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承接普珥節音樂劇《呼召》,復活節音樂劇《呼召II》描述了回應荊棘火呼召的摩西,繼續與神同行、牧養以色列民的經歷。
這次音樂劇的大膽創新之處在於設了耶和華神這個角色,這是教會史無前例之舉。以前充其量只有神的聲音出現,但這次神國藝人透過演員把神的形像呈現在會眾面前,更直接具體地讓人看見神與摩西的互動,從而體會他們之間關係的親密,感受神的慈愛。
感恩在排戲和表演的過程中,編導和演員都透過不斷咀嚼經文、揣摩角色而更深認識神,也演繹得非常到位。導演劉明起初不明白神為何對摩西嚴厲,他用杖擊打磐石兩下,便無法進入迦南地,但後來更深體會到,在尼波山上,摩西與神的那種親密,讓他在關係裡得到滿足,能否進入應許地已不重要。飾演耶和華神的亦駿,以前心中看神是嚴肅的教師,但更深進入角色後,越發感受到天父的憐憫慈愛。敬拜主領Stella扮演不斷埋怨的百姓,向摩西要水要糧,演出過程中她感受到摩西所背負的重擔和捨己的愛。今天她也看見教會許多牧者願意效法摩西,帶領群羊進入應許地,成為她的好榜樣,也讓她更深認識神。
在舊約中,神大大使用摩西作祭司和中保,透過他與以色列百姓立約。摩西在山上領受天上聖所的樣式,下山就要照著製作會幕;在山上領受律法和誡命,下山就要一字一句精準地傳下去。因此,神對摩西的要求是百分之百的,祂怎麼吩咐,他就要怎麼行。他在向法老傳遞神的話語上,曾經歷失敗,但神體恤他的軟弱,再給他機會(出3:18;5:1;6:1-8;參4月27日主日信息)。因此,最後他在血氣中沒有按神所說的吩咐磐石出水,卻擊打磐石兩下,以致未能在百姓面前尊重神,最後不能進去迦南地。然而,神仍然向他顯恩典慈愛,讓他第一個親眼看見迦南全貌,並且親手埋葬他,向他吻別。
親愛的弟兄姊妹,以色列百姓不斷埋怨,因為都是憑眼見,專顧自己的需要,他們不認識神;求神幫助我們更深認識神,與祂親密,憑信心繼續跟隨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