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跟隨你的恐懼
士師記第六至八章講基甸,第九章講他的兒子亞比米勒。今日看第七章,我們對基甸的看法應該是什麼?神要藉聖經對我們說什麼?我們是否看基甸是拯救者、是士師,是否什麼都好?其實也不是。從第四章到第十六章,每個士師都有許多問題,神也會使用他們。總括來說,要看到不是人拯救以色列,而是神拯救以色列。我們是與神對齊?還是與人對齊?是跟神還是跟人?這是第一個考慮點。第二個考慮點︰士師記說到十二個支派,哪一個支派是值得跟隨的呢?是否跟某個族或某個支派呢?支派之間的關係又如何?人怎樣去作選擇呢?在羅波安及耶羅波安的時代,應該選擇哪一個?選擇猶大支派還是其他支派?今日聖靈對我們的處境說話,提醒我們應該怎麼選擇。
在上一章,基甸是很不甘心樂意的人,本質是恐懼的,神卻稱他為「大能的勇士」(參6:12)。其實,當神與我們同在,我們就是大能的勇士。神呼召他、要用他,向他顯現,他卻試驗神。他在問神︰祢能通過我給祢的考驗嗎?所以他用乾濕羊毛為證。神很愛以色列人,不忍心看到他們被消滅,祂記念亞伯拉罕之約,垂聽以色列民的呼求,祂忍受罪人的頂撞,很有慈愛。神已別無選擇,因為沒有人願意起來跟隨神,當時最好的只有基甸了。在上一章,神「通過」了基甸的「考試」,現在到了這章,祂來考基甸,針對他的恐懼來考他。
一、神試驗基甸 (v.1-8)
以色列和米甸兩軍分別在兩地安營︰「耶路巴力就是基甸,他和一切跟隨的人早晨起來,在哈律泉旁安營。米甸營在他們北邊的平原,靠近摩利岡。」(v.1)「摩利」原文指「弓箭手」,「哈律泉」意思是「顫抖之泉」,剛好是射手之山對顫抖之泉。
在這裡,耶和華第一次向基甸說話︰「耶和華對基甸說:跟隨你的人過多,我不能將米甸人交在他們手中,免得以色列人向我誇大,說:是我們自己的手救了我們。現在你要向這些人宣告說:凡懼怕膽怯的,可以離開基列山回去。於是有二萬二千人回去,只剩下一萬。」(v.2-3)然後,耶和華第二次向基甸說話,說人還是過多,要試驗他們,只揀選三百人。「耶和華對基甸說:我要用這舔水的三百人拯救你們,將米甸人交在你手中;其餘的人都可以各歸各處去。」(v.7)於是基甸打發其餘的以色列人各歸各的帳棚,只留下這三百人。
二、依靠環境才有力量的基甸 (v.9-14)
在士師的年代,基甸是看環境的;而在羅波安與耶羅波安的年代,以色列民是看什麼呢?他們倚靠什麼?在今天,我們是看什麼?是倚靠環境嗎?「當那夜,耶和華吩咐基甸說:起來,下到米甸營裡去,因我已將他們交在你手中。」(v.9)神吩咐基甸起來往米甸營去,神已把米甸人交在他手中。然而,他卻看著神,動也不動。他心裡想,只有三百人,如何面對如同蝗蟲那樣多的敵軍呢?他沒有通過神的考驗。
於是,神繼續講︰「倘若你怕下去,就帶你的僕人普拉下到那營裡去。」(v.10)原文是「倘若你怕而不下去」,「不去」已有恐懼的意味在裡面,是因著恐懼而不去,所以是「你恐懼而怕下去」,有兩個「恐懼」在裡面。「你必聽見他們所說的,然後你就有膽量下去攻營。於是基甸帶著僕人普拉下到營旁。」(v.11)可見基甸是一個看環境的人。「米甸人、亞瑪力人,和一切東方人都布散在平原,如同蝗蟲那樣多。他們的駱駝無數,多如海邊的沙。基甸到了,就聽見一人將夢告訴同伴說:我做了一夢,夢見一個大麥餅滾入米甸營中,到了帳幕,將帳幕撞倒,帳幕就翻轉傾覆了。那同伴說:這不是別的,乃是以色列人約阿施的兒子基甸的刀;神已將米甸和全軍都交在他的手中。」(v.12-14)基甸聽到他們所說的,才有膽量,神一早跟他講的,他卻不信。
三、基甸與米甸的戰況 (v.15-25)
基甸並沒有出刀,他用自己的計謀︰「基甸和跟隨他的一百人,在三更之初才換更的時候,來到營旁,就吹角,打破手中的瓶。三隊的人就都吹角,打破瓶子,左手拿著火把,右手拿著角,喊叫說:耶和華和基甸的刀!他們在營的四圍各站各的地方;全營的人都亂竄。三百人吶喊,使他們逃跑。三百人就吹角,耶和華使全營的人用刀互相擊殺,逃到西利拉的伯哈示他,直逃到靠近他巴的亞伯米何拉。」(v.19-22)是這三百人利害嗎?為什麼全營的人都亂竄?是神使他們陣腳大亂,敵我不分,到處亂跑,互相擊殺。
基甸的軍隊在這裡才擴大︰「以色列人就從拿弗他利、亞設,和瑪拿西全地聚集來追趕米甸人。基甸打發人走遍以法蓮山地,說:你們下來攻擊米甸人,爭先把守約但河的渡口,直到伯巴拉。於是以法蓮的眾人聚集,把守約但河的渡口,直到伯巴拉,捉住了米甸人的兩個首領:一名俄立,一名西伊伯;將俄立殺在俄立磐石上,將西伊伯殺在西伊伯酒醡那裡;又追趕米甸人,將俄立和西伊伯的首級帶過約但河,到基甸那裡。」(v.23-25)到底是誰勝過了米甸人?是神使他們互相擊殺,使他們逃跑,然後以色列人才乘勝追擊。基甸是瑪拿西支派,當時兄弟以法蓮沒有跟他們一起前往,直到現在才出來一起聚集,共享收穫。
在這裡看到,在羅波安與耶羅波安年代的讀者,應該選擇哪個支派?瑪拿西?便雅憫?猶大?其實他們都是有問題的。羅波安是一個暴君,沒有智慧,任意妄為,不聽智慧的言語,剛愎自用;羅波安是賢明的君主,有胸襟,有遠見,並有政治及外交策略,但可惜的是,他製造偶像。
北面只有四個支派來聲援打仗,連十二個支派的一半也不夠,他們都是各自為己!今日也提醒我們,各國政府、各國民族,最後都是為自己,就好像當時以色列各支派一樣,都是為自己,都是看環境。今天,我們的選擇是什麼?跟哪一個國家?跟哪一個領袖?誰是賢君?其實,我們跟身處羅波安和耶羅波安年代一樣,要選擇神。人是有許多問題的,今天這章看到基甸的恐懼,當時沒有人願意被神用。各人都是為自己的,但神是為我們的,唯有祂賜給我們各樣的美善,所以無論環境如何,我們都要選擇神,神在哪裡,我們就跟隨到哪裡,與神一同站立。■【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