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效法舊無花果樹虛假的宗教
第二十一至二十二章記載了耶穌與耶路撒冷的權柄發生衝突的七個故事,也可以說是七次車輪戰式挑戰耶穌。其實還有第八個故事,就是耶穌從伯大尼過夜後回去耶路撒冷,路上看見一棵不結果的無花果樹,祂就咒詛此樹,樹就立刻枯乾。無花果樹代表以色列,是被神咒詛的。神的國度要降臨耶路撒冷,但舊的國度拒絕神的國度,而且是世世代代地拒絕,所以最後神來審判耶路撒冷。今天的二十三章和之後的二十四章,就是來到正面的審判。
我們常常對神和耶穌只有片面的印象,就是祂充滿憐憫、有恩慈、有無限慈愛恕罪,彷彿祂是不審判的神,對人的拒絕和犯罪都無動於衷。神充滿仁慈和忍耐,但祂仍然是審判的神;如同耶利米先知的預言一樣,要拆毀、拔出、毀壞,然後才能重新栽種和建立。舊約的人無法接受神有一天會離棄他們,全因他們反省的深度不足夠,看不見是自己一直離棄神。今天耶穌進入耶路撒冷,是要取消舊葡萄園,就是那一直殺害先知,最後殺害神兒子的葡萄園。最後,耶穌要重新建造一棵新生命樹!所以,今天經文是特別審判舊信仰的法利賽人和文士,這些影響百姓的領袖。
一、警告門徒不要效法舊宗教領袖 (v.1-12)
「但你們不要受拉比的稱呼,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夫子;你們都是弟兄。」(v.8)這是耶穌對門徒說的;「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v.13a)這是對法利賽人說的。耶穌先叫門徒不要效法法利賽人,不要羨慕假宗教,之後才直接責備文士和法利賽人,從那裡開始是新段落。
「那時,耶穌對眾人和門徒講論,說:文士和法利賽人坐在摩西的位上,」(v.1-2)文士和法利賽人坐在高位上,在宗教上具備影響力,但不要效法他們(參v.3)。「你們中間誰為大,誰就要作你們的用人。」(v.11)耶穌以此作總結回應,教導門徒不是要坐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上,而是要去服事那些卑微的人,由此就認出誰才是真正的師傅、真正的父親。也不要因為別人的光彩而羨慕他們,他們只會講但不會做;而是要在小孩和卑微人士當中,彎腰服事他們(參v.4)。法利賽人故意把外袍袖子做寛,為要貼上衣裳的繸子(參v.5);又喜歡別人問他們安(參v.7)。但門徒不要接受別人稱他們為拉比或夫子,因為都是弟兄;也不要接受別人稱他們為父,因為只有一位在天上的父(參v.8-9)。這裡受人稱謂父親或師傅,是針對自我尋求(self-seeking)的觀念,要把人帶到自己面前的心態;而保羅的五重職事觀是一種自我給予(self-giving)的觀念,是引導別人進入真理,把人帶到基督面前,所以兩者是截然不同的。這不只是我們跟師傅和父親要學習的事情,我們自己作為師傅和父親的,也要按著神的心意來牧養和教導。
二、宣告舊無花果樹領袖的下場 (v.13-36)
這段所講法利賽人的八個禍,其實是與登山寶訓中天國兒子的八福對稱。耶穌對法利賽人的第一個責備,是他們把天國的門關了,自己不進去也不容許別人進去(參v.13);他們不是守護伊甸園的基路伯,而是擋住回家之路的毒蛇種類。第二個責備,是他們侵吞寡婦的家產,故意作很長的禱告(參v.14)。第三個責備,是他們走遍洋海,引導人入教,卻使他作地獄之子,比他們還加倍(參v.15);他們自己是地獄之子,還引導別人成為地獄之子的地獄之子。這些責備也給我們很多提醒,反思自己是自我尋求還是自我給予?可能稍一不慎,就把別人的門關上了,使他無法去到天父那裡。另外,如果我們裡面充滿邪情惡慾,不反省自己也是地獄之子,也會引導別人進入地獄,所以第四個禍災更嚴厲。
