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如何,神仍拯救
士師記在何時成書?它的內容為誰而寫?讓我們先認識它的成書背景與對象,再探索當中的真理,然後把真理在今天應用出來。大衛的後人羅波安在位時,耶羅波安興起,以色列分裂為南國與北國。耶羅波安成了北方王,為了維護北國的安全與利益,在境內設立祭壇和金牛犢,吩咐以色列人不要到南國的耶路撒冷獻祭和敬拜。當時只有猶大支派歸南國,其餘以色列支派都歸北國。耶羅波安是一位能力非凡的人,充滿魅力,相反地,羅波安雖然是大衛的後裔,卻是個平庸的王。
士師記在這個時代下成書,作為南國猶大的百姓,看到沒有能力的王,仍然想跟隨他嗎?看到北國的君王甚具能力和吸引力,會想移民到北國嗎?北國人民會拜金牛犢,還是會堅持往南國敬拜神?百姓會重視哪一位王比較好,還是重視敬拜真神?他們是否在真理中敬拜神?這些都是士師記要談的內容。
士師的年代非常黑暗,參孫是北國的士師,生命充滿了情緒和情慾的問題。他雖大有力量,情緒卻不穩定,但神仍然使用他。同樣地,南北國充滿問題,然而,神的拯救並不因為人的軟弱而受到攔阻,作者要讓百姓看到,雖然王不好,但神仍然作工、仍然拯救。
一、參孫用狐狸之火報復發臭的婚姻 (v.1-8)
這是參孫拯救猶大的方式。在上章末,參孫被妻子出賣,「參孫發怒,就上父家去了。參孫的妻便歸了參孫的陪伴,就是作過他朋友的。」(14:19b-20)參孫的婚姻已經發臭,但他後來又若無其事地來找妻子。「過了些日子,到割麥子的時候,參孫帶著一隻山羊羔去看他的妻,說:我要進內室見我的妻。他岳父不容他進去,說:我估定你是極其恨他,因此我將他給了你的陪伴。他的妹子不是比他還美麗嗎?你可以娶來代替他吧!參孫說:這回我加害於非利士人不算有罪。」(v.1-3)參孫的岳父無緣無故把女兒歸了別人,而參孫回去找妻子,情況奇怪。參孫不願娶妻的妹子,要攻擊非利士人。參孫本就不該娶非利士人的女子,他的軟弱顯而易見,但是,神容許且使用這軟弱的人來成就祂的拯救。
參孫把一百五十對狐狸的尾巴捆起,將火巴捆在其中,把牠們放進非利士人的園子,把他們的禾稼都燒燬(參v.4-5)。因參孫向來獨自行事,沒有同伴或手下,很可能單靠自己辦妥這事,可見他的能力非凡。
其後,非利士人並非找參孫算賬,而是「用火燒了婦人和他的父親。」(v.6b)他們殺害同族人,卻仍沒有向參孫報仇。「參孫對非利士人說:你們既然這樣行,我必向你們報仇才肯罷休。」(v.7)參孫本來恨他的妻子和岳父,卻又要為他們報仇,可見整件事情的發展甚是奇怪,不合常理。
「參孫就大大擊殺他們,連腿帶腰都砍斷了。他便下去,住在以坦磐的穴內。」(v.8)參孫是神所興起的士師,但這個器皿的生命扭曲,因此他的拯救方法和原因也是扭曲和不對的,但他仍然大大挫敗了非利士人,帶來拯救。
二、參孫用驢腮骨拯救猶大 (v.9-17)
「非利士人上去安營在猶大,布散在利希。猶大人說:你們為何上來攻擊我們呢?他們說:我們上來是要捆綁參孫;他向我們怎樣行,我們也要向他怎樣行。」(v.9-10)猶大人未有因參孫擊殺非利士人而追隨參孫,而非利士人沒有找參孫報仇,卻圍攻猶大。猶大人的反應甚是奇怪,竟向參孫說:「非利士人轄制我們,你不知道嗎?你向我們行的是什麼事呢?他回答說:他們向我怎樣行,我也要向他們怎樣行。」(v.11b)猶大人不認為參孫攻擊非利士人是對他們的幫助,沒有與參孫聯合對抗敵人,反倒派了三千人前來捉拿參孫。參孫並不怕非利士人,只需猶大承諾不加害自己,也未有因猶大人要捆綁自己而憤怒,就讓他們捆綁自己(參v.12-13)。
