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 出埃及記 17

在無水之處,祭司要站立,成為中保

 

本章有兩個故事:以色列人在曠野沒有水喝(v.1-7)和與亞瑪力人爭戰(v.8-16)。這兩個故事很簡潔,卻具有重大意義。例如,神的名字再一次彰顯,「摩西築了一座壇,起名叫耶和華尼西(就是耶和華是我旌旗的意思)」(v.15)。

 

我們從祭司角度看本章。在這兩個故事中,摩西的角色最為重要,因為他站在神和人中間,讓神的同在臨到人間,以色列人不致在曠野、爭戰和肉體的軟弱上滅亡。這亦是出埃及記的核心信息。往後的篇章亦會提到,耶和華跟以色列人立約時,非並只為建立一個國家,而是建立一個皇家祭司(royal priesthood)的國家,能站在神和世界中間。在立國之前,神讓以色列人經歷沒水喝和爭戰,為的是預備他們的心。

 

神對我們都有祭司的呼召,把人帶到神面前。這些人可能是心靈飢渴、感到絕望或被仇敵攻擊。摩西一次又一次回應這呼召,帶領以色列人過了一關又一關。第十九、二十章是整卷出埃及記的高潮,摩西和亞倫像祭司一樣帶以色列人去到西乃山,與神立約。

 

一、磐石出水(v.1-7)

 

「以色列全會眾都遵耶和華的吩咐,按著站口從汛的曠野往前行,在利非訂安營。百姓沒有水喝。」(v.1)「利非訂」本身指安息之所,如今卻成為「爭鬧」之地(參v.2)。上一章,以色列投訴沒食物,當時只離開埃及一個月,牛羊仍在,他們寧願在埃及吃鍋裡肉,也不願在曠野。在本章,他們投訴沒水喝。「百姓在那裡甚渴,要喝水,就向摩西發怨言,說:你為什麼將我們從埃及領出來,使我們和我們的兒女並牲畜都渴死呢?摩西就呼求耶和華說:我向這百姓怎樣行呢?他們幾乎要拿石頭打死我。」(v.3-4)

 

百姓非常絕望,「所以與摩西爭鬧」(參v.2)。「爭鬧」是查找錯處(fault-finding)的意思,就是在不滿時在權柄身上找出許多問題來。百姓指責摩西的「錯」,帶他們帶離開埃及卻不給他們水喝。摩西站在神和人中間,作了正確的回應:「呼求耶和華」(參v.4)。「耶和華對摩西說:你手裡拿著你先前擊打河水的杖,帶領以色列的幾個長老,從百姓面前走過去。我必在何烈的磐石那裡,站在你面前。你要擊打磐石,從磐石裡必有水流出來,使百姓可以喝。摩西就在以色列的長老眼前這樣行了。」(v.5-6)神吩咐摩西拿著先前的杖,走到磐石那裡。神應許他:我必站在你面前(I will stand before you)。原文意思是,神走在摩西的前面,為他開路,擊打磐石,水流出來,使百姓可以喝。

 

「擊打」原文是擊殺。後來,保羅解作「擊殺基督」,磐石就是基督。基督被殺,有活水流出來,就是聖靈。若用新約的眼光來看這件事,那最終的祭司(the ultimate priest)就是耶穌基督,在乾渴無水之處,聖靈會流出來,滋潤每個渴慕的人。在舊約年代,基督還未降生,神找摩西作中保,顯神蹟。我們身旁也有人活在絕望裡,神揀選我們成為祭司,我們都有呼召帶領他們人遇上活水聖靈。

 

或許,我們也活在絕望之中,但耶和華說:「我必…站在你面前」(參v.6)。這個「站」是站得很穩的意思。摩西清楚知道不是他做了什麼,而是神預備了水在磐石裡,所以,他回應這呼召。我們不要小看自己的身份,或只定睛在環境中,神呼召我們,讓聖靈的能力從我們身上流出去,為神作見證。當我們願意除去舊我,聖靈的能力便會出來,必能改變我們的家庭和職場。