第四個責備,他們是瞎眼領路、誤導別人,把重要的和不重要的反過來看;他們認為殿裡的金子比殿重要,獻上的禮物比壇重要,完全顛倒輕重(參v.17-19)。貪財的人眼所顧念的只有金錢,因為我們心中看見甚麼,那就是我們心中的神!耶穌說:「人指著殿起誓,就是指著殿和那住在殿裡的起誓;人指著天起誓,就是指著神的寶座和那坐在上面的起誓;」(v.21-22)相對登山寶訓,耶穌甚至教導甚麼誓都不可起,免得我們輕看我們的神;按自己意慾操控神,這樣的起誓是得罪神的。第五個責備,他們看重細微東西,例如薄荷、茴香、芹菜,但公義、憐憫、信實,反倒不行了(參v.23);也是本末倒置,而且對人高要求。這對有高要求的人而言,是很大的提醒!很小的事情,我們也不能放過別人;但真正屬於神的憐憫公義,我們就做不到。我們只看見別人的刺就不舒服,卻看不見自己眼中有樑木。
第六個責備,是他們只洗淨杯盤的外面,裡面卻盛滿了勒索和放蕩(參v.25);耶穌能看穿人的表面,知道我們內心的真相。我們作為基督徒,需要學習回應真理,努力反省並認識內裡的真相,而不是流於表面的回應,因為神能看見我們內心的真相。要先洗淨杯盤的裡面,外面也就乾淨了(參v.26)。第七個責備,他們是粉飾的墳墓,外面好看,裡面卻裝滿了死人的骨頭和一切的污穢(參v.27);作基督徒的,裡面的生命要真實。第八個責備,是他們流先知的血(參v.30)。「你們這些蛇類、毒蛇之種啊,怎能逃脫地獄的刑罰呢?」(v.33)耶穌直接稱呼法利賽人和文士是毒蛇的種類,所有的文士和法利賽人都無法在耶穌面前站立。其實這些就是施洗約翰的話,也是之前那些先知的話。「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一切的罪都要歸到這世代了。」(v.36)他們要承受罪的結果!
法利賽人的八禍與天國之子的八福相對應︰第一,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將天國與人隔絕(v.13),但靈裡謙卑窮乏的人必得天國(5:311);第二,他們侵吞哀悼者的家產,要受更重的刑罰(v.14),而哀慟的人必得安慰(5:4);第三,他們走遍海陸叫人入教,卻使他作地獄之子(v.15),但溫柔的天國之子必承受大地(5:5);第四,假義、瞎眼的人詭辯聖殿和祭壇不如聖殿的黃金和祭壇上的祭品,把宗教扭曲(v.16-22),但渴望神真實和公義的人必得飽足(5:6);第五,他們顛倒律法的輕重,不行公義、憐憫、信實,對人有苛嚴的要求(v.23-24),但憐恤人的人必蒙憐恤(5:7);第六,他們只關心外在,內在卻不潔,生命不真實,表裡不一(v.25-26),但清心的人,就是內心純潔的人,必得見神(5:8);第七,他們是粉飾的墳墓,外面尊貴,裡面卻充滿污穢(v.27-28),但使人和睦的人必稱為神的兒子(5:9);第八,他們迫害和殺害先知,是毒蛇的種類(v.29-33),但為義受逼迫的人必承受天國(5:10-12)。
三、宣告硬心的耶路撒冷要清場 (v.37-39)
耶路撒冷被清場是發生在主後七十年,作者藉這裡引入下一章經文。耶穌充滿悲哀地宣告:「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你常殺害先知,又用石頭打死那奉差遣到你這裡來的人。我多次願意聚集你的兒女,好像母雞把小雞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們不願意。」(v.37)其實神並不是硬起心腸要審判耶路撒冷,因為祂用的言詞是悲傷的,都是用溫柔的話。神像母雞把小雞聚集一樣召聚以色列,用翅膀來保護他們,只是他們不願意。「看哪,你們的家成為荒場留給你們。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你們不得再見我,直等到你們說: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v.38-39)相信有一天猶太人也會信主,會稱頌這位彌賽亞!
當我們讀這篇經文時,一方面為耶路撒冷痛心,另一方面要反省自己生命,會否不小心就效法了法利賽人和文士,追求外面亮麗的信仰,但內裡沒有清心。求神憐憫我們,幫助我們能真誠回應祂!我們若一直用假宗教來抗拒神,最後也要面對審判。耶穌是生命樹,那不結果子的無花果樹就要被砍下。我們也要為猶太人禱告,願更多的人來歸順基督,那麼耶穌回來的日子就近了!■【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