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純正的貧窮人勝過乖謬愚妄的富足人
今天經文的作者雖然是所羅門,但也經過以色列很多文士的整理,是神子民對神一直以來的看顧帶領下的自我反省。在屬神的社群裡,甚麼事需要不斷被提醒呢?這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事。而經過很多錘煉才寫成的箴言,我認為是整個以色列群體在歷史中的結晶。
一個人如何行走(Walk)很重要!因此,以弗所書的下半段,才會不斷教導我們作為神的子民,要如何行走在聖靈和愛中;無論在職場、家庭、審判或神面前,任何人的行為都要完全(Completeness)。當然這絕非易事,那要怎樣才能做到呢?從20節開始便教導我們要如何做到;而之前的內容,則告訴我們甚麼是行為完全及其重要性。
神的群體是領受神同在並活出來,這是約的內容,也是神的代表;而箴言是給他們看的,是對神的子民說話。神的子民就是生命樹,也是神國度顯明的一部份,所以必須行為完全。雖然我們都未做到行為完全,但需要向這個目標進發!這裡讓我聯想創世記第17章1節,神向亞伯拉罕顯現並說:「我是全能的神,你當在我面前作完全人。」這兩處的「完全」是同一字,意思是行在我面前並且完全(Walk Before Me, Be Completed)。神呼召亞伯拉罕作多國的父,叫他的後裔如同地上的沙、天上的星那樣多;今天我也體會神對我說:「你要成為生命樹,我要叫你的屬靈兒女多如地上的沙。」只是,地上的沙每顆都有自己的問題,都是屬地的;但行走在生命樹的群體裡,走著走著就成為天上的星了。
我們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要作神無瑕疵的兒女,如明光照耀這一片黑暗!我們是走在神面前作祭司,並且帶領整個世界歸向神,是站立在神與世界中間,在基督裡作這世界的中保。我們要完全,甚至到不為財物所動的地步!所以,行為完全(Walk in Completeness)的貧窮人,勝過乖謬愚妄的富足人(參v.1);即使貧窮但行為完全,也比富有但喜歡歪曲事實、作奸犯科的笨蛋好。這節經文非常重要,它貫穿整章內容!
「心無知識的,乃為不善;腳步急快的,難免犯罪。」(v.2)我們心中要有對神的認識,不要腳步急躁走自己的道路,不要犯罪走向滅亡。「人的愚昧傾敗他的道;他的心也抱怨耶和華。」(v.3)人只想走自己的路是愚妄,最後只會走向滅亡離開神、抱怨神。此外,一個行為完全的人心中倚靠神、行走在神面前,但人卻很喜歡靠朋友、靠人脈,贏取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財物使朋友增多;但窮人朋友遠離。作假見證的,必不免受罰;吐出謊言的,終不能逃脫。好施散的,有多人求他的恩情;愛送禮的,人都為他的朋友。」(v.4-6)這一切的所言所行,都是為了得著更多朋友,卻不是行為完全人的路。「貧窮人,弟兄都恨他;何況他的朋友,更遠離他!他用言語追隨,他們卻走了。」(v.7)我們不要倚靠朋友,而要得著智慧!
「得著智慧的,愛惜生命;保守聰明的,必得好處。」(v.8)行為完全人有屬神的智慧,看重生命,所以他必得好處。他也不做假見證,所以不會受罰;他不會說謊言,他是有生命的(參v.9)。「愚昧人宴樂度日是不合宜的;何況僕人管轄王子呢?」(v.10)他不會像愚昧人一樣宴樂度日,而且敬重在上的權柄。
「人有見識就不輕易發怒;」(v.11a)無論是在家庭、職場或人生的道路上,都是行走在神面前,不要輕易發怒。「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v.11b)我們要能夠饒恕別人。「王的忿怒好像獅子吼叫;他的恩典卻如草上的甘露。」(v.12)作上級的不要輕易發怒,因為隨之而來的殺傷力很大;相反,若能給人恩典就如同降甘露在草上,滋養著大家。「愚昧的兒子是父親的禍患;妻子的爭吵如雨連連滴漏。」(v.13) 在家中我們是作生命樹走在神面前,既是作祭司就不要輕易發怒,尤其作父親的和作妻子的要特別留意。作祭司的要先饒恕人,然後再對神說:「神啊,祢饒恕我,如同我饒恕人。」我們是走在神面前,要作完全人如同天父一樣,當中也包括饒恕別人!「房屋錢財是祖宗所遺留的;惟有賢慧的妻是耶和華所賜的。」(v.14)神會賜給我們一切祝福。
而作為完全人,我們要愛惜生命。「謹守誡命的,保全生命;輕忽己路的,必致死亡。」(v.16)我們謹守誡命,我們保全生命。「憐憫貧窮的,就是借給耶和華;他的善行,耶和華必償還。」(v.17)憐憫窮人,知道他有需要就幫助他,這也是保全生命的一部份。「趁有指望,管教你的兒子;你的心不可任他死亡。」(v.18)管教孩子也是保全生命,不要任他死亡;當然,這管教不是在怒氣下進行。「暴怒的人必受刑罰;你若救他,必須再救。」(v.19)對暴怒的人必須有智慧;若你決定救他就必須救到底,這是不斷的過程,因為暴怒的人很難改變。
總括而言,作行為完全人不要貪財、不要倚靠朋友,要追求智慧、不輕易發怒、給人憐憫、仰望神的賞賜、謹守誡命,和保全生命。至於如何才做到行為完全,就要看第20-29節的教導,這主要是肯聽教、肯被罰、肯改變,便得著智慧、生命和提升!這十節聖經很寶貴,教導我們如何在神的群體中,行走在人面前作祭司。
「你要聽勸教,受訓誨,使你終久有智慧。」(v.20)肯聽勸教和接受訓誨的人,最後必定有智慧。「人心多有計謀;惟有耶和華的籌算才能立定。」(v.21)人心中常有計謀,但惟有神的籌算才能被興起。此外,你要施行仁慈、敬畏耶和華,就能得生命,無論在哪裡都得滿足,不會遭遇禍患(參v.22-23)。不要作懶惰人(參v.24),也不要虧待你的父母(參v.26)。要聽勸教,不可戲笑公平無視責罰,否則必定會受很重的刑罰(參v.27-29)。求主幫助我們能聽勸受教,願意聽受訓誨有智慧!■【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