 

二、與亞瑪力人爭戰 (v.8-16)

 

當以色列人十分口渴未完全復原時,亞瑪力人起來攻擊他們。「亞瑪力人」在靈裡解作敵基督,是以色列人永遠的對頭人。由摩西到撒母耳、掃羅、大衛,都是與亞瑪力人爭戰。到以斯帖記的波斯年代,亞瑪力人的後裔哈曼亦企圖滅絕整個以色列民族。所以,「耶和華對摩西說:我要將亞瑪力的名號從天下全然塗抹了;你要將這話寫在書上作紀念,又念給約書亞聽。」(v.14)有一個反猶太、反神子民的靈在亞瑪力族裡。

 

第一個出場阻止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的人,就是亞瑪力人。這是他們離開埃及的第一場爭戰。仇敵會趁我們最軟弱的時候,從後面攻擊我們。申命記提到,亞瑪力人趁以色列人正在喝水、恢復時,從後突襲他們(參申25:17-18)。

 

「摩西對約書亞說:你為我們選出人來,出去和亞瑪力人爭戰。明天我手裡要拿著神的杖,站在山頂上。」(v.9)約書亞第一次出場,下一代是一名將軍,負責挑選將領、士兵起來爭戰,而上一代、即摩西、亞倫,與戶珥則上山頂。「摩西何時舉手,以色列人就得勝,何時垂手,亞瑪力人就得勝。但摩西的手發沉,他們就搬石頭來,放在他以下,他就坐在上面。亞倫與戶珥扶著他的手,一個在這邊,一個在那邊,他的手就穩住,直到日落的時候。」(v.11-12)

 

摩西舉手這動作有人理解為祈禱,他站在神和人中間,把天地連接在一起。他一舉手,神的同在便大大充滿爭戰之地,神的能力被彰顯。摩西舉手也代表高舉神,他呼求神的同在大大充滿這地。最後,約書亞得勝。

 

為了記念這場勝仗,「摩西築了一座壇,起名叫耶和華尼西(就是耶和華是我旌旗的意思),又說:耶和華已經起了誓,必世世代代和亞瑪力人爭戰。」(v.15-16)「旌旗」可以是一面旗幟、一個記號或一面橫幅,在古代文化中也等於外邦人的圖騰,簡單來說是一個代表符號。爭戰時,每個民族都會抬出他們的圖騰來搖旗吶喊,代表這個神的力量會保佑他們打勝仗。所以,在摩西的第一場戰役裡,他和以色列民不需要像外邦人一樣抬出任何圖騰或符號,只要在山頂高舉耶和華,「耶和華是我旌旗」,就能得勝。

 

當仇敵來攻擊我們的家族、職場,我們是否站在高處高舉耶和華?面對家族、職場的問題,不是我們做什麼便可以解決。摩西反而是減少人手,只有幾個人上山。摩西從這些「爭鬧」、問題當中抽身,站在神和人中間,跟神說:我高舉祢,祢是宇宙最大的力量,必能戰勝下面的問題。亞瑪力王來勢洶洶,趁以色列人最口渴時擊殺他們。以色列人全無打仗經驗,約書亞亦是首次作將軍。摩西高舉耶和華尼西作他們旌旗!

 

當我們的家、職場、小組有爭戰、當有仇敵來攻擊時,我們不要衝入環境之中,因為仇敵會利用紛亂的環境分散我們的注意力。我們要去到高點舉手,緊緊抓住神,站在神和人中間向神呼求,神必為我們爭戰得勝。出埃及記從起首到本章,不論是面對法老、過紅海,還是如今的爭戰,全都是耶和華所做的。這要應驗耶和華所說:你必看見我親自拯救以色列人。因此,我們不是要馬上就去解決問題,而是要首先看見和擁抱我們作祭司的身份,就必能夠將一切逆境扭轉,大大經歴神的拯救!■【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