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一首歡然取水之歌
以賽亞書第十二章屬讚美感恩詩。在耶路撒冷的大小街巷裡,或在第七章曾提及的上池水溝頭,或在第八章所談到西羅亞緩流的水,凡有打水的地方,也有婦女歡然地歌唱,排隊等候取水,她們所唱的不再是耶路撒冷城將要毀滅的歌,乃是頌讚感恩的詩歌,因為詩人經歷了神的拯救。
耶路撒冷城曾被亞蘭(敍利亞)與以法蓮兩個火把頭圍困。歷代志下二十八章記載猶大與敍利亞、以法蓮爭戰,猶大軍隊在一日之間折兵十二萬,並有二十萬人被擄去,令亞哈斯王極其懼怕。以賽亞先知帶著兒子在上池水溝頭迎見王,可見水源在戰爭之時非常重要,斷糧斷水往往成為戰敗的原因之一,而當時的猶大因被圍困,也面臨水源逐漸短缺的困境。然而,本章卻描述一幅完全不一樣的畫面,猶大民眾歡欣地排隊取水,婦女心情輕鬆,猶如戰爭已止息。
現在耶和華的救恩已經臨到,因為水源不斷絶,不用害怕被滅了,亞蘭與以法蓮的軍隊已被亞述打敗。作者運用了不少完成式的動詞,例如「他也成了我的拯救」(參v.2)中的 「成了」、「提說他的名已被尊崇」(參v.4)中的 「已被」,表示那一切都已經發生。錫安的居民因此可以揚聲歡呼,歡然取水,耶和華就是他們的水,他們的命脈,他們的拯救。從這角度來看,本章並非一般的感恩詩歌,乃具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這好比以色列民經歷了過紅海的神蹟拯救後,寫成了摩西與米利暗的凱旋之歌(參出15),歌頌神為以色列人所成就的大事,耶和華神勝過埃及一切的軍隊。
本章屬於劫後餘生的讚美詩,猶大面對亞蘭與以法蓮的災劫與威脅,在危急關頭,神差派以賽亞先知勸說亞哈斯王不要靠自己,要向神求一個兆頭,以明白神與他同在。
一、耶和華是我的力量 (v.1-2)
「到那日,你必說:耶和華啊,我要稱謝你!因為你雖然向我發怒,你的怒氣卻已轉消;你又安慰了我。看哪!神是我的拯救;我要倚靠他,並不懼怕。因為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是我的詩歌,他也成了我的拯救。」(v.1-2)經文中的「我」所指的是一位曾經歷亞蘭與以法蓮戰爭的人。以賽亞書第七至十一章描述了這場戰爭,亞哈斯王不願向耶和華神求兆頭,卻在主前735年投靠亞述。亞述於主前733年打敗了大馬色,於722年再攻陷撒瑪利亞,亞述軍隊之強大非人所能想像。當年的亞哈斯王以為別無選擇,必需投靠亞述,但原來亞述乃耶和華所使用的軍隊,「那時,耶和華要發嘶聲,使埃及江河源頭的蒼蠅和亞述地的蜂子飛來;」(7:18)在人來看,戰爭是出於大國的圖謀和野心,但以賽亞先知卻看到,那是由耶和華神所發的嘶聲,神透過亞述揮動祂憤怒的杖。
在撒瑪利亞被攻陷後,猶大終於可以稍為歇息,然而,耶和華對猶大的手仍伸不縮,因為猶大的心仍未歸向神。在經歷這場爭戰的過程中,以賽亞先知及他的群體看見神的手。經文中的「我」指以賽亞或他的群體,是在猶大人中罕見的帶著信心的群體。「你要捲起律法書,在我門徒中間封住訓誨。我要等候那掩面不顧雅各家的耶和華;我也要仰望他。看哪,我與耶和華所給我的兒女,就是從住在錫安山萬軍之耶和華來的,在以色列中作為預兆和奇蹟。」(8:16-18)在耶和華神磨練猶大的日子裡,以色列正面臨亡國,以賽亞的群體卻堅持仰望神。當耶和華掩面不顧雅各家的時候,以賽亞的兒女仍要住在錫安山,作為預兆和奇蹟,以信心繼續跟隨神。
猶大雖然被神教訓,以賽亞的群體仍帶著信心,宣告神是他們的拯救、力量和詩歌。「神是我的拯救」即「希西家」這名字的意思,可見這首詩歌的歌者很可能是希西家王,他是亞哈斯王在危難中所生的兒子,象徵耶西的根這棵樹被砍下以後,可以重新再長出來的希望。
二、因神拯救可以歡然取水 (v.3-6)
第3-6節的「你們」代表錫安女子。詩人揚聲說,錫安的居民啊,當稱謝耶和華,求告祂的名,因為神會垂聽禱告,當在萬民中傳揚神所做的一切。在希西家王的日子裡,當亞述來圍困耶路撒冷的時候,神在一夜間消滅了十八萬的亞述軍隊,亞述王西拿基立甚至匆忙逃回亞述首都,最終更被自己的親兒子所殺。
「你們要向耶和華唱歌,因他所行的甚是美好;但願這事普傳天下。錫安的居民哪,當揚聲歡呼,因為在你們中間的以色列聖者乃為至大。」(v.5-6)神興起了亞蘭和亞述成為攻擊以色列的工具,神也可以把這二國打敗,錫安居民為著神的作為讚美和感恩。
「所以,你們必從救恩的泉源歡然取水。」(v.3)他們一邊打水,一邊歡然感恩,他們曾如鹿渴慕溪水似的,今天可以歡然取水。
看到今天的戰爭和瘟疫,我們或會不明所以,但神是全地的神,是萬軍之主耶和華,並沒有任何情況會偶然發生,祂掌管一切。願神的旨意成就,願全地也歸向祂。■【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