要與壇接連一塊。」(v.2)我們向神禱告,如香陳列在祢面前,而這香是放在香壇裡面的。香壇預表我們人,也借此讓我們知道一個禱告的器皿該當如何?首先,香壇是長和寛各一肘,所以禱告的人要方方正正。其次,香壇高二肘,剛好比約櫃高一肘,這好像在說禱告要高過律法,否則會變成控告人。我們要高過律法層面來禱告,要為人代求神的恩惠憐憫,這才是香壇比約櫃高的意義。

 

其次,是香壇的位置—「要把壇放在法櫃前的幔子外,對著法櫃上的施恩座,就是我要與你相會的地方。」(v.6)它在聖所裡面,卻在幔子外,因為幔子內就是至聖所了。所以禱告的基本概念是進內屋並關上門,禱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另外,香壇在幔子外,是離至聖所最近的,故此可以說禱告是離神最近的距離,只要一禱告就靠近神。但到了希伯來書時,香壇被算放在幔子內(參9:3-4),這可能是因為耶穌受死時幔子裂開,讓神與人的關係能更進一步,因為沒有幔子阻隔。

 

第7-8節提到大祭司早晚都要點這香。原來不是受洗後就自動成為祭司,因為祭司有他的樣式,而其中之一是早晚燒香;所以我們學習成為君尊的祭司,要早晚來到神面前禱告。「在這壇上不可奉上異樣的香,不可獻燔祭、素祭,也不可澆上奠祭。」(v.9)人來到神面前自有它的次序。先要有奉獻的心志,所以有銅祭壇獻燔祭和認罪,這樣可以靠近神;然後一直靠近直到香壇的位置,經文特別提醒此壇不能獻其它的祭,雖然奉獻和尊榮可以靠近神,但這些都沒辦法再靠近神,只有禱告和敬拜可以。這些都可以幫助我們思想禱告的內涵,並且讓我們明白靠近神時應當如何!

 

二、贖價銀的法則 (v.11-16)

 

「你要按以色列人被數的,計算總數,你數的時候,他們各人要為自己的生命把贖價奉給耶和華…」(v.12)因為每人都是神所救贖的,所以人人都要付贖價給神。而贖罪銀的價值是固定的,經文提到是半舍客勒;而且第15節特別強調富足的不可多出,貧窮的也不可少出,各人要出半舍客勒。換言之,每個人的價值在神來看都是一樣的,都是同樣寶貴而且被神買贖的!神透過這些條例來表達祂的概念。

 

三、洗濯盆的法則 (v.17-21)

 

「你要用銅做洗濯盆和盆座,以便洗濯。要將盆放在會幕和壇的中間,在盆裡盛水。」(v.18)這裡有兩個特別之處。一、洗濯盆是放在會幕和壇的中間,等於靠近神是有一條線在中間,若要過去必須經過洗濯盆,洗手洗腳後才能過去。「他們洗手洗腳就免得死亡。」(v.21a)所以,靠近神是有一段過程的,有一條重要的分割線就是洗手洗腳,沒洗就會死亡。二、不同於金燈臺或香壇都有規定,但洗濯盆沒有尺吋,預表洗濯盆沒有規範,所以盛多少水也同樣沒有限止。洗手洗腳是一個潔淨的水,這水是無限量的!來到神面前,我們都要思想一下自己的手和腳,不該做的事不要碰,不該去之處也不要踏足,要乾乾淨淨。不止每次服事神時都要處理這些,平日也不能鬆懈,以免迎來大爭戰。洗濯盆是給祭司用的,等於祭司要服事神時要洗手洗腳,作君尊的祭司更應如此!

 

四、聖膏油的法則 (v.22-33)

 

前面所說的都是會幕的器皿,包括祭司的服裝……等等,當一切按照神的樣式做好後,這些器皿都要抹上聖膏油,這樣才成聖(參v.26-31)。這油預表恩膏和分別為聖,十分重要,所以神特別吩咐要如何做聖膏油。

 

藉著聖膏油的材料,我們也可以思想一下原因。沒藥(參v.23a),氣味是香的,但味道卻是苦的,這預表基督的死(因為當時塗上沒藥);等於說器皿抹上膏油時要有這成份,身上要帶著基督的死。肉桂(參v.23b),是一種香料,有強化心臟的功能;等於說我們服事神要有強心志。菖蒲(參v.23c),是一種蘆葦,長在沼澤之處;預表生長在亂七八糟的地方仍能正直站立,這是服事神的人應有的特質。桂皮(參v.24a),是驅趕昆蟲和蛇的材料;預表要勝過魔鬼仇敵。最後有橄欖油(v.24b),而橄欖要壓碎才能成油。換言之,我們抹上聖膏油要具備這些屬神特質,也預表聖靈,因為這是神的成份!沒藥、肉桂、菖蒲、桂皮、橄欖油的味道,揉和起來就像神了;我們服事神時,也會有這些經歷。

 

「不可倒在別人的身上,」(v.32a)膏油臨到誰的身上,這是出自神的揀選,所以不可以隨便倒在別人身上。「凡調和與此相似的,或將這膏膏在別人身上的,這人要從民中剪除。」(v.33)調和相似的就是仿冒,等於仿冒聖靈,讓人以為神的工作在那裡,這樣神要把他剪除。

 

五、聖香的法則 (v.34-38)

 

這香是放在香壇裡的,當被點著就等於到了神那裡去;然後神聞到這個味道,就會蒙悅納!「…就是拿他弗、施喜列、喜利比拿…」(v.34)拿他弗是樹的膠質,也是一種沒藥;施喜列是小動物的殼,要把它磨碎;喜利比拿亦是樹的膠質,是脂油也是哀哭的意思。香裡面要有這些味道,那樣神聞起來就會悅納。沒藥的味道;還有可能禱告會遇到爭戰而被壓碎的味道,禱告的够勞就像產難一樣,這是產難之苦;最後是脂油,但字根又有哀哭的意思—流淚禱告。這就是香的味道!

 

雖然我們未必完全清楚明白,因為這是一個奧秘。總之神救贖人,要跟人在一起,但人其實不懂該怎樣跟神在一起,於是神就告訴我們關於面見祂的事,包括擺設要怎樣、穿著要怎樣,並要手腳乾淨。若你想更靠近神,就要好好禱告,而且禱告不要帶著控告,這禱告的味道就是香的味道。這個值得我們不斷思想,求神幫助我們更深明白,好知道神如何與人在一起!■【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