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 馬太福音 22

不要錯過天國席的榮耀邀請

 

我們都是被邀請的,因為被召的多。根據耶穌的比喻,每個人都有機會被邀請,卻不一定都能順利參加。從二十一章開始,耶穌光榮地進入耶路撒冷,進入服事的最後一週,故此每個場合都非常重要!耶穌也說了很多比喻,讓人來明白天國。正如上一章說了葡萄園的比喻,指神的國要從租戶(文士和法利賽人)的手裡奪回來;今天的經文,耶穌繼續解釋怎樣的人才能進入天國。

 

一、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 (v.1-14)

 

這裡說天國好比一個王為他兒子擺設娶親的筵席(參v.2),直指末世的羔羊婚宴,基督要來迎娶教會。這在啟示錄的最後說得非常清楚,指我們在創世以先被揀選,人生在世只為了一個榮耀的目的,就是預備自己,將來可以參加這場天國的筵席。這筵席是榮耀的!原以為赴筵席就是吃大餐,但後來才明白赴席是要束腰儆醒的。

 

「就打發僕人去,請那些被召的人來赴席,他們卻不肯來。」(v.3)一般婚宴都會提早邀請賓客,屆時賓客就決定來或不來;待時候快到了,主人家又會打發人去通知他。同理,這裡已經是發出第二次邀請了,但想不到他們卻不肯來。「王又打發別的僕人,說:你們告訴那被召的人,我的筵席已經預備好了,牛和肥畜已經宰了,各樣都齊備,請你們來赴席。」(v.4)這裡已經是第三次邀請,結果那些人都不理睬,只顧忙自己的事;有去田裡的、做買賣的,甚至凌辱這邀請的僕人,把他們殺了(參v.5-6)。部份人不來赴席可以明白,但全部人都不來實在難以理解,為何會這樣呢?雖然被邀請的人多,但到了最後關頭大家各忙己事,我們是否也會這樣?我們頭腦知道有天國筵席,但忙到最後卻錯過邀請。

 

「王就大怒,發兵除滅那些兇手,燒毀他們的城。」(v.7)可能我們也沒想到,原來忙到最後只有徒勞;反映出我們忙著忙著,就錯過了最重要的事!王又說:「喜筵已經齊備,只是所召的人不配。」所以僕人就到大路上,凡遇見的,不論善惡都召聚了來(參v.8-10)。本來這呼召是為了特定的人,就是以色列人,但他們拒絕,因此所有人無論善惡都可以來了。我們不是靠著自己的好行為來赴席,而是所有人都被邀請。而在當時的習俗,主人家會為所有賓客預備禮服,所以即使是臨時被拉去也有禮服可以穿;但在筵席裡,卻有一位賓客沒有穿主人家預備的禮服,令場面難看(參v.11)。於是,他就被抓起來丟到外面去了(參v.13)。這禮服代表外在的樣式,指出我們要披戴基督。儘管我們有諸多不好,但只要我們願意承認,耶穌基督就來遮蓋我們的過犯,這過犯就不再被神記念了。因此,我們進入天國筵席時,必須把耶穌基督的樣式披在身上,如此過去的善惡都不再重要了!因為神不願一人沉淪,乃願萬人都得救,所以被呼召的人多;但回應的人必須領受,必須穿戴耶穌基督的樣式,否則即使被拉進來,最後也是哀哭切齒地離開—「因為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v.14)

 

二、放下屬地,從世界分別為聖 (v.15-22)

 

這時,法利賽人想陷害耶穌,就與希律黨的人結盟(參v.15-16a)。希律黨不是宗教團體,而是政治上支持羅馬帝國的;他們本與法利賽人不相干,但為了陷害耶穌卻結盟在一起。希律黨的人去問耶穌關於納稅的問題,然後耶穌看出他們的惡意,知道不管怎麼答都有問題。納稅代表效忠羅馬政府,就不愛神;若不納稅就不忠於凱撒,也是不好(參v.16b-18)。然而耶穌超越這個問題的層次,拉出更高層次來回應—錢幣上的人像是誰?是羅馬皇帝的;這時耶穌說了一個很重要的原則:「該撒的物當歸給該撒;神的物當歸給神」(參v.20-21)。換言之,屬天和屬地是分開的!納稅的事屬於地上權柄要運作的必要過程,我們需要服在這些系統裡,因為執政掌權的也是神所命,所以屬地該做的事我們需要盡義務。所以納稅不等同不愛神,完全是兩回事;反而堅持不納稅的,抓住錢,說穿了也是為了自己。因此,屬天的歸屬天,屬地的歸屬地,兩者不能混合!

 

三、放下理性,真曉得神的大能 (v.23-33)

 

撒都該人相信有神,但是與羅馬帝國妥協;他們讀聖經是用理性,因此不相信死裡復活。他們只是接受道理而不是信仰,所以不真認為神能行神蹟,以致在跟隨的路上認知模糊。關乎天上的事他們不明白,才會問耶穌:「若有一個女人,先後嫁了兄弟七人,到了天上誰才是她的丈夫?」(參v.24-28)耶穌在這事上作了很重要的回答,「他說:我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神不是死人的神,乃是活人的神。」(v.32)亞伯拉罕、以撒、雅各都是活著的,我們每人都是活著的。我們從創世以先已經存在,直至世界的末了仍在,因為所有人的靈魂都是不滅的!只是有些人到了天國,有些人則到了硫磺火湖;然而,我們要用今生預備好自己,活出在地如在天的生命。要預備最好的狀態,進到永恆裡去!倘若我們信神,卻不相信復活,實在是愚昧;等於預備了這一切,不過只為了今生而已。

 

正如剛開始耶穌的比喻,我們今生是為了天國筵席的邀請。雖然我們還是在忙田裡的事,忙著做買賣,但到了時候,我們還是應該放下這一切來赴席,因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這邀請!但理性的人卻不明白,因為他們只為今生而預備,不明白復活和天上的事。

 

四、放下規條,愛神愛人愛自己 (v.34-46)

 

法利賽人來問耶穌律法的問題,耶穌就告訴他們:「要愛神愛人。其次也相倣,就是要愛人如己」(參v.34-39)。規條原是為了愛神愛人!例如規條說不可殺人,不要傷害神所造的人;規條說不可作假見證,因為作假是為了錢財,而且假見證就是陷害人……規條是為了服事關係,讓關係變得更美好。所以我們要放下規條,明白主體是人、是神,也是自己,因為要愛人如己。神對我們沒有太多的要求,愛神愛人愛自己就好!愛自己,也是愛神所造的自己;愛人,也是愛神所造的人。人的痛苦,很多時出自於愛朋友勝於愛家人,或是愛子女超過愛配偶,就在其中辛苦掙扎……所以放下規條,愛神愛人愛自己!

 

最後說到基督是大衛子孫的問題(參v.42)。這問題為了解釋—「主對我主說:你坐在我的右邊,等我把你仇敵放在你的腳下。」(v.44)法利賽人不明白天國君王的身份表達。一方面祂是主,是榮耀的;另一方面祂又降卑為人,謙卑自己成為大衛的子孫,活出一遍人生給我們看。這是法利賽人不明白的!我們在跟隨神的過程中,會有很多東西來阻攔我們,不管是世界、理性還是律法,以致我們錯過最重要的天國邀請。我們在世上忙碌了一輩子,不是為了天國榮耀的邀請嗎?日子已經靠近了,所以我們需要預備好自己,趕上這一波天國的邀請!■【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