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 路加福音 22

勝過試探,與神國筵席有份

 

從這章起是耶穌受難的開始,祂受審,並受兵丁辱罵。這章到最後一章,是耶穌受難和復活的單元。在本章前半部,筵席這個主題不斷出現,能參加天國的筵席是有福的,相反地,不參加的就有禍了。耶穌在世的最後時間,設立聖餐,與十二使徒分享最後的晚餐。跟隨耶穌的人未必都能吃到最後的筵席,中間有很多的爭戰和試探。

 

一、進入救恩的 (v.1-38)

 

「除酵節,又名逾越節,近了。祭司長和文士想法子怎麼才能殺害耶穌,是因他們懼怕百姓。」(v.1-2)逾越節是舊約的其中一個節日,源於神在埃及降十災殺長子之前,吩咐以色列人要遵守這節日,把羔羊的血抹在門框上,讓滅命天使看見就越過不殺他們的長子。同時,以色列人被法老釋放離開埃及。因此,逾越節是救恩的節日!耶穌在逾越節上十字架,作贖的羔羊替代了我們的罪。另一方面,祭司長和文士想殺害耶穌,又害怕得罪百姓,所以打算暗中捉拿祂。

 

「這時,撒但入了那稱為加略人猶大的心;他本是十二門徒裡的一個。」(v.3)猶大是管錢囊的門徒,當女人用真哪噠香膏為耶穌抹腳,猶大說她浪費錢財,可見他非常重視錢財。猶大跟許多以色列人一樣期待政治的彌賽亞來到,可以推翻羅馬政權,解放以色列;但他跟隨耶穌三年半之後,耶穌竟說自己將要死。他是跟隨耶穌的門徒,若耶穌死了卻不復活,那麼祭司長必定會追殺他,所以現在趁着可乘之機轉向幫助祭司長,免卻日後遭清算,這是猶大的心。他屬於世界的,為自己的利益打算,所以是為利益出賣耶穌。他也去吃了最後的晚餐,參與了耶穌最後的筵席,但在之後的二千多年間,猶大的名字等同「出賣者」。猶大沒有勝過世界的試探,是因為相信世界比相信主耶穌更多。

 

在最後晚餐時,耶穌說:「看哪!那賣我之人的手與我一同在桌子上。人子固然要照所預定的去世,但賣人子的人有禍了!」(v.21-22)猶大不但結局非常悲慘,而且還不能進入永生神的筵席。我們都可能有猶大的傾向,一邊跟隨耶穌一邊抓住世界的好處。今天神對我們說:要有全心的相信!當被邀請來神國的筵席時,應該徹底享受這筵席。

 

路加福音共提及了十二次「筵席」,但它們的原文是有不同意義。從第8節開始往下數,共出現了五次「逾越節的筵席」。在原文裡,「逾越節」和「逾越節的筵席」是同一字(Passover)。「時候到了,耶穌坐席,使徒也和他同坐。耶穌對他們說:我很願意在受害以先和你們吃這逾越節的筵席。」(v.14-15)耶穌用這餐來預表救恩。聖餐第一個意義是代表了神的同在。「耶穌對他們說:我很願意在受害以先和你們吃這逾越節的筵席。」(v.15)這是神極大的同在,因為在耶穌面對最大艱難之前,仍願意和門徒同在。「我告訴你們,我不再吃這筵席,直到成就在神的國裡。」(v.16)耶穌申明這筵席只吃這一次,下次再和他們完全同在時,應該是耶穌第二次再來時。所以當領受聖餐時,保羅教導我們其中一句是:「直等到他來」(參林前11:26)。在人生中不斷領聖餐,為的是記念耶穌,同時也在領受等待耶穌再來的盼望,知道神的盼望是現在,也是在將來的!聖餐的第二個意義是領受盼望。

 

第18-19節說到聖餐中的葡萄汁和餅。「又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遞給他們,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你們也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v.19)這是聖餐的第三個意義,記念神的救恩。在日常生活中、在安穩裡,我們很容易會放下苦難的想法,或是放下神用很大的代價來拯救我們;然而,耶穌在離世前吩咐門徒和教會要記念神的救恩,不能視為理所當然。

 

在筵席中,耶穌指出了四個試探:第一個就是猶大沒有勝過的世界的試探(參v.21-22),第二個是誰為大的問題(參v.24-30)。「門徒起了爭論,他們中間哪一個可算為大。」(v.24)這個爭論是在筵席當中發生,我們追隨耶穌原來自有動機,為自己的利益爭競。在原文中,「可算為大」的「大」是「Mega」,他們在想誰是最重要、最大。這是自我之山,門徒到最後只在想自己,而不是像耶穌,想的是自己的行為和言語如何造就別人的生命。

