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與神相會的居所
之前說到在神的會幕和聖所裡有很多不同擺設,全都反映不同的預表;而且每個擺設都有神的心意和目的,讓我們學習如何建造這個與神相會的地方。第25-26章的經文有很多程序,可能感覺非常繁複和細節,但同時也反映神非常重視與人的連結。那位領我們出埃及的神,要教導我們建造會幕和聖所,甚至應許建成後要住在我們中間。我相信百姓建造時會非常認真,因為要迎接神同住。
今天的經文特別詳細說明建造會幕的規定。會幕的原文是居住,意思是神要居住在我們中間的地方。文中非常仔細說明建造的步驟,基本上是會幕建造的說明書,彷彿告訴我們:神的居所,每人都可以建造;神的同在,每人都可以一起承載!
一、重重保護,守住聖潔同在 (v.1-14)
這段講述會幕的外圍,是一層又一層的幔子,預表一層又一層的遮蓋。會幕的外在有四層,先是十幅幔子(參v.1-6),然後蓋上山羊毛織的十一幅幔子(參v.7-13),再有染紅的公羊皮做罩棚的蓋(參v.14a),最後用海狗皮做一層罩棚上的頂蓋(參v.14b)。會幕至少有四層保護。
「你要用十幅幔子做帳幕。這些幔子要用撚的細麻和藍色、紫色、朱紅色線製造,並用巧匠的手工繡上基路伯。」(v.1)這裡先說第一重幔子,會幕最基本的核心就是這十幅幔子。其中要用撚的細麻和藍色、紫色、朱紅色的線製成,這些線和祭司的外袍一樣,都代表聖潔;並且上面有基路伯,代表神的同在和榮耀。「每幅幔子要長二十八肘,寛四肘,幔子都要一樣的尺寸。」(v.2)而且這五幅與那五幅幔子都要相連(參v.3),並在相連的幔子末幅邊都要做藍色的鈕扣(參v.4)。「要在這相連的幔子上做五十個鈕扣;在那相連的幔子上也做五十個鈕扣,都要兩兩相對。又要做五十個金鉤,用鉤使幔子相連,這才成了一個帳幕。」(v.5-6)這裡是第一層保護。由內到外都能見到基路伯圖案,藉此提醒進入的祭司:這是聖潔同在之地!
接下來講述用山羊毛織的十一幅幔子,要完全遮蓋第一重的幔子(參v.7-13);這是一個罩棚,剛好可以罩住整個會幕,而會幕裡面都是用珍貴物料造成的。回想以色列人只是奴隸,現在可以建造會幕的材料都是出於神蹟的預備,我相信都是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前問他們取來的。另外,古代人非常樸素,那些染色的物料都是珍貴的材料,這樣的珍貴是預表神的聖潔。這段強調要竭力保護神的聖潔,才有了第二重的幔子。
第三重保護是染紅的公羊皮(參v.14a),預表救贖。然後是用海狗皮成為頂蓋(參v.14b);也許這個海狗皮未必是我們今天認識的海狗皮,但可以肯定這是極之珍貴的材料,而且大到能夠覆蓋整個會幕,是防水的、有重量的、厚的,成為第四重的保護。
另外,會幕中的鈕扣、鉤子等,都告訴我們會幕可以隨時裝拆;原來神的會幕是可以移動的。會幕預表與神相會的居所,也代表我們敬拜神的地方,神藉此告訴我們:祂樂意住在我們中間。但這個居住不是定點,而是隨著百姓遷移,在百姓的中心永遠有神居住的地方!然而,不知道大家會否感覺,原來要經營神同在是如此繁複?每到新地方,都要重新豎立會幕。而且在民數記清楚記載利未群體的仔細分工,他們搬運會幕各部份,然後到新地方珍而重之搭起;神在此特別提醒,無論往哪裡去都要珍惜神的同在!
二、環環相扣,立起神的帳幕 (v.15-30)
原來會幕裡面全都是一式一樣的物料,都是皂莢木做的豎板,而且每塊都是長十肘,寬一肘半(參v.16)。「每塊必有兩榫相對。」(v.17a)入榫需要非常準確,稍一不對都不能裝上。原來建造會幕是非常仔細,都要入榫不帶破壞,全都是剛好,而且帳幕中一切的板都要這樣做(參v.17b)。然後說到會幕四面都有要求,豎板底部又要有帶卯的銀座(參v.18-21);做工非常仔細,全部需要環環相扣!
「要照著在山上指示你的樣式立起帳幕。」(v.30)會幕裡的每根豎板和底座都是剛好,無論數量還是尺吋都不多不少,才能立起神的帳幕。這些皂莢木預表我們;在神的家中我們都要仔細對齊,原來我們才是神殿中的內涵,我們的生命才是撐起會幕的重點。倘若皂莢木都是一式一樣,預表每人都有被塑造的過程,以致我們能緊緊相連。今天神給我們的啟示領受,是每人都要歸正成為生命樹!當我們大小不一時,相互碰撞會製造很多紛爭;但這裡強調彼此相連、環環相扣,當我們委身在關係中,神的恩典就能穩固住在我們中間了。
三、珍惜至聖的恩典與同在 (v.31-37)
會幕裡分為聖所和至聖所,而至聖所前的幔子,與第一重保護的幔子做法相同(參v.31)。「要使幔子垂在鉤子下,把法櫃擡進幔子內;這幔子要將聖所和至聖所隔開。」(v.33)至聖所裡面有約櫃,就是神的榮耀;原本這裡是完全黑暗的,但神的榮光從施恩座照出來。所以,金燈臺的燈只能照耀聖所範圍,至於至聖所的光是靠施恩座、約櫃和耶和華的榮光。這裡強調,在聖所與至聖所之間有幔子把它們分開,而這至聖的榮光,大祭司也只能在一年一度的特定時間看見,其餘大部份時間都是看不見的。但今天的我們常常能看見神的榮光,因為神的救恩把幔子裂開,讓施恩座的榮光可以照出來!
今天的經文,表面上是很仔細的工程,但我們要在靈裡與神對齊,反思自己是否渴慕一起建造神的會幕。從廣義中,我們每人都是利未人,每位信徒都是祭司;原來會幕是與我們有份的,都可以珍惜神的同在。我們可以一起經營和建造,而每位肢體間的關係也可以是會幕的一部份,甚至每個信心都能穿過幔子看見施恩座。讓我們都放下理性,不停留在文字層面,而是在靈裡思想成為會幕的一部份,與神一起建造有聖潔同在的會幕,也把神的會幕帶到我們的所在之處!■【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