「參孫到了利希,非利士人都迎著喧嚷。耶和華的靈大大感動參孫,他臂上的繩就像火燒的麻一樣,他的綁繩都從他手上脫落下來。他見一塊未乾的驢腮骨,就伸手拾起來,用以擊殺一千人。」(v.14-15)參孫隨手拿起一塊驢腮骨就可殺掉一千非利士人。神使用這位士師用驢腮骨殺人,拯救方法不合常理,而他們彼此互相攻擊的原由也沒有道理可言,但結果仍然殺了大批非利士人。
「說完這話,就把那腮骨從手裡拋出去了。那地便叫拉末‧利希。」(v.17)「拉末‧利希」即腮骨的高處,記念以色列人在那裡得了拯救。參孫的生命雖然充滿問題,但神仍使用他作士師攻擊非利士人,一再施行拯救。
三、神拯救參孫 (v.18-20)
「參孫甚覺口渴,就求告耶和華說:你既藉僕人的手施行這麼大的拯救,豈可任我渴死、落在未受割禮的人手中呢?」(v.18)參孫的生命充滿需要和慾望,他能力甚強,但仍有軟弱和限制,在成就了大拯救之後,覺得甚是口渴,很有需要。經文對南北國分裂後的百姓與王說話,不管能力多超凡的人仍充滿需要,而許多事情並不合符常理,甚至人做了不對的事,但神仍然可以使用這一切。百姓不明白為何國家分裂,不知道該跟從哪個王、到哪裡敬拜、該拜金牛犢還是耶和華神。經文提醒我們,每人也有問題,參孫充滿能力也會甚覺口渴,他行事未必經過思考,許多事情沒有道理。人人也任意而行,並非按照神所說的去做。無論參孫或非利士人,也是用「他向我們怎樣行,我們也要向他怎樣行」(參v.10)的方式互相對待。
猶大人質問自己的士師,而士師的回答也反映他的任意而行,「非利士人轄制我們,你不知道嗎?你向我們行的是什麼事呢?他回答說:他們向我怎樣行,我也要向他們怎樣行。」(v.11b)猶大人不感到士師的拯救,反倒覺得他加害他們。每人都按自己的想法而行,但人該問的是,神想做什麼?神透過參孫做了什麼?神的心意是什麼?
參孫的問題並不能攔阻神的拯救,而耶羅波安把國分裂也是神的決定,因為羅波安有問題,但神沒有吩咐耶羅波安造金牛犢,那是他因為缺乏安全感所做的事。以色列人應該繼續返回耶路撒冷敬拜神,當時很多原居北部的祭司利未人和百姓移居耶路撒冷,選擇了跟從神而非跟從王。縱然參孫或耶羅波安充滿問題和軟弱,神仍使用他們來成就祂的旨意。
神顧念祂的僕人,參孫口渴時,「神就使利希的窪處裂開,有水從其中湧出來。參孫喝了,精神復原;因此那泉名叫隱哈歌利,那泉直到今日還在利希。」(v.19)「隱哈歌利」即呼求的泉,神應允了參孫的呼求。「當非利士人轄制以色列人的時候,參孫作以色列的士師二十年。」(v.20)參孫使用狐狸的火、驢的腮骨來拯救以色列人。他行事無法想像,但當他有所需要向神呼求,神就應允他。
參孫作士師二十年的服事模式並非神所想要的,但神仍然可以透過他施行拯救。神掌管一切,無論在任何處境,也可成就祂的心意,任何人也可以被神使用,軟弱如參孫也可以被使用來行拯救。面對今天的世界,神仍可以按心意行事,我們的心要歸向神,要知道祂正在做什麼。■【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