 

「耶穌說:外邦人有君王為主治理他們,那掌權管他們的稱為恩主。但你們不可這樣;你們裡頭為大的,倒要像年幼的;為首領的,倒要像服事人的。是誰為大?是坐席的呢?是服事人的呢?不是坐席的大嗎?然而,我在你們中間如同服事人的。」(v.25-27)耶穌再次把天國說出來,天國是相反的。「年幼」的原文是指年輕人,叫他們做甚麼都願意。在天國裡為大的,要有犧牲自己去服事別人的心。謙卑服事別人、不爭競,神就把祂的國和審判的權柄賜給我們。我們要吃天國筵席,就要問自己:跟隨神是否為自己的益處?神呼召我們作受苦的僕人。耶穌到最後仍願意和猶大同吃最後晚餐,不吝嗇最後的時間來和門徒說這些事,因為祂看重生命,希望每人也得著生命!

 

第三個試探:信心的挑戰;這是特別對彼得說的。「主又說:西門!西門!撒但想要得著你們,好篩你們像篩麥子一樣;但我已經為你祈求,叫你不至於失了信心,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v.31-32)彼得將要經過很大的信心動盪,篩過剩下的就是神所要的了。「彼得說:主啊,我就是同你下監,同你受死,也是甘心!」(v.33)這是未受試煉的信心,很血氣、還不成熟。但耶穌很愛彼得,對他說:「你會三次不認我」(參v.34)。耶穌指出彼得最難過的信心挑戰不是「不認主」那一刻,而是可能一生也無法走出這份內疚。他是最火熱、最大聲說要跟隨主的,但最後卻成為了懦夫,為了存活不認耶穌。甚至他可能認為耶穌就算復活也不會再接納自己,因為他已經否認了耶穌,辜負了祂的呼召。所以後來耶穌主動來尋找彼得,醫治並接納他(參約21:15-19)。我們要進入天國的筵席,必須跨過信心的挑戰,明白沒有任何事能阻擋神接納自己!

 

第四個試探:爭戰的挑戰。耶穌在之前對門徒說:「你們出去傳福音時不需要帶錢、帶刀、帶鞋,因為神會預備」(參v.35)。但如今「耶穌說:但如今有錢囊的可以帶著,有口袋的也可以帶著,沒有刀的要賣衣服買刀。」(v.36)祂是說明現在的爭戰加強了,所要預備的也不一樣。如果我們沒有預備好就進入爭戰,最後也無法進入神國的筵席,因此要知道神正在做甚麼,要預備好自己回應神。

 

二、要勝過不禱告的試探 (v.39-46)

 

晚餐後,耶穌和門徒到了橄欖山的客西馬尼園。耶穌兩次對門徒說要禱告,免得入了迷惑(參v.40、46)。迷惑的意思是試探。耶穌將要面對十架酷刑,對天父禱告說:「父啊!你若願意,就把這杯撤去;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參v.41-42)。祂不斷禱告,在極其傷痛中禱告更加懇切,不斷流汗,甚至不夠力量時,天使給祂加添力量 (參v.43-44)。這是艱難中的禱告!耶穌所要面對的「杯」就是世人的罪帶來烈怒的刑罰。耶穌把自己的感受完全向神傾訴,然而最後也尋求神的心意。我們在受苦中也要學習真實與神溝通,並知道受苦是有目的的,所以要在禱告中尋求神的心意。

 

「禱告完了,就起來,到門徒那裡,見他們因為憂愁都睡著了,」(v.45)門徒的憂愁是耶穌快要死亡,離開他們,他們消極沒有力量禱告,於是放空睡着了。我們在苦難中會否同樣跌入不禱告的試探呢?我們要向神傾吐意,透過禱告來知道神的心意。

 

三、黑暗時刻,神國更為顯明 (v.47-71)

 

祭司長盤問耶穌是誰時,耶穌承認自己是神的兒子,並說:「人子要坐在神權能的右邊」(參v.67-71)。當祭司長不斷逼問耶穌是否神的兒子時,祂沒有為自己的生命、為了不上十字架的道路來否認身份,祂知道這是神的心意,而有信心地回答。祂的信心勝過挑戰!

 

今天我們跟隨神,到最後一刻是否能進入神國的筵席還是不知道。最後,剩下的十一位使徒勝過了挑戰信心的,仍然對神的愛有信心!今天願我們經歷信心的動搖和世界的試探後,仍然能站在神國的筵席中,與祂的筵席有份!■【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