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信心在艱難中看見盼望
一、亞哈隨魯王的統治和擺設筵席 (1:1-9)
亞哈隨魯王為波斯全國的首領和臣僕擺設筵席,共一百八十天,並且讓他們看見波斯帝國中所有美好的豐富;又為所有住書珊城的大小人民在御院裡擺設筵席七天,這是何等龐大的筵席。王所治理的地方由印度直達非洲共一百二十七省,他讓臣僕們有一百八十天的時間和王相處,一起飲酒作樂(參1:1-5)。從歷史角度來看,亞哈隨魯王在位第三年擺設這次筵席有他的心意,鑑於當時埃及和巴比倫都有動亂而政治不平穩,加上希臘雅典的文化急速發展,影響力不斷擴大,波斯帝國局勢不太穩定,預期的艱難使亞哈隨魯王準備動用全國的力量與正興起的希臘打仗,所以才招聚全國的領袖到來,鼓勵大家共同面對前面的挑戰!這時,亞哈隨魯王希望王后瓦實提能到來協助,吩咐她戴后冠出來面見臣民,然而她卻不肯,結果惹怒了亞哈隨魯王而被廢(參帖1:10-22)。
二、以斯帖為后 (1:10-2:20)
王后被廢後,亞哈隨魯王感到寂寞;為了安慰他,大家就選召美女入宮陪伴他。
「書珊城有一個猶大人,名叫末底改,是便雅憫人基士的曾孫,示每的孫子,睚珥的兒子。從前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將猶大王耶哥尼雅(又名約雅斤)和百姓從耶路撒冷擄去,末底改也在其內。末底改撫養他叔叔的女兒哈大沙(後名以斯帖),因為他沒有父母。這女子又容貌俊美;他父母死了,末底改就收他為自己的女兒。」(2:5-7)當時的波斯帝國的政局緊張,甚至連王后都表現出不尊重王的樣子,她的行徑令王立意廢后。正當此時,那地剛好有一名猶大人末底改,他是之前被擄而來到此地方,現在他收養了無父母的哈大沙為女兒,並改名以斯帖。這件事和瓦實提王后被廢一樣,不知為何就發生了。
相信以斯帖記的成書應該是在亞達薛西王年間,亞哈隨魯王之後的年代,而這個故事之所以被寫成,為的就是讓我們思想神,並在艱難中得到盼望,所以每逢普珥節,大家都會再次翻看此故事。這個故事有很多特別之處,第一是瓦實提王后被廢,第二是這地方剛好有一個猶大人末底改,他竟然收養了自己叔叔的女兒,並在選后時把她送進王宮。以斯帖有獨特的恩寵,不止漂亮,又不貪心,連太監也願意幫助她,甚至輪到她見王的時候,王也一眼就愛上她了。「亞哈隨魯王第七年十月,就是提別月,以斯帖被引入宮見王。王愛以斯帖過於愛眾女,他在王眼前蒙寵愛比眾處女更甚。王就把王后的冠冕戴在他頭上,立他為王后,代替瓦實提。」(2:16-17)
以斯帖能成為王后的確是一件很特別的事。在眾多女子中何故會選了她,並且她能被選為后的機會源於瓦實提被廢,而瓦實提被廢是因為不知為何不聽從王的話……聖靈透過作者把這些事情記錄下來,目的就是讓我們思考一切的背後其實都有神作為!
三、末底改立功 (2:19-23)
末底改閒來無事就坐在城門口,這時外人並不知道他和以斯帖王后的關係;另一方面,以斯帖作王后之後,照樣順服末底改,如同之前順服他一樣。「以斯帖照著末底改所囑咐的,還沒有將籍貫宗族告訴人;因為以斯帖遵末底改的命,如撫養他的時候一樣。」(2:20)這裡看見神揀選末底改;在書珊城有一個猶大人叫末底改,其實是神所預備的!貫穿整篇以斯帖記都沒有提過神的名,但卻看見祂的作為無處不在。
當時的猶大人一直活在危機中,所以末底改吩咐以斯帖不能把自己的背景告訴別人,否則就會有危險。因為猶大人的亡國並且有自己的信仰,以耶和華為神,又不拜波斯的宗教,以致外族人都仇視他們。猶大人在宗教上被敵視,在社會上沒有地位,又受外族人轄制,種種危機都已經迫在眉睫,又剛好在危險來臨前末底改立了大功(參v.2:21-23),所有的時間點背後都有神的安排。當猶大人在波斯帝國中逐漸進入黑暗時期,他們前面的危機和艱難已步步逼近,然而神早已有鋪排,好叫他們能面對。
四、哈曼陰謀殺害猶大人 (3:1-15)
「這事以後,亞哈隨魯王擡舉亞甲族哈米大他的兒子哈曼,使他高升,叫他的爵位超過與他同事的一切臣宰。」(3:1)哈曼不知為何突然冒起,仿如仇敵的攻擊突然來到,因為哈曼所屬的亞甲族正是猶大人的死仇,在歷史中,哈甲族不斷想消滅猶大人。哈曼身處高位,認為理所應當接受全臣僕的跪拜,但偏偏末底改因為心中有神而不拜他,此舉令哈曼非常不快,甚至動了要殺死末底改及他全族的念頭(參3:2-6)。「亞哈隨魯王十二年正月,就是尼散月,人在哈曼面前,按日日月月掣普珥,就是掣籤,要定何月何日為吉,擇定了十二月,就是亞達月。」(3:7)哈曼掣籤要殺猶大人,不容許他們再存在,但特別的是在正月所掣的籤竟要待到年底才殺猶大人,讓猶大人有足夠的時間來面對被滅亡的危機。
此時,「哈曼對亞哈隨魯王說:有一種民散居在王國各省的民中;他們的律例與萬民的律例不同,也不守王的律例,所以容留他們於王無益。王若以為美,請下旨意滅絕他們;我就捐一萬他連得銀子交給掌管國帑的人,納入王的府庫。於是王從自己手上摘下戒指給猶大人的仇敵─亞甲族哈米大他的兒子哈曼。王對哈曼說:這銀子仍賜給你,這民也交給你,你可以隨意待他們。」(3:8-11)由此可見猶大人的處境,他們在王的心中是可以被隨意滅族,在身處的艱難中看似不見神。然而,以斯帖記正要讓我們看見,雖然全篇沒有提及神,但其實神由此至終都與他們同在,在危機來臨之先,神已為他們作充足預備。
哈曼代替王下聖旨,定於十二月要滅絕猶大人,雖然危機已經發生,但猶大人用信心從中看見盼望,因為神在之前已經預先安排了末底改和以斯帖,神要使用這一切的器皿。在危機中得見神的鋪排,縱然敵人哈曼有陰謀,但神有對策和拯救!求神讓我們有信心活在這種盼望中!■【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